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神经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崔丽英

月刊

1006-7876

zhsjkzz@126.com

010-85158266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神经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神经痛性肌萎缩90例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分析

    朱明霞马鸿玥李秀丽牟婧宇...
    1353-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痛性肌萎缩(NA)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其神经功能状况。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24年1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确诊的90例N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神经电生理数据,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对其临床表型及神经电生理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在90例患者中,男性占60%(54例),女性占40%(36例)。病程为12(3,36)个月(1周至5年)。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8(30,70)(21~87)岁。94。4%(85/90)的患者表现为单侧病变,左侧:右侧为1:1。3,仅5。6%(5/90)为双侧患病。患者多呈单相病程,仅有2。2%(2/90)复发。70。0%(63/90)的患者表现为上肢疼痛,病程1d至1个月内可出现肌无力和肌肉萎缩;而30。0%(27/90)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疼痛症状。病变主要累及臂丛的上干[64。4%(58/90)]。14。4%(13/90)的患者表现为上肢远端神经损伤,其中6。7%(6/90)为孤立性前骨间神经受累,6。7%(6/90)为孤立性后骨间神经受累,1例同时存在前、后骨间神经损伤。另有1例患者表现为双侧膈神经受累,1例为孤立性胫后神经损伤。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运动神经纤维轴索损伤是NA电生理表现的主要特征。患者运动神经传导表现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68。8%(55/80)]和潜伏期延长[31。3%(25/80)],感觉神经传导无异常[60。0%(48/80)]或表现为潜伏期延长[15。0%(12/80)]、波幅降低[12。5%(10/80)]、传导速度减慢[8。8%(7/80)]及波形未引出[3。8%(3/80)]o NA患者的神经传导检测在运动神经中以肩胛上神经异常最常见[70。6%(36/51)],其次是腋神经[58。3%(35/60)]、肌皮神经[50。7%(35/69)]、胸长神经(6/17)、前骨间神经[7。5%(6/80)]和后骨间神经[7。5%(6/80)]。在感觉神经中以前臂外侧皮神经异常为主[30。0%(12/40)]。针极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以冈下肌[69。2%(18/26)]、肱二头肌[68。1%(49/72)]、三角肌[65。3%(47/72)]病变多见。NA患者的磁共振神经成像(MRN)阳性率为62。1%(41/66),其中63。4%(26/41)表现为臂丛神经局部肿胀,51。2%(21/41)表现为T2高信号,4。9%(2/41)表现为肌肉失神经改变。NA神经超声的阳性率为71。1%(59/83),其中91。5%(54/59)表现为神经肿胀,8。5%(5/59)表现出沙漏样收缩。结论 NA是一种以自发疼痛、肢体无力和(或)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周围神经病变。其临床表型以臂丛上干损伤为主,也可表现为孤立性单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以臂丛上干所支配肌肉神经源性损害最为常见,以运动神经轴索损害为主,亦可表现为纯运动神经受损。MRN及神经超声可帮助定性诊断。

    臂丛神经炎神经传导肌电描记术神经痛性肌萎缩Parsonage-Turner综合征临床表型

    关于学术论文申请"快速通道"发表的规定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1361页

    本刊对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的声明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1361页

    ADPRS基因相关应激诱发的儿童神经变性病伴共济失调和癫痫综合征1例

    龙莎莎张敏王艺
    1362-1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ADPRS基因相关应激诱发的儿童神经变性病伴共济失调和癫痫综合征1例。患儿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发作性共济失调,表现为步态不稳、走路姿势异常,且伴随共济失调发作次数增加出现运动能力及认知倒退。急性期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可短暂改善患者的共济失调症状,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患者长期预后不佳,最终因发作后急性昏迷死亡。该疾病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案,癫痫发作后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远期预后差。

    步态不稳感染应激发作性共济失调ADPRS基因

    本刊关于论文发表后撤稿的规定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1366页

    山羊葡萄球菌致脑脓肿1例

    薛清华张丽丽王玉忠
    1367-1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羊葡萄球菌是一种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最初是从山羊中分离出来的,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医院病原菌。文中报道了1例确诊的小B细胞淋巴瘤患者因感染山羊葡萄球菌引起脑脓肿,经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等多种抗生素积极治疗后,仍预后不良。文中总结了该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山羊葡萄球菌感染的认识。

    葡萄球菌感染脑脓肿病例报告

    眼睑肌阵挛癫痫的研究进展

    李晨蔚高玉雯汶欣玗温文灏...
    1371-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眼睑肌阵挛癫痫(EEM)即Jeavons综合征,是一种被国际抗癫痫联盟正式认可的遗传性全面性癫痫。EEM的临床特征包括眼睑肌阵挛、合眼敏感性和光敏感,通常在儿童期起病,女性患者居多。EEM的预后较差,即使规范药物治疗也难以完全控制发作。EEM的脑电图多表现为发作间期快的全面性棘-慢复合波,且可通过合眼或光刺激诱发。功能磁共振成像等发现EEM存在脑网络异常,特别是丘脑中央中核在皮质兴奋性调节中的关键作用。遗传学研究发现EEM可能与CHD2、SYNGAP1、NEXMIF、RORB和GABRA1等基因变异有关。

    癫痫癫痫,肌阵挛性癫痫,全面性脑电描记术磁共振成像

    本刊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1376页

    癫痫性发作性心脏停搏临床研究进展

    文明林川冯占辉王维博...
    1377-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癫痫性发作性心脏停搏是癫痫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与癫痫发作导致的跌倒及创伤有关。伴心脏停搏的癫痫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调整抗癫痫发作药物、评估癫痫手术或起搏器植入术等治疗。然而,由于临床数据不足,目前对癫痫性发作性心脏停搏的治疗尚无共识。文中综述了癫痫性发作性心脏停搏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机器学习在分析该类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结果和探究脑电图与心率变异性关联特征中存在一定应用价值,可能为其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癫痫心脏停搏临床表现治疗机器学习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影像评估及治疗研究进展

    高聪李雯婷廖晓凌
    1382-1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病因的10%~15%,临床上常出现以进行性运动功能缺失为主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导致临床预后较差。BAD患者发生END的机制尚未被阐明,缺乏有效的风险预测指标及治疗方案。随着高分辨率及高场强磁共振等影像技术用于评价载体动脉管壁和穿支动脉形态,BAD病理及进展机制被进一步揭示。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替罗非班等强化抗血小板或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与阿加曲班等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逐渐显现。文中将着重介绍BAD的影像评估及治疗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BAD的认识,早期采取措施预防END的发生、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影像评估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