首页期刊导航|种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
种子

张太平

月刊

1001-4705

ZHZI@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9332、52844402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种子/Journal See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种子》是全国首创的大型种子专业刊物。由中国种子协会、贵州省种子总站、贵州省种子学会主办,编委成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种子领域的专家。本刊内容包含种子科技领域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同时对我国的种子产业化、种子管理、《种子法》实践、种子检验、种子生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也开辟专栏报道。本刊较多地报道种子科技界的高、精、尖研究动态与技术,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教学与生产、提高与普及于一体,内容丰富,信息储量大,可读性强。创刊30年来,倍受众多专家和读者的称赞。多年来,在所有国家级正式奖项评比中均获奖,成为我国期刊中的一个品牌刊物。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4年变更为月刊后信息发布加快,每月您都可获得最新的科研和种业动态信息。一册在手,物超所值。《种子》是您工作中的好助手,广大农林(生物)科研工作者、农林(生物)院校师生、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都可从中获益,帮助您事业成功。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综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资源与利用、问题探讨、国外种业、应用技术、种子检验、种子生产、经验交流等。 《种子》统一刊号ISSN:1001-4705/CN52-1006/S,国外代号BM4109。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本,128页。订价每期10.00元,全年120.00元(含邮资),可破季订阅。欢迎直接向《种子》编辑部或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6-22。 《种子》编辑部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4402(Fax),5289332;E-mail:ZHZI@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马士革Ⅲ玫瑰嫩枝扦插及其生根机制初步研究

    刘雷蒋攀黄怡杨洋...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马士革Ⅲ玫瑰为材料,选用生长素种类、生长素浓度、浸泡时间和扦插基质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其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测定并比较生根过程中POD、PPO和IAAO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马士革Ⅲ玫瑰嫩枝扦插生根是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兼有皮部生根的综合生根型.不同生长素种类间生根率和生根指数差异极显著,根长差异显著;不同生长素浓度水平间生根数和生根指数差异极显著;不同浸泡时间水平间生根率差异极显著,生根指数差异显著;不同扦插基质间生根率和生根指数差异极显著.综合生根率、根长、生根数和生根指数4个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扦插育苗的最佳水平组合.插穗生根过程中,POD、PPO和IAAO活性各自呈现一定规律的动态变化.POD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和不定根形成期各有一个明显峰值,属双峰型变化曲线;PPO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内持续上升,进入不定根形成期和伸长期后活性逐步下降;IAAO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和不定根形成期内持续上升,进入不定根伸长期后活性逐步下降.使用生长素ABT 1和IBA处理插穗后,改变了插穗内3种氧化酶活性,与不定根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出了大马士革Ⅲ玫瑰最佳扦插因素组合,得到与生根密切相关的3种氧化酶生根期活性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扦插生根机理,对大马士革Ⅲ玫瑰嫩枝扦插育苗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大马士革Ⅲ玫瑰嫩枝扦插生长素扦插基质扦插生根氧化酶

    不同温度条件对3种车前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贾风勤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人工气候箱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探讨了不同温度对车前属3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车前和车前种子在恒温条件下发芽起始时间较相对应的变温条件快,变温15℃/25℃,25℃/35℃显著延迟萌发起始时间.小车前、车前和大车前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变温环境为20℃/30℃,萌发率分别为83.60%、100.00%和98.80%,车前和大车前种子呈爆发型萌发方式,萌发率超过98%所需时间平均为4 d;恒温培养条件为25℃,且该温度下小车前种子全部萌发仅需3 d;高温均不利于种子萌发.3种车前属植物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出与萌发率相一致的变化规律,表明3种车前属植物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温度的响应不同.

    车前属植物温度种子萌发萌发模式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植物学名订正的研究

    黄正仙支巨振李丽郑晔...
    10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植物物种(变种、亚种)的分类和命名也更加准确规范.本研究主要根据《Rules Proposals for the International Rules for Seed Testing 2020 Edition》和《中国植物志》,对《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所包括的124个种(变种、亚种)中的32个种(变种、亚种)学名订正为42种(变种、亚种)学名,并增加已在许多地方广泛栽培的140种(变种、亚种),建议在即将修订的《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参考采用.

    种子检验规程植物学名修订

    强宿根性甘蔗新品种中糖1号的选育

    甘仪梅杨本鹏武媛丽曾军...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糖1号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从粤糖99-66×内江03-218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甘蔗品种.该品种表现为出芽整齐均匀、分蘖力强、宿根发株多、有效茎数多、丰产、宿根性强,耐旱、耐寒.海南临高试验结果,一新两宿3年平均蔗产量,中糖1号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2.13%,其中宿根一季和二季蔗茎产量分别为8.626 t·(667 m2)-1和8.576 t·(667 m2)-1,分别比对照增产33.23%和30.45%.一新两宿3年平均产糖量,中糖1号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糖21.1%;其中宿根一季和二季产糖量均为1.08 t·(667 m2)-1,分别比对照增糖25%和28.6%.该品种于2018年5月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的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

    甘蔗新品种宿根性丰产

    黔椒系列花椒新品种的选育

    任世超陈应福朱亚艳侯娜...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黔椒系列花椒新品种是在贵州省顶坛花椒原生产区青花椒新品种,其花椒粒大皮厚、挥发油含量高,麻味浓烈,香气纯正,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丰产和稳产性好,适宜在贵州省年均温17~19℃、年日照时数1500~1800 h、年降雨量800~1200 mm、土壤厚度≥30 cm、pH为6.0~8.0的干热河谷地带种植.

    黔椒系列花椒新品种顶坛花椒选育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德丰C 919选育及育种思路探讨

    冯健英许洛李中建王绍新...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丰C 919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2012年以石359为母本,以H 1710为父本选育的玉米单交种,2019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玉2019041).该品种属于中熟玉米品种,抗病性强、丰产性好,抗倒性突出,适合在河北省唐山、廊坊及以南的夏玉米区种植推广.通过德丰C 919的选育对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玉米德丰C919选育品种

    国审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玉农76的选育及轻简栽培技术

    刘松涛曹雯梅郑贝贝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杂交种玉农76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2012年选育的玉米杂交种,组合为牟994×牟389.本文介绍了玉农76的父母本特性和选育过程,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探索了该品种高效轻简栽培技术.

    玉米玉农76杂交种品种选育

    优质常规水稻新品种万香696的选育

    王威豪曾吉珍刘百龙杨名通...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万香696是感温型早、晚兼用的优质常规稻品种,2017—2018年参加广西皓凯联合体常规优质稻组区试,平均产量为439.08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5.73%;2018年晚季参加广西皓凯联合体常规优质稻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21.73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4.79%.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且具有香味,稻瘟病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结实率高,熟色好等.2019年6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万香696优质常规稻选育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皖宿12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路路姜磊沈维良庄小林...
    138-139,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皖宿1208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2008年以中黄13为母本、涡豆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适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该品种苗期耐渍,长相清秀、后期耐旱抗病,熟期中等,熟相优,抗病抗倒伏,增产潜力大,经过多年多点和大面积的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点.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2497.6 kg·hm-2,比对照中黄13增产5.24%;生产试验产量为2425.7 kg·hm-2,比对照中黄13增产4.31%.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国审豆20190013).

    大豆新品种皖宿1208选育栽培技术

    冀东地区玉米宜机收品种的增密增产效应研究

    王健于青松郝茹雪姚丹丹...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耐密性好,适宜冀东地区机收的玉米杂交种,对2016—2017年筛选的立杆特性良好的宜机收品种进行进一步的耐密性研究.以2年筛选的京农科828、迪卡516、郑单958和MC 812四个品种为试材,设置3个密度水平(60000株·hm-2、75000株·hm-2、90000株·hm-2),研究增密条件下,不同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灌浆特性及脱水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郑单958和迪卡516均在75000株·hm-2密度下产量达到最大值;MC 812在60000株·hm-2密度下产量达到最大值;京农科828在90000株·hm-2密度下产量达到最大值.2)籽粒灌浆期间百粒重呈"慢-快-慢"的S型变化趋势.吐丝后59 d,MC 812百粒重在60000株·hm-2密度下达到最大;郑单958、迪卡516和京农科828百粒重均在75000株·hm-2密度下达到最大.3)灌浆速率与脱水速率呈单峰二次曲线变化,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各品种含水率变化基本趋于一致,郑单958的含水率显著高于迪卡516、MC 812和京农科828,说明郑单958从开始就保持较高的脱水速率.因此,冀东地区,郑单958、京农科828、迪卡516的最适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MC 812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产量和百粒重达到最大值,说明郑单958、京农科828和迪卡516的耐密性好于MC 812.

    玉米密度宜机收灌浆速率脱水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