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刘迁

半月刊

1004-2377

zazhi2008@163.com

010-51280025(李健)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84-1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Journal zhonghua shaoni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理课堂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观之我见

    魏举
    17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的地理教育观是地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新的地理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

    新课程地理教育观

    遗传算法在微网中的应用

    周长特
    178-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网系统容量的优化配置直接影响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效率、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微网的优化运行可以起到节能减排、减少运行成本、增加运行可靠性等。由于微网优化配置以及运行均是复杂的优化问题。遗传算法简单、易操作、需求低、并行和全局性的特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微网优化配置优化运行遗传算法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应用

    黄志丽
    179-179页

    如何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

    耿会欣
    180-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中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要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运用电教媒体,让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安娇艳
    18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仅有力的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教学实际效果而且促进了教师教学思想意识的升华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以形、声、光、色等表现形式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通过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难为易等多种表现手段和方法,令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有助于课堂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可感之物,诱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降低了教学难度,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为透彻的理解了课文蕴含了思想感情。

    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培养情感创造潜力

    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刍议

    李泽民
    18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主体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本文就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数学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对初中地理“分层次教学”的探索

    刘彬
    18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社会发展,地理教学中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加强竞争观念、国家与民族观念、劳动观念、效率观念和科学观念等的教育,努力使学生建立、健全现代观念。为使每一处学校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学科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所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划分教学内容和学科能力的层次。

    初中地理层次教学地理知识

    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曾显达
    184-18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课堂

    夏晓丽
    185-185页

    以学定教,在数学课中灵活运用导与学

    王宗荣
    185-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