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皮肤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陈洪铎

月刊

0412-4030

pifukezazhi@yahoo.com.cn

025-85478124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蒋王庙街12号

中华皮肤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视学测量在中药面膜治疗单纯色素型黄褐斑中的疗效评价研究

    孟晓王俊慧颜志芳王宁...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体视学测量法评价中药面膜治疗单纯色素型黄褐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对评价者和统计者设盲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黄褐斑患者116例,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面膜外敷,每晚1次;对照组给予氢醌乳膏外用,早晚各1次;疗程12周,每4周随访1次,停药12周后随访。采用面部图像分析仪、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采集治疗前后各期图像;以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评分和RCM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合体视学测量法比较治疗前后评分变化,计算有效率及复发率,观察不良反应。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x2检验及t检验。结果 治疗组54例、对照组47例完成试验。治疗4周及8周后,两组MASI评分和RC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MASI评分(2。91±1。16)、RCM评分(5。48±1。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9±2。03、6。66±1。8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2、-3。37,均P<0。01)。治疗组有效44例(81。5%),对照组有效34例(72。3%),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05)。停药12周后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3。7%),对照组15例(31。9%),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4,P<0。01)。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3。7%),对照组6例(11。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P>0。05)。结论 中药面膜治疗单纯色素型黄褐斑安全有效;应用面部图像分析仪和RCM技术获取图像,结合体视学测量法对减少黄褐斑疗效评价的主观性具有一定价值。

    黄褐斑显微镜检查,共焦中药面膜面部图像分析体视学测量法疗效评价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作者署名规范

    59页

    皮肤镜联合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老年光线性角化病区域性癌化中的应用价值

    李建丹徐红艳胡婵柳小婧...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皮肤镜与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在发现老年光线性角化病(AK)区域性癌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确诊且资料完整的老年(>60岁)AK患者的临床、皮肤镜及RCM特征。结果 共纳入老年AK患者132例,皮肤镜检查显示,AK皮损可见棕-灰色假网状色素、毛囊角栓、不规则分枝状血管、玫瑰花瓣征。51例行组织病理检查,47例(92。16%)确诊为AK。106例(80。3%)患者的AK皮损合并区域性癌化,其中66例(62。26%)血管结构为不规则分枝状血管,88例(83。02%)色素结构中以棕-灰色假网状色素为主,83例(78。30%)表现为散在褐色色素网/指纹样模式。治疗后随访的63例患者,AK皮损在皮肤镜下见血管及色素结构等均呈不同程度变化,其中毛囊角栓及表面黄白色鳞屑或角质物团块的减少最为显著。41例AK患者行RCM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的AK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排列紊乱,呈不典型蜂窝结构,细胞见异型性;其中20例患者的区域性癌化处皮损RCM均可见角质形成细胞排列紊乱,表现为不规则的蜂窝图案,部分角质形成细胞见轻度异型性。34例AK患者于ALA-PDT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个月行RCM动态检测,发现AK皮损角质形成细胞排列逐渐趋于规整,异形细胞减少。结论 老年AK区域性癌化的发生率高,皮肤镜及RCM有助于多发且难以进行多点病理活检的AK及区域性癌化的早期发现。

    角化病,光化性皮肤镜检查显微镜检查,共焦区域性癌化

    更正

    64页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老年性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杨子靖陈利红阮叶平文莞廷...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老年(≥ 60岁)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关注罕见不良反应。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接受标准方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老年AD患者281例,统计分析其性别、病程、皮疹、瘙痒程度等临床特征,记录0-16周随访期间皮疹、瘙痒程度变化及相关不良事件,分析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老年A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81例老年AD患者中,男214例(76。16%),女 67例(23。84%),年龄(x)±s 为(71。13±7。91)岁,发病年龄(59。92±15。72)岁,病程[M(IQR)]为[5。00(13。00)]年。经标准方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临床疗效指标AD评分(SCORAD)及主观瘙痒数值评定量表(NRS)分数的改善率逐渐增加,第16周时,SCORAD和NRS的中位改善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2。37%(23。89%)]和[75。00%(29。72%)]。不良事件发生率整体较低,仅16例(6。05%)患者报告了不良事件,其中常见不良反应如结膜炎(2例,0。71%)、面部红斑(1例,0。36%)等均轻微可耐受。10例(3。56%)出现免疫漂移。结论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老年AD疗效可靠和安全,但有可能发生免疫漂移。

    皮炎,特应性老年人生物因子治疗结果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Th1-Th2平衡度普利尤单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征稿启事

    69页

    托法替布治疗重症斑秃2例

    何琦夏汝山
    70-71页

    老年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患者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王博郑捷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是老年人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伴随慢性炎症和免疫失衡,临床治疗面临很多难题。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的出现显著改善了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但在老年人中的应用仍面临挑战。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共病,诊断需精确和与其他皮肤病鉴别,并应注重组织病理与实验室检测的辅助作用。使用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治疗老年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患者时,应兼顾皮肤症状及全身健康,选择适宜的个体化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须监测药物安全性,尤其须警惕感染、血脂异常及心血管事件等风险。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教育以提高对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的接受度。未来需积累更多临床数据,为老年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银屑病皮炎,特应性老年人治疗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预后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本刊微信公众号"前沿报道"栏目征稿通知

    75页

    钙敏感受体在老年皮肤病理生理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艾芳婷孙紫君苗国英姚春霞...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钙敏感受体(CaSR)作为一种广泛表达于人体多种细胞类型中的G蛋白偶联受体,近年来在老年皮肤病理生理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aSR在老年人皮肤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其在维持皮肤屏障、调节炎症反应和影响老化过程中的作用,为老年人皮肤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皮肤疾病老年人受体,钙敏感炎症皮肤衰老皮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