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享诊疗经验,建立该病的快速诊断流程.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09年 1月-2022年 1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收治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入院时间,确诊时间,感染途径,基础疾病,受累肢体,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降钙素原、白蛋白、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血钠水平,住院期间的病原菌培养结果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结果及创伤弧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治疗方式,住院时间,转归.对比分析有、无海水/海产品接触史患者的入院时间和确诊时间,是、否早期接受足量抗生素治疗患者的病死比和截肢/指比.对存活的手部受累患者,统计末次随访时使用Brunnstrom分期评定的手功能情况.综合患者临床特征和救治情况,建立创伤弧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流程.结果 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56±17)岁,多在夏、秋季发病,入院时间为发病后3.00(1.00,4.00)d,确诊时间为发病后4.00(2.00,8.00)d.有、无海水/海产品接触史患者分别有7、4例,这2类患者的入院时间相近(P>0.05);有海水/海产品接触史患者确诊时间为发病后2.00(2.00,5.00)d,明显短于无海水/海产品接触史患者的发病后9.00(4.25,13.00)d(Z=-2.01,P<0.05).10例患者有基础疾病.患肢为右手者8例、左手者1例、下肢者2例.入院时,发热患者共9例;11例患者感染部位均伴疼痛、患肢红肿,有瘀斑/坏死、水疱/血疱的患者各9例;6例患者发生休克,2例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异常的患者数均为8例,CRP、降钙素原、NT-proBNP水平异常的患者数均为10例,肌酐、血钠水平异常的患者数均为5例,血小板计数、ALT、AST水平异常者少.住院期间,11份创面组织/分泌物标本的病原菌培养结果中4份阳性,结果回报时间为5.00(5.00,5.00)d;9份血液标本的病原菌培养结果中4份阳性,结果回报时间为3.50(1.25,5.00)d;7份创面组织/分泌物或血液标本的mNGS结果均为阳性,结果回报时间为1.00(1.00,2.00)d.3株检测出的创伤弧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10种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共10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截肢/指;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抗感染治疗.11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6±11)d,其中9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死亡.与未早期接受足量抗生素治疗的6例患者比较,早期接受足量抗生素治疗的5例患者的病死比、截肢/指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2年,对8例患者进行了手功能评定,结果为残废手者4例、不完全残废手者2例、功能恢复手者2例.当患者临床表现有肢体红肿且有海水/海产品接触史或创伤弧菌脓毒症预检分诊RiCH评分≥1分时,应立即启动病原学检测,从而快速诊断创伤弧菌感染.结论 创伤弧菌感染在夏、秋季多发,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有明显感染特征,可伴有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比及致残比均较高,对患肢功能影响大;早期诊断困难,易延误治疗,mNGS有助于快速检测.对于有肢体红肿伴海水/海产品接触史或创伤弧菌脓毒症预检分诊RiCH评分≥1分的患者,应立即启动病原学检测以快速诊断创伤弧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