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饰
装饰

张夫也

月刊

0412-3662

010-62798878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装饰》——创刊47年,真情回报读者 《装饰》——扩版增至132页,更加厚重 《装饰》——加大信息量,彰显时效性 《装饰》始创于1958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以自己特有的学术性、权威性、指导性和欣赏性,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并被认定为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 1999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与“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称号。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获“双奖期刊”称号。 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装饰》杂志再次被认定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装饰》内容涵盖面广泛,兼容并蓄,集思广益,宏观把握艺术设计的未来,及时反映和报道国内外艺术设计的新动向与大师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回归情境:从危机到重塑的"地方"

    沈康谢倩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景观社会现象下地方性危机的解读,将情境的思辨置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域中,探讨以情境重塑地方、构建日常生活的价值与路径,结合笔者在桂山岛的地方实践,探索情境与地方底色、地方生活、地方性知识和地方的创造力相结合,"情境"的再设计如何得以成为重塑"地方"的积极策略,以期为地方振兴提供可践行的设计路径.

    情境建构地方重塑景观社会环境设计

    落花有情:重塑日常生活诗意情境的社会参与式艺术实践

    林广思苗行健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周期性、反复出现的管理难题屡见不鲜.应对此类问题时,管理部门的局限性和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需要管理部门和公众双向协作,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出发解决问题,而难点在于如何打破公众对公共事务关心不足的局面,激发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周期性管理难题的治理中来.在广州,每年春天的木棉落花已经给市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因此本文以木棉落花引发的周期性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为例,探讨激发公众热情、促进管理部门和公众双向协作的实践策略.情境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欧洲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主张通过艺术实践建构情境,通过重塑日常生活的诗意情境来重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参与性,这为促进城市管理事务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指导和启发.基于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开展了一场名为"落花有情"的艺术实践,通过构建"游戏"氛围、解构与重塑场境、唤醒公众意识三个阶段,解决了"落花污染"问题,提出了一条以社会参与式艺术实践促进公众和管理部门共同解决城市管理难题的路径,同时也补充了国内对情境主义理论工具的具体应用和在地性的空间实践案例.

    日常生活空间情境主义艺术实践参与式艺术公众参与

    新景观文化背景下盒马消费体验模式的构建逻辑与意涵审思

    陈星海蒋茹逸许欣蕾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景观文化源自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是一种由数字技术推动、深受社交媒体影响的新文化形态.它强调人的亲身体验,并通过具身景观与数字景观来构建新景观,重新定义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而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平台以其多渠道、多感官的购物景观,被视为当代社会新景观文化的典型实例.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线下具身景观与线上数字景观去解读和反思盒马消费体验模式的构建逻辑与景观意涵,强调消费者应主动参与建设消费景观,以抵抗景观对其消费欲望与行为的控制.

    新景观文化盒马消费体验模式构建逻辑意涵审思

    基于构建后人类主义情境的生态设计研究

    邹悦周详睿俞欣楠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技术变革和生态危机等多重复杂背景交织下,设计研究面临未来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挑战.设计的角色已从单纯的问题解决者转变为多元情境探索者.情境主义的商业"景观"概念与后人类主义所构想的非人类中心世界都寄希望于通过情境想象跳出现有社会模式.本文结合两种思潮,通过对具有后人类情境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了后人类主义情境生态设计的可能视角与理论框架.

    生态设计情境主义后人类主义诗意想象关联视角

    舞台设计对情境的重构与想象——以刘杏林的戏曲舞台为例

    黄莎莉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剧场和戏曲导演、编剧的革新,为现代戏曲带来新的面貌,舞台设计呈现戏剧情境的方式也由"再现"转变为"重构","营造幻觉"让位于"激发想象".以刘杏林为代表的中国舞台设计师,用现代戏剧和现代艺术的理念,探索戏曲审美下的虚实相生的、流动的、与表演有机结合的舞台设计.本文对戏曲舞台对情境的表现形式展开研究,探讨当代舞台设计的新思维.

    舞台设计舞台美术戏曲情境美学

    两种智慧:作为复合创新文化的设计智造

    卢涛熊娜
    5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环境与文化语境的转变,当代设计文化在数据驱动下不可避免地介入到技术变革与文化转向的互动中.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设计文化内涵与价值的探讨,思考并审视了由科技智造与人文智性两种智慧交融共生所形成的设计智造复合创新文化,并结合DIA大奖多组得奖作品案例,从"去中心化的组织形态、面对危机的可持续系统形态、人机共融的后人类形态"这三个视角,提出复合创新的文化本质在于以"技术理智与人文心智"的双向汇通来保持设计的生命力,文化内核在于以"人的发现与生活世界经验的重建"来激发多元丰富、流动交织而又不断进化的创造力.对于助推设计文化的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设计文化DIA大奖设计智造社会技术体系复合创新

    慢生活,慢设计:梅数植和702工作室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李江赵雨薇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和复杂性在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人们思考和选择上的困惑.在设计领域,避免过度商业化,追求有温度与情感的设计成为当下不少设计师关注的方向.梅数植和702设计工作室以"慢"作为生活的态度和设计的理念,为创造引导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美好的设计价值,进行了大量富有启示性的设计实践,为当代中国设计提供了别有意味的探索实例.

    慢设计视觉设计设计教育702工作室

    有关设计档案的探讨

    苏·布雷克尔汪芸
    72-80页

    自主营造的城市更新方法研究——以白塔寺历史街区为例

    丁圆党田王伟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存量社会背景下,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式由传统大拆大建向小规模渐进式更新转变,一些城市开始逐步注重发挥居民主体的力量,探索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新方法.本文以城市更新中现存问题比较复杂的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利用作为调研对象,通过组织、引导和参与居民社区活动,激发居民的主体参与意识,提出"自主营造"的更新模式,并通过社会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进行验证和修正,以期为城市更新提供多维度的思考路径.

    城市更新自主营造居民主体社会实验连接关系

    碰撞·糅合·新生:刘既漂的中国现代设计早期探索

    高曦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形式与象征为主要切入点,结合中西方的历史语境,以刘既漂的绘画、工艺装饰、建筑作品为对象,从凤与孔雀、瓷器与玻璃、象征意象与几何抽象、中国塔与纪念碑、阶梯形与反弧形几方面分析刘既漂具体如何立足中国、糅合西方、创造中国现代设计的.本文揭示了刘既漂的设计掩藏在"折中"之下的独特性、意义和局限.

    刘既漂中国现代设计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