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饰
装饰

张夫也

月刊

0412-3662

010-62798878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装饰》——创刊47年,真情回报读者 《装饰》——扩版增至132页,更加厚重 《装饰》——加大信息量,彰显时效性 《装饰》始创于1958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以自己特有的学术性、权威性、指导性和欣赏性,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并被认定为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 1999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与“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称号。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获“双奖期刊”称号。 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装饰》杂志再次被认定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装饰》内容涵盖面广泛,兼容并蓄,集思广益,宏观把握艺术设计的未来,及时反映和报道国内外艺术设计的新动向与大师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行动研究:自由、自由思考与即兴创作

    莱夫泰里斯·赫拉塔基斯汪芸
    66-74页

    行动研究自由独立思考秩序

    卢葵生仿宋漆沙砚名实考辨

    邱菊芯李玫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扬州漆器行业,以卢葵生为翘楚,而他的代表作品,为仿宋漆沙砚,既然冠以"仿宋"的名号,定然有宋砚作为参照,但至今尚未发现与仿宋漆沙砚相似的宋砚传世或出土.因此,本文将从两点出发,一为文献探源,二为图像考辨,条分缕析,综而论之,挖掘与卢葵生仿宋漆沙砚相关联的证明材料,以期探讨卢葵生漆沙砚仿古行为的真伪性,推论时代语境下仿古与创新之于漆艺的促进作用.

    卢葵生漆沙砚仿古扬州漆器

    图绘真形:清代苏州版画中"西湖十景"的形塑

    高登科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苏州版画出现了数量颇多的"西湖十景"题材作品,其中接近西方铜版画风格的作品,也有融合了铜版画与中国传统山水画风格的作品,还有接近民间地图等风格的作品.本文探讨清代苏州版画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众多的"西湖十景"题材?这些作品的图式来源是什么?清代苏州版画"西湖十景"题材与当时清宫绘画中的同类题材作品具有怎样的关系?如此丰富的苏州版画西湖十景图,又是怎样形塑了西湖十景这一经典的文化景观?

    苏州版画西湖十景铜版画图式

    辽代摩竭耳饰流行原因探析

    张荣红徐婧竞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摩竭是辽代耳饰的主流题材,是辽人在借鉴唐金银器文化基础上结合自身民族传统进行再创新的首饰样式,其仅流行于辽文化圈,不见于唐与北宋.摩竭耳饰产生的先决条件是与唐同期发展并受唐影响的前辽政权社会背景,本质上契合辽人传统世俗装饰风格与展现威猛的佩饰心理,使其能基于辽人车马为家、四时捺钵的生活样式与祈愿风调雨顺、神兽庇佑的社会心理,在辽代耳饰上得到发育.仅流行于辽代的摩竭耳饰,是辽代首饰文化与无日不营、无在不卫的军事制度,四时巡守、一国二制的政治制度,多种经济互补的生产方式,多种信仰并存、以政教合一的宗教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社会心理,多方社会因素相互动形成的物化反映的典型代表.

    摩竭耳饰辽代捺钵首饰

    从材料物性出发:对于生漆和土粉的混合实验探究

    高尚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漆工艺领域中普遍追求"平光亮"的美感情趣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框架的束缚,创作出更加符合当代性艺术审美的工艺品是一直以来被广泛讨论的课题.本实验探究通过将脱胎漆器领域中常被使用的生漆、土粉和水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对其混合物干燥前后的物性以及效果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并将实验结果付诸具体实践之中.本文认为,利用材料学的思维思考当代漆工艺的创作,有利于我国的漆工艺事业更好地发展.

    改性大漆漆土当代漆工艺材料物性

    协助观众建构知识体系:博物馆中科学绘画展示手段的嬗变研究

    郭侍锷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愈发受到社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博物馆教育展示活动所特有的"物质"和"空间"双重属性特征为切入点,围绕博物馆方不断丰实的展品阐释视角、博物馆观众在教育展示活动空间中所显现出的独特的学习认知特征这两个方面,对科学绘画展示手段的嬗变展开研究,藉借此探寻其何以能够有效地协助博物馆观众建构知识体系,以期为今后博物馆更好地开展教育展示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科学绘画展示手段博物馆观众博物馆教育展示活动实物展品阐释视角学习认知特征

    德国包装垃圾分类回收服务设计研究——以"绿点"回收系统为例

    何思倩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的垃圾分类回收的理念与实践具有悠久的历史、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是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管理的典型国际案例.本文梳理了德国包装垃圾分类回收服务体系的发展阶段、探讨了德国包装垃圾分类回收理念与特色制度,并从服务设计的角度出发,以"绿点"回收系统为例分析这项包装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服务接触点、服务利益相关者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讨论了德国经验对于我国垃圾分类回收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启示.

    垃圾分类服务设计生产者责任制德国绿点

    保障老年人独立出行的德国公交系统适老化服务及设施设计

    张玉李明帅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关调查报告及研究显示,独立的公共交通出行能力对于德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柏林市为例,结合公共交通相关政策对公交适老化服务及设施设计展开细致阐述与案例说明.研究结果显示:柏林公交系统满足了乘车无障碍、自尊可接受、目的地可达及费用可负担的老年出行需求,充分体现出公共交通对于老年生活的支撑作用.借鉴德国保障老人独立出行的公交适老化服务及设施设计经验,将有助于中国构建老年友好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

    适老化公交系统独立出行德国

    突破画框:虚拟现实动画设计课程的实践探索

    王之纲罗伟陈焱松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新的数码技术环境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动画行业提出的新要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动画专业基于自身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开设全新的"虚拟现实动画设计课程".课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特征,探索了跨学科技术背景下以"突破画框"为核心的动画艺术教学新模式,实现了对动画专业学生从传统动画到虚拟现实动画的思维引导.

    虚拟现实动画交互动画实时渲染动画教学

    广绣与潮绣的艺术风格与工艺比较研究

    罗洁廖煜容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由广绣与潮绣两大艺术流派组成,也是岭南人为之骄傲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粤绣、广绣、潮绣这三个概念常被混为一谈,对此现象的比较研究理论也相对缺乏.本文以比较艺术学为研究基础,依据广州、潮州各大刺绣博物馆珍藏绣品,结合现有绘本图像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重点对广绣与潮绣的文化渊源、工艺技法和艺术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绣在历史起源、文化寓意、民间风俗存在着诸多的相同点外,艺术风格、工艺技法等均呈现明显的差异.广绣受西方艺术影响较多,而潮绣鲜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较完整地保留了本土特色,形成独有的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

    粤绣广绣潮绣比较研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