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小RNA-643靶向下调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1促进小儿骨肉瘤增殖的临床分析及细胞与小鼠机制研究

    匡澜解礼伟王静
    1922-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643调控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1(CYP11B1)对小儿骨肉瘤增殖的临床与机制研究.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8例小儿骨肉瘤患者,年龄(12.04±2.68)岁,男12例,女6例,同期收集18例性别和年龄配对的健康儿童.应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细胞株,共分为五组:空载组,正常生长组,miR-643模拟物组,miR-643抑制剂组,CYP11B1抑制剂组,每组重复3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miR-643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YP11B1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与毒性(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能力,小鼠体内实验探究miR-643对肿瘤体积的影响.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与健康者(0.53 ±0.06)比较,骨肉瘤患者(3.24±0.81)血清miR-64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在24、48、72 h时,与空载组[吸光度(A)值0.36±0.04、0.44±0.03、0.56±0.05]和正常生长组(0.35±0.06、0.45 ±0.04、0.58±0.07)比较,miR-643模拟物组(0.51±0.05、0.75 ±0.07、0.93±0.06) MG-63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miR-643抑制剂组(0.24±0.05、0.28±0.06、0.33±0.06)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与空载组[(7.65±0.47)%]和正常生长组[(7.80±0.51)%]比较,miR-643模拟物组[(3.12±0.22)%] MG-63细胞的凋亡能力显著下降(P<0.05),miR-643抑制剂组[(24.32±2.25)%]凋亡能力显著增高(P<0.05).与空载组(1.04±0.06)和正常生长组(0.98±0.05) MG-63细胞CYP11B1蛋白水平比较,miR-643模拟物组(0.41 ±0.04)和CYP11B1抑制剂组(0.45±0.05)均显著下降(P< 0.05),miR-643抑制剂组(1.64±0.13)显著增高(P<0.05).皮下注射稳定转染sh-miR-643的MG-63细胞小鼠的肿瘤平均体积为[(621.74±38.63) mm3],显著低于对照组[(1104.36±57.01) mm3,t=4.017,P<0.01].结论 miR-643可促进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其机制与调控靶基因CYP11B1密切相关.

    骨肉瘤微小RNA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1增殖凋亡

    胆总管结扎术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相关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徐兴全吴睿闫文强严文津...
    1926-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评估肝纤维化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方法 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将40只雄性SD大鼠(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4周(4W)、假手术6W、胆总管结扎(BDL)4W、BDL6W组.实验动物分别行假手术及胆总管结扎术后4周及6周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获取肝脏及股骨标本并行肝脏组织马松(Masson)染色分析肝纤维化、股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分析骨质疏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Bonferroni's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除血清透明质酸酶外[(1 368.48±1 093.82) U/L比(108.785±17.69) U/L,t=3.277,P<0.05],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血清Ⅳ型胶原蛋白在BDL4W和假手术4W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7.73±98.69) U/L比(212.13±58.51) U/L,(81.03±21.82) U/L比(41.1±21.19) U/L, (19.81±0.42) μg/L比(19.35±0.34) μg/L,t=1.586、1.007、0.938,P值均>0.05);而BDL6W组各血清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6W组(t=5.845、3.442、4.928、3.754,P值均<0.05).肝脏Masson染色结果显示BDL4W大鼠出现肝纤维化改变,BDL6W大鼠更为明显.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BDL6W大鼠Micro CT结果显示具有明显骨质疏松改变.结论 大鼠胆总管结扎术可构建肝脏纤维化及相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肝纤维化骨质疏松模型,动物胆总管结扎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颈部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病原菌及临床诊治分析

    梁枫李威辛精卫王新外...
    1929-1930页

    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张小平王伟王代宏刘志苏...
    1931页

    肝癌干细胞分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英王兴朱昌毫吕彦霖...
    1932-1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癌干细胞(LCSCs)定义为存在肝癌组织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异质分化潜能的细胞.随着对肝癌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肝癌干细胞驱动理论作为致癌机制之一被提出,而肝癌干细胞的研究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分选及培养.目前,肝癌干细胞的分选主要基于与非肝癌干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功能特性的差异:利用细胞表达生物标志物分选的方法有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FACS)、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激光捕获显微镜切割技术(LCM)等;基于功能特性分选的方法有边缘群细胞分选法、密度梯度离心富集法、无血清培养肿瘤球形成法、荧光标记保留法等,以及待进一步研究的更有利于肿瘤干细胞分选的微流控技术及三维细胞培养体系.本文将对近年来肝癌干细胞的分选方法做一个综述,探讨未来肝癌干细胞分选的研究趋势.

    肝癌干细胞细胞分选干细胞标志物三维培养

    细胞衰老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意义

    郭泳桦李峰平郭德良袁玉峰...
    1938-1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衰老是一种细胞周期停滞、失去无限增殖能力的状态.近期研究表明,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既能促进肿瘤的发展又起抑制肿瘤的作用,肝癌也不例外.故研究细胞衰老在肝肿瘤中的相关机制,有助于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细胞衰老肝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微小RNA旁观者衰老效应

    Warburg效应:肝细胞癌和胆管癌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郎庆赋肖鹏裴铁民
    1942-1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细胞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依然利用糖酵解途径进行葡萄糖代谢这一现象,即Warburg效应.Warburg效应的内在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癌基因的激活和失活、糖代谢酶的表达异常以及肿瘤微环境改变等有关,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密切联系.肝细胞癌(HCC)和胆管癌是肝胆肿瘤中难以治愈的高危疾病,早期诊断困难并且手术预后不理想导致患者生存率不高.因此探索HCC和胆管癌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靶点和诊断方法是这类疾病研究的重点.科学家们对Warburg效应参与HCC和胆管癌中的调控机制做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HCC和胆管细胞癌细胞中参与Warburg效应的关键酶、转录因子、信号通路可成为这类疾病的研究线索并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旨在通过研究Warburg效应在HCC和胆管癌中的调控机制,总结参与其中的关键酶、重要调控因子和信号通路,为肝胆肿瘤的靶向治疗及发病机制研究方面作一综述.

    Warburg效应肝细胞癌胆管癌

    叉头转录因子家族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赵治锋罗蒙
    1949-1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纤维化为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一种代偿反应.肝纤维化的发展与肝代谢失调,肝星状细胞激活与转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密切相关,而这其中涉及大量信号通路的调节.叉头转录因子(Fox)通路对细胞代谢、存活、增殖分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肝纤维化不同发展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此对Fox家族参与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肝纤维化叉头转录因子肝星状细胞

    N6-甲基腺苷修饰在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戴罗戴红良余水平何松青...
    1955-1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存在于各类真核生物中最广泛、最稳定、最保守的mRNA修饰方式.它由甲基化酶引入,去甲基化酶去除,甲基化修饰结合蛋白识别.肝脏是最大的消化及代谢器官,m6A修饰在生理性肝脏功能及各类病理性肝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6A修饰在常见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癌、肝母细胞瘤等)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m6A修饰作为潜在干预靶点在这些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m6A修饰肝病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癌肝母细胞瘤

    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江克清王思凡邢浩钟伏弟...
    1959-1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酒精性肝纤维化是因长期过量饮酒产生的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慢性肝病.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酒精消耗量日益增多,酒精性相关肝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酒精性肝病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其中酒精性肝纤维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因此积极治疗肝纤维化,使之逆转或延缓发展,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有限,特别是早期的无创诊断方式还有待完善,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药物和手段仍然缺乏,因此迫切需要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展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扶持,多学科配合以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

    酒精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