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王忠诚

月刊

1001-2346

cjns65113169@sina.com

010-65113169

100050

北京市天坛西里6号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神经外科专业领域的高级核心期刊,总编辑为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教授。办刊宗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和出版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工作重大进展,促进神经外科界的学术交流。该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显微神经外科、颅底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神经外科、立体定向与功能性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神经放射、基础研究等各个领域,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和学术导向性,内容重点报道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反映我国神经外科临床与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以及新技术、新经验和新方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广大神经外科医师、基础研究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出血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

    陈罡张和
    86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出血是卒中的重要类型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尽管围绕脑出血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可实际应用于临床的成果非常有限.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基础科研仅涵盖了脑出血情境的一小部分,动物模型大多采用单一年龄、单一性别和相同出血量等;而临床研究中所纳入的病例则表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涵盖不同年龄层次、基础健康状况、出血量以及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等多种情况,使得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常常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将来无论是基础还是临床研究应该更加细化,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的多样性.此外,颅内静脉回流在脑出血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脑出血后局部颅内压和静脉血流速度应当予以充分关注.细化研究分类以及静脉系统在脑出血中的作用可能是未来脑出血的研究方向.

    欢迎微信订阅《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868页

    中国儿童高级别胶质瘤诊疗指南(2024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马杰万锋
    869-879页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879页

    儿童骶尾部小凹与终丝变性的关系探讨(附343例报告)

    夏泽阳高俜娉宋云海杨波...
    880-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骶尾部小凹与终丝变性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年4月至2020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以发现骶尾部小凹为主诉就诊、且行腰椎MRI检查的儿童343例.对MRI发现终丝变性(MRI阳性)或虽然MRI为阴性但有明显脊髓拴系症状的患儿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有骶尾部小凹的儿童终丝变性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不同影像学表现患儿终丝变性的差异.结果 343例患儿中,经手术证实166例(48.4%)存在终丝变性.术前MRI阳性者152例(44.3%),阴性者191例(55.7%);152例MRI阳性患儿中,52例矢状位及轴位像均可见终丝变性,100例仅轴位像可见终丝变性;191例MRI阴性者中,14例(7.3%)因存在明显脊髓拴系症状行手术探查,术中均发现终丝变性.术中显示,MRI矢状位及轴位像均为阳性组、仅轴位像阳性组、MRI阴性组的终丝最大直径分别为(3.58±1.17)mm、(2.32±0.56)mm、(2.04±0.3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病理学显示,52例MRI矢状位及轴位像均为阳性组中,脂肪变性50例(96.2%),纤维脂肪变性2例(3.8%);100例仅轴位像阳性组中,脂肪变性95例(95.0%),纤维脂肪变性4例(4.0%),纤维变性1例(1.0%);14例MRI阴性组中,脂肪变性7例,纤维脂肪变性1例,纤维变性6例;3组病理学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6例手术的患儿均无手术相关的脊髓神经损伤症状,无脑脊液漏.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术前有症状的患儿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有骶尾部小凹的儿童发生终丝变性的概率高.MRI轴位像扫描有助于提高MRI的阳性发现率;MRI阴性者不能排除终丝变性.MRI终丝变性检出率与终丝直径和病理学类型相关,终丝纤维变性不易被MRI检出.

    骶尾部小凹终丝变性儿童磁共振成像相关性

    表现为发作性眼球运动异常和面肌痉挛的儿童第四脑室旁脑桥肿瘤的手术疗效观察

    葛明蔡英杰杨伟凌苗...
    885-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表现为发作性眼球运动异常和面肌痉挛的儿童第四脑室旁脑桥肿瘤的手术疗效及引起该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表现为发作性眼球运动异常和面肌痉挛的第四脑室旁脑桥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7例患儿既往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6例无效,1例发作频率下降50%.4例患儿术前的弥散张量成像显示肿瘤与外展神经核、面神经核关系密切.9例患儿均采用小脑延髓裂隙入路切除脑桥肿瘤.5例患儿术中行肿瘤深部电生理监测,记录肿瘤放电情况.于术后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门诊随访患儿的临床症状,且至少每年复查1次头颅MRI.结果 9例患儿均达到肿瘤全切除;其中8例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为节细胞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1级],1例为错构瘤.5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患儿中,3例于肿瘤深部记录到1~3次棘波样放电,另2例患儿未记录到任何放电.术后,9例患儿的发作性症状均未再出现,均未使用抗癫痫药物.9例患儿的随访时间[M(范围)]为39(28~89)个月;至末次随访,未见肿瘤复发以及症状再发作;1例患儿术后出现右侧肢体肌力下降,左眼内斜,末次随访时患儿肌力恢复,但左眼内斜仍未恢复.结论 表现为发作性眼球运动异常和面肌痉挛的第四脑室旁脑桥肿瘤患儿常规抗癫痫治疗无效,尽早行肿瘤全切除可达到临床治愈效果;其发作性症状可能与肿瘤的异常放电相关.

    脑干肿瘤儿童第四脑室眼球运动障碍神经外科手术

    2024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890页

    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儿童Sturge-Weber综合征并发癫痫的疗效分析

    彭鑫涛丁浩然孙卫进王雄飞...
    891-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儿童Sturge-Weber综合征(SWS)并发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的38例SWS并发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2年通过门诊或网络平台随访并分析患儿的手术疗效,包括癫痫预后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癫痫预后采用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癫痫预后标准,认知功能评估采用Kelly神经学评分.同时按手术年龄≤1岁、>1~3岁、>3~6岁、>6岁分层比较患儿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38例患儿均顺利行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术后无一例患儿死亡或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术后2年随访时,38例患儿中33例ILAE1级,2例3级,1例4级,2例5级.认知功能方面,38例患儿术后2年的认知功能评分优于术前[分别为(1.32±0.96)分、(1.79±1.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3.17,P=0.003).38例患儿中,16例术后认知功能较术前改善,19例无变化,3例恶化.手术年龄≤1岁和>1~3岁的患儿术后认知功能评分[(0.90±0.57)分和(1.20±1.01)分]均优于术前[(1.80±1.14)分和(1.73±1.1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年龄>3~6岁和>6岁患儿的术前与术后2年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可安全、有效地控制SWS并发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发作,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

    Sturge-Weber综合征耐药性癫痫治疗结果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

    儿童创伤性癫痫进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曹西霍坤良陈靓李佳宇...
    897-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创伤性癫痫(PTE)从早期药物可控进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R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232例PTE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均≤14岁,随访时间均>2年.其中54例为DRE组,178例为非DRE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筛选影响PTE进展为DRE的相关因素;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筛选影响儿童PTE进展为DR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DRE组比较,DRE组受伤年龄≤7岁、颅脑损伤部位为颞叶、脑挫裂伤、伤后24 h内未手术、脑电图显示癫痫波及服药依从性差的患儿占比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儿的性别、受伤原因、是否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岁(OR=7.27,95%CI:2.59~20.40)、颅脑损伤部位为颞叶(OR=13.06,95%CI:3.41~49.97)、脑挫裂伤(OR=5.36,95%CI:1.18~24.41)与 PTE进展为DRE相关(均P<0.05).结论 受伤年龄≤7岁、颞叶受损、脑挫裂伤是PTE患儿进展为DRE的独立危险因素.

    颅脑损伤癫痫,创伤后儿童危险因素药物难治性癫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启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学术期刊出版服务平台的通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9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