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孙永华

双月刊

1673-9450

zhssyxf@163.com

010-63138570,63139297

100050

北京宣武区永安路95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CSTPCD
查看更多>>栏目有专家风采、专家述评、论著、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综述、警示、讲座、译文、病例报告、读者作者编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浓缩生长因子及其在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陈诺李羽霖阮琼芳谢卫国...
    520-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浓缩生长因子(CGF)是血小板浓缩制品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特定的全血差速离心程序制备而获得.生长因子用于组织缺损的修复已有多年历史,而CGF因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在组织损伤修复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CGF的发展历史、作用机制、在各类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目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作一综述.

    伤口愈合创伤和损伤浓缩生长因子应用进展

    本科导师制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分析

    吕大伦陈雷王合丽孙银桥...
    525-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科导师制是大学教育的新探索,对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本科导师制在高等教育发展、综合人才培养、医学教育特点等方面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该制度能使医学生准确定位自己,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统一.但目前该制度实施仍存在部分问题,如导师工作定位不清、导师资源严重不足、缺乏有效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应明确导师工作定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监督激励机制等可行性解决措施,以期完善现有的本科导师制规章制度,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导师制教育,医学,本科人才培养

    微型皮肤组织的制备与临床应用新进展

    高豪杰肖仕初
    528-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原创的微型皮肤组织移植技术应用于修复自体皮源严重匮乏的特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获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基于微型皮肤组织移植理论,不断改良、创新微型皮肤组织移植技术,扩大了其应用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微型皮肤组织的创新制备方法和设备,目前微型皮肤组织在临床其他领域的创新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随着制备方法与流程的规范化、简便化,微型皮肤组织移植技术将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临床场景,展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

    皮肤移植伤口愈合瘢痕微型皮肤组织

    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清创方法的分析

    王威韩斌如吴英锋罗涛...
    53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远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特点表现为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病情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患者足部溃疡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时,易出现局部伤口感染,一旦出现肌筋膜间隙感染且未能及时减张引流时,感染会迅速蔓延和播散,引发足部肿胀加重或坏疽,甚至发生全身感染危及生命.因此,本文通过回顾开放清创技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及小切口对口引流技术3种清创引流的方法,详细阐述这3种清创引流方法用于保全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肢体的具体技术要点、技术优势及技术重点,为糖尿病足多学科团队制定科学、适宜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早期恢复及确保整体治疗的有效性.

    糖尿病足感染清创术引流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新生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史旭锋魏冬余小平周军利...
    536-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新生是创面再生修复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调控血管生成的多个环节,在血管新生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多种信号通路及细胞成分、内外源性细胞因子、中医药和功能性敷料等可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进而增加新血管生成来促进创面愈合.本文就VEGF介导的血管新生在创面愈合中的调控机制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新生血管化,生理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伤口愈合

    基于Benoit理论框架探讨人体成分分析法在预测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中的应用

    陈沅吴蓓雯钱蒨健陆树良...
    539-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压力性损伤发生机制的Benoit理论框架为依据,结合人体成分分析的原理、技术、应用现状等,探讨人体成分分析法在预测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发生风险中的应用前景,为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客观、可靠的测量工具及评价指标,为IAPI的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技术.

    压力性溃疡理论框架人体成分手术危险性评估

    烧伤患者局部麻醉术前焦虑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对策

    沈晓娴刘斌刘琰
    54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烧伤患者局部麻醉术前焦虑状况及护理干预对策,为临床局部麻醉患者的术前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整形科接受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的90例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组;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整形科给予常规性护理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包括进行简易有效的心理评估,主动向患者沟通、宣教手术方式,运用音乐疗法放松患者紧张情绪,并请家属协同支持等.比较2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护理前后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量表(APAIS)评分(包括焦虑量表得分与信息需要量表得分)、疼痛情况.数据行t检验、x2检验.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684、0.790、0.672);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73.82±6.21)次/min、(112.59±3.21) mmHg(1 mmHg=0.133 kPa)、(68.72±5.15) 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0.60±6.63)次/min、(131.82±4.05) mmHg、(82.48±7.43)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081、35.301、14.440,P=0.009、0.012、0.014).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焦虑量表得分、信息需要量表得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782、0.696);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量表得分与信息需要量表得分为(8.71±2.19)、(13.54±3.3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71±0.45)、(4.53±0.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401、8.317,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疼痛率为22例(2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8例(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1,P=0.043).结论 烧伤患者局部麻醉术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通过心理评估、认知疗法、放松疗法、社会支持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烧伤麻醉,局部焦虑护理疼痛

    华法林过量并发膝关节腔内损伤出血一例报道

    张土梁佩文全红玉林新晓...
    547-549页

    传承创新再谱新篇——第十三届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济学术周烧伤与创面修复论坛顺利召开

    蒋妍妍甘丽杨立妍孙永华...
    551-552页

    信息动态

    封2,前插1-前插6,5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