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王忠诚

月刊

1001-2346

cjns65113169@sina.com

010-65113169

100050

北京市天坛西里6号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神经外科专业领域的高级核心期刊,总编辑为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教授。办刊宗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和出版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工作重大进展,促进神经外科界的学术交流。该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显微神经外科、颅底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神经外科、立体定向与功能性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神经放射、基础研究等各个领域,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和学术导向性,内容重点报道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反映我国神经外科临床与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以及新技术、新经验和新方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广大神经外科医师、基础研究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烟雾病大脑中动脉超微结构的临床研究

    吴瑞玉赵黎明栗超跃郭高超...
    474-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烟雾病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的超微结构,探讨不同类型、不同铃木分期烟雾病血管超微结构的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疗的52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MCA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缺血型烟雾病33例,铃木分期Ⅱ、Ⅲ、Ⅳ、Ⅴ期分别有6、7、18、2例;出血型烟雾病19例,铃木分期Ⅱ、Ⅲ、Ⅳ、Ⅴ期分别有1、4、10、4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MCA的超微结构,对1 000倍电镜下内弹力膜断裂程度进行评分赋值(评分越高断裂程度越重),使用Image J软件测量3 000倍电镜下内皮细胞的面积.对比不同类型、不同铃木分期MCA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 随着铃木分期的进展,出血型烟雾病MCA内膜层内皮细胞坏死、脱落程度、内弹力膜变薄断裂有加重的趋势,平滑肌细胞迁移贯穿整个铃木分期;不同铃木分期均可见中膜层平滑肌细胞丰富,外膜层成纤维细胞大量崩解、细胞器逸散,细胞核、内质网形态在不同铃木分期无明显差异.随着铃木分期进展,缺血型烟雾病MCA内皮细胞、内弹力膜的变化不明显,在不同铃木分期均可见大量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层;不同铃木分期均可见中膜层平滑肌细胞丰富;外膜层成纤维细胞大量崩解、细胞器逸散;细胞核形态、内质网形态在不同铃木分期无明显差异.出血型烟雾病MCA内皮细胞的面积[M(Q1,Q3)]为12.67(1.08,20.90)μm2,与缺血型的16.42(10.20,23.36)μ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缺血型烟雾病MCA内弹力膜断裂程度评分[M(Q1,Q3)]为1(0,2)分,与出血型的2(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 不同铃木分期、不同类型烟雾病MCA的超微结构存在差异,其中血管超微结构损伤程度随着铃木分期的进展有加重趋势,出血型烟雾病重于缺血型.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显微镜检查,电子,扫描透射大脑中动脉超微结构

    复合手术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的初步观察

    白亚辉陈鑫璞刘建新王凯...
    482-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复合手术在脊髓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复合手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6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11例,髓周动静脉瘘(PMAVF)1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SAVM)4例.术中对PMAVF和SAVM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通过门诊或住院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脊髓DSA;采用改良Aminoff-Logue残疾量表评分评估脊髓功能(评分下降≥1分为好转).结果 26例患者均按术前计划切除病变;15例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均未见波幅明显下降.11例SDAVF和10例PMAVF患者均为单一瘘口,术后即刻DSA结果均显示病变未显影,脊髓正常血管保留;1例多发瘘口 PMAVF患者仅按术前计划切除导致症状的一处病变,术后即刻DSA显示该处病变未显影;4例SAVM患者的病变完全切除,术后即刻DSA结果显示畸形血管团未显影.术后2 d,25例患者的感觉障碍较术前改善,运动和括约肌功能无明显改善,另1例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障碍加重.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26例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W(Q1,Q3)]为21(8,35)个月.至末次随访,26例患者的脊髓功能均好转,其中6例改良Aminoff-Logue残疾量表评分下降1分,11例下降2分,9例下降3分;复查DSA均未见手术部位脊髓血管畸形复发.结论 初步观察发现,包括SDAVF、PMAVF和SAVM在内的脊髓血管畸形均可通过复合手术准确切除,且安全性较好,短期未见复发.

    脊髓血管疾病动静脉瘘血管畸形治疗结果复合手术

    小脑梗死合并梗阻性脑积水开颅术后后颅窝与侧脑室内压力的相关性研究

    时传君郭钦栋孙守家张源...
    487-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脑梗死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开颅术后后颅窝与侧脑室内压力的相关性,对比分析单纯监测侧脑室内压力与同时监测侧脑室和后颅窝内压力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神经外科行后颅窝开颅去骨瓣减压及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50例小脑梗死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28例患者同时进行侧脑室和后颅窝内压力监测(简称联合监测组),22例患者仅行侧脑室内压力监测(简称侧脑室监测组).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联合监测组侧脑室内压力与同一时刻后颅窝内压力的相关性.出院后6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分为预后不良(Ⅰ~Ⅲ级)和预后良好(Ⅳ~Ⅴ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及出院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室外引流管留置时长、住院时长及预后.结果 联合监测组28例患者共采集颅内压数据3 370次;术后侧脑室内压力[(8.53±4.48)mm Hg(1 mm Hg=0.133 kPa)]较后颅窝内压力[(13.47±4.12)mm Hg]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值=104.41,P<0.001);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侧脑室与后颅窝内压力呈正相关(R2=0.64),线性回归公式拟合为Y=0.87X-3.19(K为侧脑室内压力,X为后颅窝内压力;P<0.001).联合监测组与侧脑室监测组比较,脑室外引流管留置时长、住院时长、术后7 d及出院时GC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联合监测组预后良好19例(67.9%),预后不良9例(32.1%);侧脑室监测组预后良好14例(63.6%),预后不良8例(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P=0.977).结论 小脑梗死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的后颅窝与侧脑室内压力存在差异,两者呈正相关;单纯基于侧脑室内压力监测与同时监测侧脑室和后颅窝压力指导术后治疗可获得相似的临床预后.

    脑梗死颅窝,后神经外科手术颅内压引流术

    基于Lasso回归的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张家淳郑鉴峰李钢李静...
    492-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构建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预后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预后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对比预后良好组(mRS<3分,81例)与预后不良组患者(mRS≥3分,17例)的基线资料、首发症状、入院时根据颅内静脉和硬脑膜窦血栓形成的国际研究建立的风险评分(ISCVT-RS)、入院时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分级量表(CVT-GS)、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治疗方案、出院时mRS、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预测因子构建预后预测模型1,再应用Lasso回归筛选出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2.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种预测模型的效能.校准曲线用于评估预测模型的校准度.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方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方法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获益.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意识障碍、肢体乏力、脑实质出血、静脉性梗死、乙状窦血栓形成、横窦血栓形成及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占比均较高,入院时ISCVT-RS、CVT-GS评分、GCS、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糖浓度、D-二聚体均较高,而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清白蛋白浓度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乏力(OR=9.40,95%CI:1.13~78.42)、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OR=1.70,95%CI:1.18~2.44)和血糖浓度升高(OR=1.36,95%CI:1.03~1.79)为 CVST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升高(OR=0.05,95%CI:0.01~0.29)以及血清白蛋白浓度升高(OR=0.82,95%CI:0.70~0.96)为CVST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基于以上5个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1.预测模型2基于静脉性梗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浓度、血糖浓度和D-二聚体6个预测因子构建.两种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95(95%CI:0.90~1.00)、0.94(95%CI:0.89~0.99).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和实际观测之间具有良好的同质性.DCA显示,预测模型2具有更大的标准化净收益.结论 基于静脉性梗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浓度、血糖浓度和D-二聚体构建的Lasso回归预测模型2为CVST患者提供了更符合临床实际的预后预测,可以更加快捷、准确地评估CVST患者的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窦血栓形成,颅内静脉血栓形成预后比例危险度模型列线图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启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学术期刊出版服务平台的通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499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短期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范丹洁韩斌冯善刚李森...
    500-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短期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407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以及生存预后等.采用log-rank检验对aSAH患者进行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407例患者的随访时间[M(Q1,Q3)]为9.2(6.5,18.7)个月.至末次随访,死亡121例(2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饮酒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缺血性卒中史、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3~8分、Hunt-Hess分级Ⅳ~Ⅴ级、改良Fisher量表评分3~4分、并发脑血管痉挛以及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生存率较低,动脉瘤为囊状、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生存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R=2.14,95%CI:1.44~3.19,P<0.001)、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HR=1.83,95%CI:1.19~2.82,P=0.006)、缺血性卒中史(HR=1.71,95%CI:1.02~2.87,P=0.043)、入院 Hunt-Hess 分级Ⅳ~Ⅴ级(HR=2.45,95%CI:1.25~4.79,P=0.009)、改良 Fisher 量表评分3~4 分(HR=1.80,95%CI:1.11~2.90,P=0.017)、并发脑血管痉挛(HR=2.59,95%CI:1.58~4.25,P<0.001)、并发肺部感染(HR=1.72,95%CI:1.02~2.90,P=0.042)均是影响患者短期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而GCS 13~15分(HR=0.48,95%CI:0.25~0.93,P=0.030)和血管内栓塞治疗(HR=0.55,95%CI:0.31~0.97,P=0.039)是影响患者短期生存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60岁、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缺血性卒中史、入院Hunt-Hess分级Ⅳ~Ⅴ级、改良Fisher量表评分3~4分、并发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的aSAH患者短期死亡风险增加,而入院GCS为13~15分、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aSAH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相对较低.

    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二氢嘧啶脱氢酶在抑郁小鼠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

    李雪静杨静尘刘幸李桂林...
    505-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DPYD)在抑郁状态小鼠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脑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社会挫败应激实验(由10只14周龄CD-1小鼠轮流攻击C57BL/6J小鼠10 d)构建C57BI/6J小鼠(6周龄)抑郁模型(抑郁组,n=5),采用社会交互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价抑郁组与对照组(n=5)C57BL/6J小鼠,判断抑郁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GL-261鼠源性胶质瘤细胞注射于两组小鼠尾状核头(各组n=5),构建脑胶质瘤原位模型,并通过7.0 T MRI观察肿瘤原位生长情况.通过RNA测序检测两组小鼠肿瘤的差异表达基因,将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匹配至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325例)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699例)数据库中,通过比较其在高级别胶质母细胞瘤与低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确定目标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验证目标基因在小鼠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转染siRNA分别敲低LN229和HG9细胞株中目标基因的表达;根据转染的siRNA定义为敲低#1、#2、#3组及其对照组,并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目标基因的表达量.在LN229和HG9细胞株中应用CCK-8增殖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修复实验分别验证敲低目标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n=3).结果 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无CD-1小鼠时比较,有CD-1小鼠时抑郁组小鼠在角落区域的停留时间延长,抑郁组较对照组糖水摄入比率下降、悬尾体位时静止时间延长(均P<0.05),提示抑郁模型构建成功.种瘤后第20天的头颅MRI显示抑郁组脑胶质瘤体积[(292.41±8.88)cm3]较对照组[(223.22±41.44)cm3]明显增大(t=2.79,P=0.026)o两组鼠脑组织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1 528个差异表达的基因中DPYD(差异倍数为14.51,P=0.012)等670个基因表达上调;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将DPYD作为目标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DPYD蛋白在抑郁组小鼠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t=4.44,P=0.016).在LN229和HG9细胞株中,与对照组比较,DPYD敲低#1、#2、#3组的DPYD表达量均下降(均P<0.001),其中敲低#1组最为显著.在LN229和HG9细胞株中,与对照组相比,敲低#1组的划痕修复率均下降、60 h时的吸光度值均较低、穿膜细胞数量均减少(均P<0.05).结论 脑胶质瘤进展可能与抑郁情绪相关,抑郁状态下DPYD的表达增高,敲低DPYD可显著降低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增殖和迁移能力.

    神经胶质瘤模型,动物抑郁小鼠二氢嘧啶脱氢酶

    胶质瘤-巨噬融合细胞的巨噬细胞极化特征及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胡跃东王佩文张梦梦周贤喆...
    512-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胶质瘤细胞与巨噬细胞的融合细胞模型,探究胶质瘤-巨噬融合细胞的巨噬细胞极化特征及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小鼠来源的胶质瘤细胞GL261和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并筛选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分别培养GI261、RAW264.7、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收集细胞上清获得相应的条件培养基(CM,即GL261-CM、RAW264.7-CM、GL261xRAW264.7-CM).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的染色体含量及其与RAW264.7细胞的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CD206的表达量;通过CCK-8、Transwell或划痕实验评估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与亲代细胞(即GL261、RAW264.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差异,以及GL261xRAW264.7-CM与亲代细胞CM培养的GL26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差异;通过免疫磁珠-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与RAW264.7xGL261融合细胞分泌巨噬细胞M1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23及M2型细胞因子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的差异.结果 成功构建了 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且经流式细胞术证实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的染色体含量明显增加(G1和G2/M峰均较亲代细胞右移).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的增殖能力较GL261细胞强,但较RAW264.7细胞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的迁移能力均较亲代细胞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与RAW264.7细胞CD206表达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5.80±2.31)%对比(4.72±0.47)%,P<0.001];而CD86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7±0.40)%对比(4.18±0.41)%,P>0.05].免疫磁珠-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与RAW264.7相比,IL-10、TGF-β表达增多,TNF-α、IL-1β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IL-6、IL-2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CK-8、Transwell及划痕实验均显示,GL261xRAW264.7-CM较亲代细胞CM培养的GL26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体外构建的GL261xRAW264.7融合细胞具有M2型巨噬细胞的免疫特征,且可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神经胶质瘤细胞融合细胞增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细胞侵袭

    儿童延髓肿瘤手术诱发应激性心肌病1例并文献复习

    夏泽阳宋云海高俜娉鲍南...
    519-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激性心肌病(TTS)是一种不伴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获得性、暂时性局限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儿童发病较少,因手术诱发的儿童患者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延髓肿瘤手术诱发的TTS患儿,主要表现为术后4 h出现的不明原因急性心力衰竭.患儿经强心、利尿、呼吸机辅助等支持治疗4 d后心功能开始好转,术后第21天康复出院.

    巨大头皮动静脉瘘显微手术全切除1例并文献复习

    王新志马金邦王传刚王敏...
    52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头皮动静脉瘘是一种较罕见的头皮血管畸形.目前的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及二者联合的复合手术.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2月单纯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1例巨大头皮动静脉瘘,患者术中全程无明显出血,至末次随访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