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
种子

张太平

月刊

1001-4705

ZHZI@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9332、52844402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种子/Journal See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种子》是全国首创的大型种子专业刊物。由中国种子协会、贵州省种子总站、贵州省种子学会主办,编委成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种子领域的专家。本刊内容包含种子科技领域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同时对我国的种子产业化、种子管理、《种子法》实践、种子检验、种子生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也开辟专栏报道。本刊较多地报道种子科技界的高、精、尖研究动态与技术,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教学与生产、提高与普及于一体,内容丰富,信息储量大,可读性强。创刊30年来,倍受众多专家和读者的称赞。多年来,在所有国家级正式奖项评比中均获奖,成为我国期刊中的一个品牌刊物。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4年变更为月刊后信息发布加快,每月您都可获得最新的科研和种业动态信息。一册在手,物超所值。《种子》是您工作中的好助手,广大农林(生物)科研工作者、农林(生物)院校师生、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都可从中获益,帮助您事业成功。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综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资源与利用、问题探讨、国外种业、应用技术、种子检验、种子生产、经验交流等。 《种子》统一刊号ISSN:1001-4705/CN52-1006/S,国外代号BM4109。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本,128页。订价每期10.00元,全年120.00元(含邮资),可破季订阅。欢迎直接向《种子》编辑部或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6-22。 《种子》编辑部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4402(Fax),5289332;E-mail:ZHZI@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十八碳脂肪酸含量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晏伟余坤江万薇叶波涛...
    60-6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菜是重要的植物油来源,十八碳脂肪酸是植物油重要的品质性状.本研究搜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63份甘蓝型油菜,种植在贵阳环境条件下,对该批材料的硬脂酸(C 18:0)、油酸(C 18:0)、亚油酸(C 18:2)和亚麻酸(C 18:3)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Shapiro-Wilk检测显示,4个性状均不呈现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显示:硬脂酸与油酸(r=0.66)、亚油酸(r=0.39)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油酸与亚油酸(r=0.51)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亚油酸与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30).通过主成分及分类分析,筛选出部分特异的育种材料.主成分分析获得PCA 1及PCA 2分别为51.84% 和28.12%,共解释了79.96% 的表型变异.其中,硬脂酸含量最低的材料为六60(林编13-47号)(0.00%)和4000(0.00%);油酸含量最高的材料为全B 02-1(85.39%);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材料为印AB(林编13-5号)(31.63%);亚麻酸含量最低的材料为yh(林编12-64号)(8.51%);有益脂肪酸最高的材料为全B 02-1(103.75%);有害脂肪酸最低的材料为无名AC 21(10.02%).该研究可为贵阳环境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十八碳脂肪酸育种提供材料,也可为该性状的基础研究提供材料.

    甘蓝型油菜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

    几个紫叶稻品种观赏性分析及应用建议

    戴红燕华劲松蔡光泽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发掘紫叶稻观赏价值,开展其观赏性研究,从国内外引进9个紫叶稻品种进行2年以上种植,综合生育期、苗情动态、抗病抗逆性、茎粗、叶色、叶形、颖壳色、颖尖色、护颖色、叶舌色、芒色、芒长、株高、株型、穗长、粒形和糙米色等性状,从观赏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9个紫叶稻品种在叶片色泽,稻穗的颖壳、颖尖或芒、护颖等颜色以及稻株形态上各有特点;稻株在抽穗开花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各部位的多颜色组合丰富了视觉色彩;奥羽368、朝紫、PLW、深紫1号的叶片色泽和奥羽368、朝紫和深紫1号的颖色随着生育进程而逐渐变化,增加了稻株的观赏性.几个紫叶稻均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可应用于稻田绘画、制作景观、作庭院和阳台的盆栽花卉,部分紫叶稻兼具观赏和营养功能;在芒长、色彩鲜艳和稻谷产量上存在不足;提出制定观赏紫叶稻育种目标的建议.

    紫叶稻观赏稻观赏性状应用

    贵州槐属(Sophora)植物资源与应用情况分析

    严福林徐航何顺志孙庆文...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总结与实地调查,以掌握贵州槐属植物种类、资源分布与应用情况,为其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提供参考.调查发现,贵州有槐属植物8种,包括3变种,各地均有分布.6种槐属植物在贵州8个少数民族中入药使用,槐、白刺花与苦参使用最为广泛,以根部入药为主.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利咽消肿、止痛杀虫等功效,用于治疗咽喉疼痛、劳伤疼痛、血痢,尿血等疾病.

    槐属贵州省资源与分布应用情况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薄叶鸡蛋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靳祖石袁芳宋洪平孙秀丽...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薄叶鸡蛋参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最适消毒方法为75%乙醇1 min+3%H 2 O 23 min.2)GA3150 mg·L-1、6-BA 5 mg·L-1和NAA 2 mg·L-1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用GA3150 mg·L-1浸种12 h的种子发芽指标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92.06%、84.24%、9.12、12.46.3)GA3150 mg·L-1有利于增加幼苗的茎长和根长,6-BA 2~5 mg·L-1有利于幼苗干物质的累积.

    薄叶鸡蛋参消毒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民勤县主要荒漠植物种子大小变异研究

    杨建美赵晓丽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集民勤县荒漠区主要植物的种子,测量并计算种子的长、宽、高、质量等8项形态学指标,并分别与种子质量和种子总体方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种子各性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种子宽/高的变异系数最高,而种子宽的变异系数最低,表明种子宽相对稳定.2)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长与种子质量有较强的相关性;种子长/宽与总体方差有较强的相关性,可用其替代总体方差来衡量种子的整体形状.3)在40种植物种子中,19种有利于形成持久土壤种子库,持久土壤种子库对植物种群的更新和繁衍具有重要的意义.

    种子大小变异荒漠植物民勤县种子库

    早实核桃优树种子品质及子代苗期生长比较

    冷天凤陈兰孙建昌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不同区域的8个早实核桃优树种子为材料,观测种子经济性状及子代苗生长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优树种子质量及子代苗高、地径、生物量生长情况和早实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早实核桃种子的三径均值、单果重、种仁重、出仁率、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早实核桃一年生子代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差异显著,不同早实核桃的早实性有分化现象,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G4号最优.

    早实核桃种子品质生长特性生物学特性

    陕西渭北黄土旱塬地区蒙古黄芪播种育苗模式初探

    黄文静孙晓春蔡兴航李耀...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陕西佳县产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播种方式(撒播、条播和覆膜穴播)和自制种衣剂包衣育苗,测定黄芪苗期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病虫害发生率,当年育苗结束后测定种苗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在3种播种育苗方式中,覆膜穴播的黄芪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均优于撒播和条播,种衣剂对黄芪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并可显著降低黄芪幼苗病虫害发生率.撒播和条播的黄芪种苗产量和苗数高于覆膜穴播,但其优质种苗率和优质种苗数远低于覆膜穴播.因此,渭北黄土旱塬地区黄芪育苗采用覆膜穴播的方式最佳.

    蒙古黄芪播种育苗渭北黄土旱塬种衣剂

    利用高原夜间自然冷源进行马铃薯种薯储藏的效果研究

    吴巧玉雷尊国杨雄碧贺圣凌...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薯储藏环节对种薯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储藏过程中种薯重量损失也会增加种薯经营者成本.目前智能冷库储藏是保证种薯质量,减少储藏损失最有效的储藏技术.但是,高昂的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极大地限制了这一技术应用.就贵州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备大面积推广这一技术的条件.本研究通过简易通风设施,利用高原地区夜间低温作为冷源降低薯堆温度,与自然通风相比,简易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储藏损失.种薯质量与冷库储藏相比,无显著差异.通过简易通风设施,利用高原夜间低温进行马铃薯种薯储藏是一种投入低、效果好的方式.

    马铃薯通风处理夜间自然冷源质构特性产量性状

    人工老化处理和H2O2的修复作用对小麦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向东黄文硕李奉原刘景云...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H 2 O 2对当前小麦品种老化种子的修复作用,将7个小麦品种种子在高温和高湿(RH)条件下加速老化处理3 d和6 d,然后利用蒸馏水(ck)和0.01%、0.1%、1%、3%等4种浓度的H 2 O 2处理老化种子,研究其对幼苗生长的修复作用.人工老化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老化种子的幼苗鲜重均显著降低,而浙丰2号种子老化处理后幼苗生长和鲜重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较好的抗老化特性;老化处理3 d后,周麦18和矮抗58鲜重降低幅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老化处理6 d后,扬麦16鲜重降低幅度最为明显,其次是矮抗58、郑麦9023和周麦18.H 2 O 2修复试验结果表明,H 2 O 2对6个品种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而对扬麦16没有明显影响;0.1%H 2 O 2能较好的修复矮抗58、烟农19、郑麦9023、浙丰2号等小麦老化种子的幼苗生长;0.01%的H 2 O 2对济麦22和周麦18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小麦人工老化处理双氧水修复幼苗生长

    GA3与机械破皮结合处理对破除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影响

    雷慧霞于营刘亚苓张新静...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方法处理芍药种子,研究打破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GA3浸种和机械破皮均对种子生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种子生根启动日提前、生根天数缩短、生根率提高;2种方法结合处理种子效果更佳,其最佳处理组合为200 mg·L-1 GA3浸种+机械破皮处理,可使种子的生根启动日提前至第5天,生根天数缩短为18 d,生根率提高至100%.

    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GA3机械破皮生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