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黄跃生

双月刊

1009-2587

cmashz@mail.tmmu.com.cn

023-65460398

400038

重庆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西南医院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and Wound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位断指再植治疗手部毁损伤

    Chang TNHsu CCDafydd H杨飞...
    856页

    骨骼肌再生三维生物打印技术的最新趋势

    Sabetkish SCurrie PMeagher L王克甲...
    856页

    成年特重度烧伤患者首次手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蒋南红谢卫国王德运褚志刚...
    857-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年特重度烧伤患者首次手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1月1日—2023年3月31日,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2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成年特重度烧伤患者,其中男158例、女53例,年龄24~81岁.根据首次手术后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将患者分为术后心房颤动(POAF)组(23例)和非POAF组(188例).收集POAF组患者首次手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治疗方式以及发生次数>1次的患者数.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烧伤类型、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情况、基础疾病情况、机械通气情况、脓毒症情况;首次手术前电解质紊乱情况及血液指标水平;手术时长和手术方式等首次手术相关情况;首次手术中容量变化及生命体征,包括液体输注总量、输血总量、失血量、低血压和低体温情况;术后低体温情况;首次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天的炎症指标水平,包括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入院30 d内死亡情况.筛选成年特重度烧伤患者首次手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POAF组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时间为首次手术后2(2,4)h,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为16(6,26)h.予21例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予2例患者心脏电复律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3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次数>1次.POAF组患者的年龄为59(42,70)岁、烧伤总面积为90%(70%,94%)体表总面积(TBSA),均明显大于非POAF组患者的 48(38,56)岁、70%(60%,83%)TBSA(Z值分别为-2.64、-3.56,P<0.05).与非 POAF组比较,POAF组患者吸入性损伤发生率更高(x2=4.45,P<0.05),首次手术中液体输注总量和输血总量均明显增多(Z值分别为-3.98、-3.75,P<0.05),首次手术中低体温和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均明显升高(x2值分别为8.24、18.72,P<0.05),首次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天降钙素原水平、首次手术后第1天NLR均明显升高(Z值分别为-3.03、-2.19、-2.18,P<0.05),首次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天淋巴细胞计数(Z值分别为-2.07、-2.60,P<0.05)、血小板计数(Z值分别为-3.35、-3.58,P<0.05)均明显降低,入院30 d内病死率明显升高(x2=4.03,P<0.05).2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烧伤总面积和术中低体温均是成年特重度烧伤患者首次手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8、1.07、4.18,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3~1.12、1.03~1.11、1.48~11.80,P<0.05).结论 年龄、烧伤总面积和术中低体温为成年特重度烧伤患者首次手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心房颤动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烧伤心房颤动危险因素手术后并发症

    脂肪干细胞和成肌细胞联合再细胞化脂肪脱细胞生物支架促进大体积肌肉缺失后的功能性骨骼肌再生

    Liang WHan MLi G沈括...
    865页

    广告目次

    865页

    负载锌离子的复合水凝胶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的作用及机制

    潘泽平石云龙袁志强彭毅志...
    86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负载锌离子的复合水凝胶(以下简称含锌水凝胶)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制备聚(甘油癸二酸酯)-共-聚乙二醇-共聚-邻苯二酚/季铵化壳聚糖水凝胶(以下简称单纯水凝胶)和在单纯水凝胶的基础上添加锌离子的疏松多孔且具有良好黏附性的固态含锌水凝胶.计算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浸泡14 d后含锌水凝胶中锌离子的释放率.检测用单纯水凝胶、含锌水凝胶、PBS培养2 h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浓度.利用酶标仪检测单纯水凝胶、含锌水凝胶、PBS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清除率,反映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测量用单纯水凝胶、含锌水凝胶、PBS培养24 h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形成的血管长度.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用单纯水凝胶、含锌水凝胶、PBS培养24 h后L929细胞的活力.将小鼠红细胞悬液分为用PBS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和用相应溶液处理的单纯水凝胶组、含锌水凝胶组和Triton X-100组,利用酶标仪检测孵育2 h后红细胞的溶血情况并计算溶血率.以上实验样本数均为3.取21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在背部脊柱对称位置各制备1个用MRSA感染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小鼠分为滴加PBS的空白对照组和用相应水凝胶处理的单纯水凝胶组和含锌水凝胶组.伤后3 d,检测空白对照组、单纯水凝胶组、含锌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的细菌浓度,样本数为4.于伤后0(即刻)、3、7、14 d,大体观察小鼠创面感染情况并计算伤后3、7、14 d创面愈合率,样本数为5.伤后14 d,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检测小鼠创面中的新生上皮和胶原生成情况,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创面中血管新生及M2型巨噬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浸泡14d后,含锌水凝胶中锌离子的释放率为(70.5±4.6)%.与用含锌水凝胶比较,用PBS和单纯水凝胶培养2 h后细菌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含锌水凝胶对DPPH的清除率明显高于PBS、单纯水凝胶(P值均<0.05).与用PBS比较,用含锌水凝胶培养24h后HUVEC形成的血管长度明显增长(P<0.05).与用含锌水凝胶比较,用PBS和单纯水凝胶培养24h后L929细胞的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孵育2 h后,与Triton X-100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单纯水凝胶组、含锌水凝胶组红细胞的溶血率均显著降低(P<0.05);而后3组的红细胞溶血率相近(P>0.05).伤后3 d,含锌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的细菌浓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水凝胶组(P值均<0.05).伤后3~14d,3组小鼠创面均逐渐愈合,含锌水凝胶组小鼠伤后14d创面基本愈合.伤后7 d,含锌水凝胶组小鼠创面愈合率为(72.4±8.4)%,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水凝胶组的(31.6±6.7)%、(44.7±5.4)%(P值均<0.05).伤后14 d,含锌水凝胶组小鼠创面愈合率为(92.7±4.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73.5±7.4)%,P<0.05.伤后14 d,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水凝胶组相比,含锌水凝胶组小鼠创面的新生表皮长度更长、厚度更厚,胶原沉积更多,新生血管和M2型巨噬细胞分布更丰富.结论 含锌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和体内外抗菌效果、促血管生成能力,可持续缓释锌离子,促进创面再上皮化及胶原合成,从而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愈合.

    生物相容性材料水凝胶感染糖尿病,实验性锌离子抗菌性创面修复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875页

    情景模拟联合清单式教学在烧伤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决策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罗维罗佳黄玉群陈羽...
    876-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联合清单式教学在烧伤科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临床决策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2023年7月—2024年3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实习的53名符合入选标准的护生,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25名,男5名、女20名,年龄(21.6±0.8)岁]和联合组[28名,男6名、女22名,年龄(21.2±1.3)岁].对常规组、联合组护生分别采用常规教学、常规教学基础上的情景模拟联合清单式教学进行临床决策能力培训.培训前后对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采用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问卷测评护生临床决策能力.培训后,采用本院的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问卷、护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调查带教老师对护生学习情况的满意度和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情况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联合组护生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Z值分别为-5.73、-6.26,P<0.05);常规组、联合组护生培训后理论考试(Z值分别为-6.07、-6.45,P<0.05)和技能考核得分(Z值分别为-6.08、-6.48,P<0.05)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培训后,联合组护生临床决策能力总得分及临床环境适应性、临床思维、护患沟通能力、综合基础素质得分[97.00(95.42,98.02)、18.00(17.00,19.00)、25.00(24.10,27.00)、19.00(18.00,20.75)、20.00(19.00,21.75)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87.90(86.30,90.30)、16.00(14.50,17.00)、24.00(22.35,25.00)、17.00(15.00,18.00)、17.50(16.00,20.00)分,Z值分别为-6.24、-3.45、-2.90、-3.68、-3.27,P<0.05].联合组护生培训后临床决策能力总得分及临床环境适应性、临床思维、知识结构、护患沟通能力、综合基础素质得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Z值分别为-6.43、-5.21、-5.44、-4.31、-5.02、-6.32,P<0.05);常规组护生培训后除护患沟通能力得分(P>0.05)外,临床决策能力总得分及临床环境适应性、临床思维、知识结构、综合基础素质得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Z值分别为-6.06、-5.06、-5.71、-3.76、-5.90,P<0.05).培训后,带教老师对联合组护生学习情况的满意度总评分及学习能力、专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Z值分别为-4.55、-5.45、-3.21,P<0.05),联合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情况的满意度总评分及教学能力、专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Z值分别为-5.95、-5.99、-5.34,P<0.05).结论 情景模拟联合清单式教学可有效提高烧伤科护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临床思维、护患沟通能力,并提升教学满意度.

    烧伤护理临床决策护理实习生情景模拟清单式教学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名单

    884页

    负压伤口疗法在游离皮瓣移植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邓雅萍邓呈亮
    885-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负压伤口疗法(NPWT)是一种利用持续性真空负压管理创面的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创面的治疗.局部应用NPWT技术可清除创面渗出物,减少细菌感染,刺激血管和肉芽组织形成等,为游离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基底.然而,对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是否行NPWT存在争议.研究表明,NPWT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在皮瓣供区创面使用NPWT可以减小创面张力,促进创面愈合,还能改善色素沉着.该文对NPWT在游离皮瓣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为两者的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负压伤口疗法外科皮瓣手术后并发症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