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髁置换与胫骨高位截骨应用Tomofix内固定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侯颖周魏碹宋树春王少华...
    568-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髁置换(UKA)和胫骨高位截骨(HTO)应用Tomofix内固定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科收治的确诊为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60例,年龄随机平均分为UKA组30例与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Tomofix内固定治疗组30例,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对比其病例特点、术前及术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满意度,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结果 单髁置换组患者术后H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股胫角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为(82.6±12.9)分、(1.9±0.8)分、(173.2±1.4)°、(135.2±1.6)°;而胫骨高位截骨Tomofix内固定治疗术后HSS、VAS评分、ROM分别为(81.9±14.3)分、(1.8±0.9)分、(174.5±1.8)°、(121.1±2.7)°,UKA组与HTO组在术后膝关节HSS、VAS评分、股胫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50、3.820,P>0.05),HTO组术后ROM优于U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60,P<0.05).结论 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时采用UKA和HTO应用Tomofix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症状改善,但HTO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优于UKA组.

    单髁置换胫骨高位截骨Tomofix内固定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改良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王小龙韩超前赵晓娜刘玉...
    571-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改良激素和马血清的用法来建立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54只新西兰大白兔(购自西安市迪乐普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24只),模型组注射马血清和长期小剂量激素建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第2、4、6周进行核磁共振(M RI)、血液学检查、股骨头大体标本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组间比较为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述,组间比较为x2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造模第2周的股骨头大体标本、MRI和血液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造模第4、6周,模型组的股骨头大体标本、MRI可见骨坏死异常信号,模型组的胆固醇[(2.13 ±0.22) mmol/L比(1.52 ±0.15) mmol/L、(2.44±0.28) mmol/L比(1.55 ±0.17) mmol/L]、甘油三酯[(1.97±0.32)mmol/L比(1.26±0.22) mmol/L、(2.18 ±0.34) mmol/L比(1.31±0.21) mmol/L]、LDL[(1.14±0.37) mmol/L比(0.65 ±0.24) mmol/L、(1.31±0.35) mmol/L比(0.67±0.18) mmoL/L]指标显著升高(t=11.590、9.250、5.610、13.670、10.960、8.1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第2、4、6周的空骨陷窝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74±1.83)%比(9.76±1.12)%、(18.42±1.94)%比(9.58±1.18)%、(20.46±1.77)%比(9.95±1.17)%,t=16.920、20.240、25.7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造模成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4.62%和13.33%,对照组的成模率和死亡率均为0.结论 小剂量激素联合马血清的改良造模方法可成功建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

    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激素早期核磁共振

    脑脊液的变化对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诊治的临床价值

    宋丽娜令狐志宏陈广永时景伟...
    575页

    术前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结合术后振动排痰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何武剑黎子生刘永利张业琦...
    576-577页

    雌激素对小鼠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的影响

    张爱华王静成卢志华肖一...
    577页

    液体活检在肝癌诊断方面的技术进展

    彭渤曾永联李泽远袁观斗...
    578-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肝癌诊断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个体化医疗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液体活检逐渐兴起.液体活检是一项通过无创手段检测人体体液来获取相关疾病信息的新兴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相较于传统诊断方法,液体活检更有利于癌症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液体活检的主要检测物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基因、外泌体等.本文主要综述了液体活检中的常用检测物及其富集与检测技术,并对比了这几种检测物和相应技术的优缺点,为临床肝癌的早期诊断及肝癌标志物的研究提供帮助.

    液体活检肝癌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

    3D打印技术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盛囝靖俞图南魏芳强虞洪...
    582-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诊疗理念的提升,微创化、精准化、高效化已经成为肝胆外科手术的基本理念.3D打印技术顺应了精准手术的要求,它使肝胆外科手术医生能够直观、全方位地观察病灶,了解精细解剖,准确评估手术风险,从而选择最佳的手术路径,最终提高手术效率与患者预后.本文旨在讨论3D打印技术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

    3D打印肝胆外科精准医疗手术规划

    微小RNA——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新靶点

    彭帆姬婷杨阳李天...
    585-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血管梗阻或破裂,导致大脑氧供不足的一类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和首要致残原因,给人类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微小RNA(miRNA,mi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单链非编码RNA,在胚胎期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miRNA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并阐述基于miRN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我们展望miRNA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微小RNA缺血性脑卒中化学修饰药物递送

    3D打印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中应用的进展

    周泽明郑宏乔树宾宫海波...
    589-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3D打印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随着计算机、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材料的开发,3D打印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临床应用中发挥出其独特作用.其3D模型不但可以帮助医生及医学生了解心脏解剖结构和手术培训,而且还能帮助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术前规划、术中指导甚至术式创新.将来3D打印技术与组织工程学的结合将有望解决人工瓣膜和血管移植物的窘境.3D打印在结构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可谓未来可期.

    3D打印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3D打印功能化医学模型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宫海波杨卓璇齐树宾袁建松...
    591-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常见的3D打印医疗模型多为单一材质的硬塑料,缺乏软质弹性和拟人功能整合,难以进行手术操作,阻碍了医疗模型在手术规划和技能培训方面的大规模推广.建立多材料个性化复杂医疗功能模型的建模、设计、制造与临床应用平台技术与快速响应系统,开展医疗模型的拟人功能化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将促进基于3D医疗模型的手术规划和手术培训水平迈向国际前列.

    3D打印医学模型功能化术前规划手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