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手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手工
中华手工

白昆鹏

月刊

1672-6766

zhsg2002@vip.163.com

023-63895278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四新路9号嘉德大厦甲栋17层

中华手工/Journal Chinese Handicraft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续接文明谱系、弘扬手工艺术、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并独领风骚于中华期刊之林的一份大型民族手工艺期刊。杂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采风流、雅俗共赏。作为中华手工文明的公共空间,她已走过了试刊两载、公开发行一年的风雨历程,并受到了海内外万家及广大读者的喜爱、赞许和肯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夏布传统织造工具

    58-59页

    见生活

    60页

    用核心科技终结『中国只能卖坯布』的历史

    刘海军
    61-63页

    让『千年国货』回归现代生活

    唐诗影四把刀
    64-67页

    经纬织就夏布新景——探索双林夏布非遗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刘海孙可镁彭一刘海军...
    68-73页

    华夏之布入百家

    74-75页

    一扇艺赏

    彭一京扇子王健朱芳炜...
    76-83页

    墨香今何在墨魂何所归——记重庆铜梁何氏川墨的前世今生

    刘海军杨万豪
    84-89页

    当代与经典的对话——德化白瓷艺术特色与工艺革新

    王焕
    90-98页

    『从造办处到工厂』谈产业化生产对非遗手工艺的影响——以景泰蓝工艺为例

    付添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产业化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制作与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产生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是手工艺精工细作、价格高昂且艺术和文化底蕴深厚,一方面是产业化粗制滥造、价格低廉,且几乎没什么文化和艺术价值。这必然带来矛盾,并引发一系列的工艺问题、市场问题以及文化传承问题等。景泰蓝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现象出现得比较早,暴露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以景泰蓝工艺为例,通过分析大批量生产的机制景泰蓝工艺与原有宫廷景泰蓝工艺的差异化表现,同时结合其他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传播现状,可推导出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对非遗手工艺的工艺质量、造型设计与文化内核产生的影响。

    景泰蓝非遗工艺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