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月刊

1607-2286

010-81761525

102209

北京市昌平东三旗邮局16号信箱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查看更多>>中华医药学会和世界中西医药学会主办刊物,半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肝病中的应用

    鲁然
    1750-1750页

    穿心莲联用TMP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严劲松常明向
    1751-1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增强中药穿心莲抗菌作用强度的方法.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菌作用研究.结果:TMP与穿心莲联用对实验6种细菌均有明显的抗菌增效作用.结论:TMP可作为中药穿心莲的抗菌增效剂.

    穿心莲TMP联用增效作用

    双份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60~120天配伍清宫或钳刮术的运用

    何东方阎有英
    1752-1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避免和减少人工流产术对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的不良结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70例妊娠在60~120天之间的患者要求终止妊娠,实施清宫术或钳刮术前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结果:170例病人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宫腔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无闭经及月经稀发等不适.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清宫术钳刮术

    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减方坐浴与西医抗炎换药治疗会阴侧切愈合不良伤口疗效的比较

    程力曾莉包晓武
    1753-1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会阴侧切伤口五天拆线愈合不良,使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方坐浴与西医抗炎换药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65例会阴侧切伤口五天拆线愈合不良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和82例,治疗组在家使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方坐浴,治疗10天回院随访;对照组住院使用西药抗炎换药,治疗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传统医学的五味消毒饮加减方坐浴无禁忌症,不影响母乳,毒副作用小,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不易产生抗药性,疗效肯定,产妇不需住院,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产妇的经济负担,使用方便(可在家使用),有临床应有和推广价值不失为治疗会阴侧切伤口五天拆线愈合不良的首选方法之一.

    会阴伤口坐浴五味消毒饮

    乳核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115例临床研究

    王淑琳程月兰王健
    1754-1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乳核合剂治疗乳腺增生患者115例,临床治愈17例,显效47例,有效46例,无效5例,显效以上率55.65%,总有效率95.36%.对肝气不舒,月经不调等亦有较好疗效.

    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疗法乳核合剂

    素质教育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冉杭燕
    1756-1757页

    宫腔镜下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护理探讨

    范梅
    1757-1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对66例输卵管近端不通或通而欠畅的患者,给予静脉抗炎治疗一周后改为中药灌肠和中药口服治疗,经期停用.3个月后行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同期的输卵管疏通术病人27例.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术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的病例均增加,但观察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经适时的治疗和护理后,一年后妊娠情况:观察组29例(43.94%),对照组4例(14.9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对输卵管近端不通或通而欠畅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理想.

    宫腔镜检查疏通术不孕症护理

    骨折病人健康教育表的设计与应用

    韩素霞张巧云王红
    1759-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折病人多数为遭到外界暴力后突发的创伤.给身体和心理同时造成伤害,在临床护理中,能有计划、有目的、科学的、系统地健康教育,使病人与家属主动参加自我护理,监护病情,使健康教育的实施,达到完整高效,能对病人起到减轻痛苦,促进健康,减少肢残,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为了使骨科健康教育体现骨折病人特点并有针对性及规范化,并对适应整体化护理模式,将住院病人分为四个阶段设计健康教育表,新入病人的入院介绍、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指导,使用两年来收到良好的效果.

    骨折病人健康教育表应用

    在中医妇科教学中构建学校课堂与网络课堂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朱鸿秋
    1760-1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势为出发点,结合当今素质教育的总目标,综合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改革试验中,探索新型的中医高校教学模式.

    学校课堂网络课堂新型教学模式

    五年制高职中西医结合农村医疗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

    陈景华郭鲁义
    1762-17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