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饰
装饰

张夫也

月刊

0412-3662

010-62798878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装饰》——创刊47年,真情回报读者 《装饰》——扩版增至132页,更加厚重 《装饰》——加大信息量,彰显时效性 《装饰》始创于1958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以自己特有的学术性、权威性、指导性和欣赏性,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并被认定为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 1999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与“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称号。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获“双奖期刊”称号。 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装饰》杂志再次被认定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装饰》内容涵盖面广泛,兼容并蓄,集思广益,宏观把握艺术设计的未来,及时反映和报道国内外艺术设计的新动向与大师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行的现代风:Art Deco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流线型现代风格辨析

    王敏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Art Deco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演变为一种流线型现代风格,呈现出与欧洲不同的面貌.这种风格与Art Deco平行于同时期的现代主义设计,形成了现代设计发展中并行不悖的探索路线.流线型现代风格兴起于"大萧条时期",并以市场销售为目标导向,与现代主义设计共同促进了20世纪上半叶设计的蓬勃发展.本文分析了Art Deco在美国演变为流线型现代风格的社会背景与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揭示了流线型现代风格的商业化追求,其旨在刺激经济走向复苏,属于特定社会经济环境与消费文化的产物.本文指出在经济危机影响下的消费降级促成了流线型现代风格的出现,与Art Deco及之前传播至美国的欧洲设计运动不同,流线型现代风格主要在美国传播且广泛影响到了大众日常生活物品的外观形式.这种风格是对经济危机的一种回应,有其特定形式象征性和文化寓意.

    ArtDeco流线型现代风格现代主义消费主义技术功能主义

    从装饰艺术运动到装饰艺术:庞薰琹的理想与实践

    滕晓铂李照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现代工艺美术和设计教育事业的拓荒者庞薰琹,其在20世纪20年代留学法国的经历对其一生的创作实践和教育理念影响深远,回国后,他通过对中国装饰艺术历史资料的积累、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装饰艺术的调研,以及长期持续的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实践,成功实现了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现代视觉语言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形式的有机融合,是装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本土化体现.这种成功的融合催生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独有的学院派"装饰艺术"风格,进而打造了当代中国的设计艺术风貌.同时,庞薰栗对于中国传统纹样和装饰画进行的研究工作,是对介于图案学和设计学之间的一种从中国传统视角出发结合西方艺术理论的"装饰艺术"学术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工艺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庞薰栗装饰艺术图案工艺美术设计

    装饰艺术运动影响下现代中文美术字的探索与实践

    顾欣郭可凝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饰艺术运动时期西方字体设计对于民国时期现代中文美术字的兴起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以上海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摩登字体"广泛应用于当时期刊、杂志等出版物以及商标、广告、包装、银幕等新兴媒介,一大批海外留学归国艺术家和国内设计师在装饰艺术运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创作了大量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中文美术字作品,为日后中国现代装饰字体走向中西融汇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装饰艺术运动民国时期中文美术字字体设计

    想象难以设想的事物:艺术镜头下的深时

    J.D.塔拉塞克汪芸
    49-61页

    国家叙事、工业化和地方新生活:"新中国设计的诞生"展览中的三重视角

    谢亚平孙艺菱陈玥晓
    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设计的诞生》是国内第一个聚焦于1945-1959年中国设计的研究展.展览关注国家形态对设计发展的影响,展现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实践,如何参与一个全新国家的系统塑造;设计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断—续"关系;20世纪50年代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语言是什么,以及对今天中国设计形态和设计教育的形成有何价值和影响等问题.本文从国家叙事、工业化和地方新生活三重视角对展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展现出该展览丰富和包容性的视角,勾勒出在新中国诞生这一基本事件之下,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设计面貌,以期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设计史系统.

    50年代国家叙事工业化民生设计地方生活

    设计助力医疗,回应社会需求——鱼跃医疗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赵毅平赵华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持续加剧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国内医疗器械需求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成立于1998年的鱼跃医疗,作为国内以呼吸治疗和慢病管理为核心的诸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完备的研发设计团队,紧跟用户需求,设计出兼顾功能与美学的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并在国内外赛事中屡获嘉奖.近期,本刊采访了鱼跃医疗设计中心负责人、高级设计总监华昊,深入了解了鱼跃医疗产品的设计理念、设计流程、代表性产品及其对国内相关领域发展状态的思考.

    医疗产品呼吸治疗慢病管理工业设计鱼跃医疗

    改制与重饰:从中国丝绸博物馆藏龙纹大衣管窥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中国服饰的西方跨文化设计

    马玉儒杨文妍周洪雷卞向阳...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考察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由晚清龙袍裁改设计的西式女用大衣,从流通途径、设计主体和设计规制等方面考察西方裁改再造中国传统服饰的跨文化设计现象.研究表明,改制与重饰是特定历史时期西方吸纳中国服饰艺术的重要形式,它得益于19世纪末西方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大量中国服饰,并在中西服饰巨大文化差异和物尽其用的思想理念下由西方个人收藏家、贸易文化商店和时装设计师三类群体根据时尚背景和突出装饰性的设计范式展开.

    中国风龙袍清代服饰跨文化西方时装

    重构与接受:18世纪法国对中国款彩屏风的拆改化用研究

    陈蓓露索浩楠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从摄政风格时期到过渡风格时期,法国对款彩屏风的拆改化用逻辑,以及这种再设计行为与洛可可中国风之间的互鉴关系.法国对款彩屏风的拆改再设计,一方面是宫廷贵族将东方器物融入日常生活空间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法国的装饰艺术家与细木工工匠试图通过东方图式引领装饰变革的努力.分析认为,拆分款彩屏风适形再设计的实践,导致对东方造物画面秩序的重构,并产生了意涵不定,且非透视写真的装饰意趣.当它与洛可可花饰结合,便使得长期处在绘画边缘的装饰进入到中央,独立地增殖并占据墙面或家具的视觉主导地位.对这种重构的接受催生了模仿和创新,并影响了欧洲中国风设计的构图.

    款彩屏风洛可可欧洲中国风法国装饰艺术

    辨伪寻真:新发现的吕彦直设计作品

    何乐君达志翔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考证,指出一幅名为"吕彦直建筑设计稿"的拍品并非吕彦直参展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的作品;同时,在考察过程中,新发现了向未被学界所关注的两幅建筑设计图——持志大学校园设计平面图与鸟瞰图,且后者正是吕彦直参展第一届全国美展的四件作品之一.其后,依据民国时期相关文献,文章考察了吕彦直及彦记建筑事务所开展持志大学校园设计的背景及后续夭折的原因.最后,就持志大学校园设计和吕彦直曾参与的金陵女子大学校园设计进行了比较,辨析异同的过程中观察到前者对后者的继承与创新,以及贯穿吕氏职业生涯的设计理念——融合中西、发扬国粹.

    吕彦直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持志大学建筑设计

    山西快烧砂器工艺文化生态研究

    李雨花徐英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烧砂器是中国独有的陶瓷产品,多地快烧砂器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山西地区是快烧砂器流传的重要节点.山西地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接处,其快烧砂器的生产流程体现了陶瓷业与当地冶铁业的交流,且在最终产品上也体现了当地钢铁文化的影响,这种交流和影响体现了快烧砂器诞生的工艺生态及其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对快烧砂器这种缺少纹样、图案等符号特征的手工艺产品来说,深入研究其工艺文化形态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

    快烧砂器山西地区工艺文化冶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