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黄跃生

双月刊

1009-2587

cmashz@mail.tmmu.com.cn

023-65460398

400038

重庆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西南医院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and Wound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Ⅰ:院前急救和非手术治疗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暨烧创伤组织修复专委会夏照帆
    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Ⅱ度烧伤是临床中最为常见但处理十分棘手的烧伤类型.目前关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急救、诊断、分类、保守换药的方式、外用敷料或药物的选择等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及临床研究开展的一致性.本共识编写组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结合专家意见,制订《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Ⅰ:院前急救和非手术治疗》.本共识从Ⅱ度烧伤创面的早期急救和非手术治疗2个方面提出29条具体推荐意见,旨在形成规范的Ⅱ度烧伤创面临床治疗方案.

    烧伤急救创面处理专家共识

    具有血管生成和抗菌能力的负载锌离子的黏性细菌纤维素水凝胶促进创面愈合

    Han ZZDeng LLChen SY欧泽林...
    18页

    窄谱强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窄谱强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编写组姚敏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美容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医疗美容行业的快速发展.窄谱强脉冲光,是在传统强脉冲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的特性.为了促使窄谱强脉冲光在临床应用的更专业化和规范化,由整复外科、皮肤科等领域的临床专家组成的编写组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实践和其他相关学科权威指南制订了该共识.该共识探讨了窄谱强脉冲光临床应用的适应证、治疗参数、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等,供从事整形美容相关工作的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及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参考.

    美容技术强脉冲光疗法窄谱强脉冲光医疗美容专家共识

    先进生物材料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罗高兴周璇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创面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材料科学、组织工程学等快速发展,通过多学科融合研发的先进生物材料具有更多功能与作用,为加快创面修复速度、改善创面修复质量,甚至组织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策略与方法.该文重点阐述了不同种类的多功能先进生物材料在促进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皮肤生物相容性材料组织工程创面愈合先进生物材料多功能

    促再生生物材料在创伤后招募免疫调节型树突状细胞

    Lokwani RJosyula ANgo TB欧泽林...
    32页

    具有分形亲水微通道的自泵油水凝胶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Lan JZShi LXXiao WY杨鹏...
    32页

    负载银纳米颗粒小球藻的明胶/聚乙二醇水凝胶的性能及其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

    严珍珍王雨翔张停琳荀竞男...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负载银纳米颗粒(AgNP)小球藻的明胶/聚乙二醇水凝胶(以下简称复合水凝胶)的性能及其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制备单纯明胶/聚乙二醇水凝胶(以下简称单纯水凝胶)和复合水凝胶,大体观察2种水凝胶分别在55、37 ℃以及808 nm近红外光照射下的外观和可注射性;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2种水凝胶在室温下的拉应力-应变性能、压应力-应变性能以及复合水凝胶在80%最大压应力下的循环压应力-应变性能.分别于磷酸盐缓冲液(PBS)、单纯水凝胶和复合水凝胶中滴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菌液.取部分滴加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菌液的复合水凝胶,予近红外光照射5 min.将各样品孵育6 h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并计算2种细菌培养24 h的死亡率(样本数为5).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名6岁健康男童包皮环切术后废弃包皮组织,采用酶解法提取分离原代人成纤维细胞(HFb),常规培养至第3~6代,用于后续细胞实验.制备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0.0、50.0、25.0、12.5、0mg/mL的复合水凝胶浸提液,用其培养HFb,培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样本数为3.取20只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在每只鼠背部制作1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在创面上涂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进行感染.将感染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水凝胶组、复合水凝胶组、联合处理组,每组5只小鼠,分别采用PBS、单纯水凝胶、复合水凝胶、复合水凝胶+光照(用波长808 nm近红外光照射5 min)处理其创面.于伤后0(首次处理创面后即刻)、3、7、14d,大体观察各组小鼠创面渗出及愈合情况并计算伤后7、14d的创面愈合率,样本数为5.伤后14 d,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单纯水凝胶和复合水凝胶在55 ℃时均为溶液状态,降温到37 ℃后均呈凝胶态;近红外光照射2种水凝胶后,仅复合水凝胶升温,可再次回到溶液状态,即具有可注射性.复合水凝胶的最大拉应力可达301.42kPa,对应的应变为87.19%;最大压应力可达413.79 kPa,对应的应变为91.67%,均与单纯水凝胶的拉伸和压缩性能相近.复合水凝胶经过10次压缩循环后,其最大压应力仍可达第1次压应力的84.1%.培养24 h,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单纯水凝胶处理后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经PBS处理后(P<0.05);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仅经复合水凝胶处理后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经单纯水凝胶处理后(P<0.05);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复合水凝胶+光照处理后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仅经复合水凝胶处理后(P<0.05).培养24 h,与用终质量浓度0 mg/mL复合水凝胶浸提液培养相比,用终质量浓度25.0、50.0 mg/mL复合水凝胶浸提液培养的HFb的增殖活力均明显增强(P<0.05),用终质量浓度100.0 mg/mL复合水凝胶浸提液培养的HFb的增殖活力明显减弱(P<0.05).伤后0、3 d,空白对照组、单纯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的脓性分泌物均较多,复合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仅有少量渗出液,而联合处理组小鼠创面中未见明显感染.伤后7、14d,单纯水凝胶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复合水凝胶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水凝胶组(P<0.05),联合处理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复合水凝胶组(P<0.05).伤后14 d,空白对照组小鼠创面有较多的炎症细胞浸润、未见新生的上皮层;单纯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新生上皮长度短,且存在少量炎症细胞;复合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有连续的新生上皮形成,以及大量未成熟的肉芽组织;联合处理组小鼠创面有连续的新生上皮形成,未成熟肉芽组织较少.结论 制备的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温敏性、光热性和可注射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愈合.

    水凝胶纳米粒子细菌感染光热治疗绿色合成银纳米创面修复

    三维生物打印支架的拓扑结构介导的免疫反应对小鼠毛囊周期的影响

    刘清华李曌恩和吉日嘎拉张超...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三维生物打印支架介导的免疫反应对小鼠毛囊周期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将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用三维生物打印机打印成3种支架,并按照支架的3种拓扑结构(打印时打印喷头的旋转角度分别为45°、60°、90°),分别命名为T45支架、T60支架、T90支架,肉眼观察3种支架交联后的形态.取9只8周龄雌性C57BU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45组、T60组、T90组,每组3只,分别于背部皮下埋植T45、T60、T90支架.于植入后7 d,观察小鼠背部脱毛区毛发生长情况,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测支架周围的纤维囊厚度,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支架周围组织中CD68、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上实验样本数均为3.结果 3种支架交联后均拓扑结构明显,保真度高.植入后7d,T45组、T90组小鼠背部脱毛区毛发均生长明显;T60组小鼠支架植入区毛发生长缓慢,与未植入区差别明显.植入后7d,与T90组[(18±4)μm]相比,T45组、T60组小鼠支架周围的纤维囊厚度[(39±4)、(55±8)μm]均明显增加(P<0.05);与T45组相比,T60组小鼠支架周围的纤维囊厚度明显增加(P<0.05).植入后7d,T60组小鼠支架周围组织中CD68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45组和T90组(P值均<0.05);T60组小鼠支架周围组织中BMP-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45组、T90组(P值均<0.05),T45组小鼠支架周围组织中BMP-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90组(P<0.05);T60组小鼠支架周围组织中TNF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45组和T90组(P值均<0.05).结论 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三维生物打印支架植入小鼠体内后会介导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适度的免疫反应可促进小鼠脱毛区毛发生长,过强的免疫反应抑制毛囊进入生长期.

    组织工程打印,三维免疫组织支架毛囊拓扑

    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49页

    负载小鼠脂肪干细胞的甲壳素/透明质酸/胶原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

    刘颖程凤王泽薇金红旭...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负载小鼠脂肪干细胞的甲壳素/透明质酸/胶原水凝胶并探讨其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通过酸水解碱的方法提取甲壳素纳米纤维,将提取物与透明质酸和胶原混合制备甲壳素/透明质酸/胶原水凝胶(以下简称水凝胶),另制备负载小鼠脂肪干细胞的水凝胶.将30只雄性12周龄豚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水凝胶组(每组10只),分别在豚鼠背部两侧涂抹乙醇、4-氨基苯甲酸乙酯、前述制备的不含细胞的水凝胶进行诱导接触和激发接触,于激发接触后24、48 h观察皮肤水肿和红斑形成情况.将小鼠脂肪干细胞分为行常规培养的正常对照组和用前述制备的不含细胞的水凝胶培养的水凝胶组,培养3d,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样本数均为3).取8只雄性8周龄SD大鼠,在其背部两侧各制备1个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和水凝胶组(涂抹前述制备的负载脂肪干细胞的水凝胶).伤后0(即刻)、2、4、8、10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伤后2、4、8、10 d的创面愈合率.取伤后10 d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新生组织形成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IL-4和IL-10的浓度,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D16、CD206阳性细胞表达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动物实验样本数均为8.结果 激发接触后24 h,3组豚鼠皮肤均无水肿形成,仅阳性对照组7只豚鼠皮肤出现轻微红斑.激发接触后48 h,阳性对照组8只豚鼠皮肤出现红斑,4只豚鼠皮肤出现水肿;其余2组豚鼠皮肤无明显红斑或水肿.培养3 d,水凝胶组脂肪干细胞中PDGF-D、IGF-I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12.91、11.83、7.92,P<0.05).伤后0~10d,2组创面面积均逐渐缩小,水凝胶组创面于伤后10 d基本愈合.伤后4、8、10d,水凝胶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8±4)%、(54±5)%、(69±6)%,分别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21±6)%、(29±7)%、(31±7)%(t值分别为3.82、3.97、4.05,P值均<0.05).伤后 10 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水凝胶组创面表皮更加完整,毛囊、血管和其他皮肤附件增多.伤后10d,水凝胶组创面组织中IL-1α、IL-6浓度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8.21、7.99,P<0.05),IL-4、IL-10浓度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6.57、9.03,P<0.05);水凝胶组创面组织中CD16阳性细胞百分比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t=8.02,P<0.05),CD206阳性细胞百分比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t=7.21,P<0.05).结论 负载小鼠脂肪干细胞的水凝胶无致敏性,能促进脂肪干细胞中生长因子分泌,促进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组织中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生物相容性材料水凝胶炎症巨噬细胞脂肪干细胞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