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饰
装饰

张夫也

月刊

0412-3662

010-62798878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装饰》——创刊47年,真情回报读者 《装饰》——扩版增至132页,更加厚重 《装饰》——加大信息量,彰显时效性 《装饰》始创于1958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以自己特有的学术性、权威性、指导性和欣赏性,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并被认定为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 1999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与“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称号。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获“双奖期刊”称号。 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装饰》杂志再次被认定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装饰》内容涵盖面广泛,兼容并蓄,集思广益,宏观把握艺术设计的未来,及时反映和报道国内外艺术设计的新动向与大师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动态

    5-11页

    应急防疫气膜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

    苏运升陈戊荣陈兆荣程希寒...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以智能集成的功能模块和气膜帐篷的空间组合为共性基础,探索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和应急防疫的气膜系统设计.通过模膜组合、医工结合和平疫结合的设计路径,设计了气膜核酸采样亭、"火眼"实验室(气膜版)以及多种智能化功能模块,实现了应急防疫系统的易运输、易建造、安全、有效、可拓展等目标.

    应急防疫膜模组合安全平疫结合

    重读《任何速度都不安全》:一个设计伦理案例的启示

    王小茉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拉尔夫·纳德的《任何速度都不安全:美国汽车的设计隐患》为核心文本.通过综合研究该书内容及同时期相关报道评论,围绕第1代雪佛兰科威尔汽车的设计问题,本文分析了纳德、通用汽车公司、美国汽车产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安全意识差异与观念冲突,阐释其背后的原因.基于这个经典案例,理解安全的不确定性、其复杂情境,以及新的责任分配产生过程;认识安全对设计实践、设计伦理的影响.

    设计安全汽车设计拉尔夫·纳德设计伦理

    面向安全的智能汽车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

    谭浩张迎丽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问题是智能汽车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基本问题.文章以智能汽车为对象,在提出面向安全的智能汽车信息与交互设计框架的基础上,基于智能汽车的情境和人因问题,围绕智能汽车的安全交互设计和告警信息设计,分析信息与交互设计要素,并通过案例研究,提出设计策略与建议,指导智能汽车的安全设计.

    智能汽车信息与交互设计安全

    跨文化之棱镜——文化工效学视角下环境安全标识设计与评估模型的建构

    孔令旗王小枫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文化工效学为指导原则,在C-HIP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安全标识设计与评估的模型.新模型通过提出外部文化环境(历史场所和动态场所)和内部文化惯习(符号系统和群体经验)是影响环境安全标识可视性、理解性和文化价值的关键性因素,来丰富和补充C-HIP模型中环境刺激、注意力开启、注意力维持、理解和记忆,以及态度和信念等部分.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制定一个可以全球范围内转让的标准,并非只是技术和商业层面上的转移,而是从一个文化向另一个文化的输送.唯有标准输出和接收机构以文化为棱镜,同时对目标受众的文化特性进行一个全面且细致的把握,才有可能产生具有文化包容性的安全标识设计.

    文化工效学文化包容性设计环境安全标识C-HIP模型环境安全标识设计与评估模型

    命定奔逃:"小绿人"背后的故事

    向帆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急出口"标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公共图形符号,但是公共图形符号如何被设计、被理解、被标准化的,却鲜有人知.基于作者师承太田幸夫先生的亲身经历,本文在回溯"紧急出口"的语境中展开了对公共信息图形设计、图形符号标准化的概念介绍、观察评论,并指出了其中一些冲突性焦点:署名权与无名性、知识产权与标准共享、图形设计者与图形标准化者.

    紧急出口小绿人公共图形符号标准化

    基于说服信息设计的风险干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发展

    陈梁谭心莹雷凌雯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种风险预防与应对措施在复杂的风险社会中孕育而生.传播学在风险应对和管理中承担了重要角色,诸多风险干预措施围绕着传播信息的设计展开.过往研究基于说服理论进行了信息设计,以促进公众的风险规避行为.针对不同类型风险的信息设计研究往往基于不同的理论与语境、针对不同的人群与问题,因而缺乏系统性的综述与跨语境的对话.文章归纳了在风险干预研究中,学者们进行信息设计时所使用的经典说服理论,讨论理论在不同议题与语境中的适用性.通过对过往实证研究的系统回顾,本文进一步总结了基于说服信息设计的风险干预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理论与实践建议.

    风险干预说服信息设计双重加工理论框架理论恐惧诉求

    作品选

    47-58,封3页

    以用户为中心:新生活数码品牌倍思的设计路径

    赵毅平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倍思科技旗下的新生活数码品牌倍思创立11年来,在以氮化镓充电产品为主的充电类、音频类、创新电子类产品领域取得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认可度.倍思以用户为主中心的核心理念,基于场景进行产品创新的发展路径,以及实用而美的设计美学,是其设计方面的主要特点.倍思以"持续成为人们新生活方式的首选品牌"为愿景,基于技术优势与设计优势,在应用场景以及产品品类上不断创新.它的设计理念、设计管理与品牌发展历程,对业界颇有启发.本文基于对倍思联合创始人、产品设计团队的设计负责人陈林松的访谈以及相关材料撰写而成.

    以用户为中心数码品牌消费电子产品设计氮化镓

    18世纪英国的"中国风"镀金皮屏风

    田春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在18世纪制作出了大量"中国风"镀金皮屏风.这些"中国风"镀金皮屏风,既复制科罗曼德尔屏风(中国款彩屏风)边饰的装饰方式与母题,也模仿其中心部位的装饰母题尤其是"宫殿景象",甚至一些细节性的元素如地砖,可谓科罗曼德尔屏风的仿制物.早期,"中国风"镀金皮屏风对科罗曼德尔屏风的仿制,是要成为其"廉价"替代品,但最迟在1709年后,则是要成为其取代之物.这一取代,既突出地表现在"中国风"镀金皮屏风不再像科罗曼德尔屏风仅被用为装饰之物,而是被用为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新的家具,也反映了"中国风"的发展,即将中国物转变为"中国风物",因而对原型的装饰母题在构成元素与构图方式上进行欧洲式的处理.

    "中国风"英国镀金皮屏风科罗曼德尔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