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杨慧霞

月刊

1007-9408

zhwc@yahoo.cn

010-66513519

100034

北京市西安门大街1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98年5月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本刊是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研究的一个新学科,本刊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办刊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本刊主要栏目:述评、专家笔谈、论著、实验研究、循证园地、综述、讲座、短篇论著、技术交流、病例报告、临床思维、国外医学动态、指南解读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先天性乳糜胸的临床特点:11例分析

    陈瑜温弘吴明远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先天性乳糜胸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为合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救治的11例先天性乳糜胸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宫内干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转归和随访.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1例患儿均为剖宫产娩出,出生胎龄(35.7±2.2)周(32+1~39周+0),男女比例4∶7,合并胎儿水肿4例.9例行宫内干预(胸腔穿刺术6例、胸腔-羊膜腔分流术1例、胸腔穿刺术+胸腔-羊膜腔分流术2例).6例生后有轻度窒息.生后24h内均出现呼吸窘迫;胸部X射线片及超声均提示胸腔积液.经胸腔引流、呼吸支持、序贯式营养治疗、奥曲肱等治疗后,9例治愈出院,2例因肺萎陷(均合并胎儿水肿)放弃治疗后死亡.9例出院患儿随访至生后3~22个月,均未复发,生长发育均未见异常.结论 先天性乳糜胸患儿易发生产时窒息并出现呼吸窘迫.经宫内干预和生后综合治疗,存活率高且预后良好.

    乳糜胸胸腔穿刺术引流术羊膜营养支持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4年征订启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
    95页

    胎龄≤34周双胎输血综合征早产儿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张腾月武海艳莫新悦王鸿鑫...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龄≤34周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早产儿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19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妊娠≤34周的TTTS孕妇共68例,其中生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TTTS早产儿共106例(TTTS组)纳入回顾性分析.在同期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非TTTS双胎早产儿中选择与TTTS组早产儿孕母年龄相差2岁以内,出生胎龄相差1周以内,且无先天性畸形、未接受过宫内干预并资料完整者178例作为对照(非TTTS组).总结胎龄≤34周TTTS早产儿预后,比较不同宫内干预方式、受血儿与供血儿、轻度与重度TTTS早产儿以及TTTS与非TTTS双胎早产儿生后早期并发症及早产儿结局(生后存活≥28 d定义为存活,存活<28 d定义为死亡)的差异,分析影响胎龄≤34周TTTS早产儿存活的危险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x2检验和有序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妊娠≤34周TTTS孕妇68例,双胎存活率为48.5%(33/68),至少一胎存活率为95.6%(65/68),早产儿存活率为72.1%(98/136).(2)106例TTTS早产儿中受血儿62例,供血儿44例;Ⅰ~Ⅱ期(轻度)TTTTS早产儿41例,Ⅲ~Ⅴ期(重度)65例.(3)重度TTTS早产儿严重脑损伤发生率高于轻度 TTTS 组[9.2%(6/65)与 0.0%(0/41),x2=4.01,P=0.045];(4)出生胎龄≤28 周(OR=101.90,95%CI:5.07~2 048.37)和TTTS Ⅳ期(OR=14.04,95%CI:1.56~126.32)、Ⅴ期(OR=51.09,95%CI:3.58~728.81)是TTTS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5)TTTS组早产儿新生儿期贫血[51.9%(55/106)与 33.1%(59/178),x2=9.71]、红细胞增多症[5.7%(6/106)与 0.6%(1/178),x2=7.18]、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3.8%(4/106)与0.0%(0/178),x2=6.81]、新生儿败血症[15.1%(16/106)与7.3%(13/178),x2=4.40]、早产儿视网膜病变≥Ⅲ期[3.8%(4/106)与 0.0%(0/178),x2=6.81]、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19.8%(21/106)与 0.6%(1/178),x2=33.45]、心力衰竭[8.5%(9/106)与 0.6%(1/178),x2=12.29]和肾功能不全[14.2%(15/106)与1.1%(2/178),x2=20.04]的发生率均高于非TTTS组(P值均<0.05).结论 与非TTTS双胎早产儿相比,胎龄≤34周TTTS早产儿生后更易发生心、脑、肾并发症.TTTS越重,严重脑损伤发生率越高.出生胎龄≤28周和TTTS Ⅳ期及以上的TTTS早产儿死亡风险高.

    双胎输血综合征婴儿,早产存活率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孕产妇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特点:16例分析

    房臻雷蕾杨冬刘陶...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孕产妇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点、妊娠结局及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6例PTE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妊娠结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的年龄为(29.5±3.5)岁(26~35岁).妊娠期发病者6例,中位发病孕周为12周(7~38周);产褥期发病者10例,中位发病时间为产后4d(16h~40d).高危型2例,中危型9例(中-高危6例,中-低危3例),低危型5例.6例妊娠期发病者中4例有明确高危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评分均≤2分;10例产褥期发病者中9例有明确高危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评分2~9分.妊娠期发病者均无预防性抗凝治疗指征,产褥期发病者中9例有预防性抗凝治疗指征,但均未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高危型患者2例行溶栓治疗,后行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利伐沙班治疗;中危型及低危型患者均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利伐沙班治疗.妊娠期发病者均抗凝±溶栓后适时终止妊娠,后续抗凝治疗.16例孕产妇均存活.妊娠期发病者中,早、中孕期发病者5例,均医源性终止妊娠;晚孕期发病者1例,新生儿存活.产褥期发病者中,1例为中孕期胎死宫内行中期引产后发病,胎儿结局为死胎;1例为早孕期要求终止妊娠后发病,胎儿结局为流产;其余8例均为晚孕期剖宫产术后发病,新生儿均存活.结论 孕产妇为PTE高危人群,大多有高危因素,因此要重视高危因素的筛查,适时启.动预防性抗凝.孕产妇PTE治疗后母亲结局好,胎儿结局取决于发病时间.

    肺栓塞妊娠并发症危险因素妊娠结局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围产期影响因素及可能关系

    李亚男江倩男吕朦包雪艺...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围产期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73例胎龄<32周的BPD早产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ROP分为ROP组(n=64)和非ROP组(n=109).采用x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U检验比较组间一般资料、治疗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BPD早产儿发生RO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预测BPD早产儿发生ROP的价值.同时分析BPD严重程度与ROP发病的关系.结果 ROP组患儿的出生胎龄[(28.0±1.1)与(28.8±1.2)周,t=4.01]、出生体重[(1 075.9±141.4)与(1 143.2±168.6)g,t=2.6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2.5 mmHg(1 mmHg=0.133 kPa)(34.0~51.0 mmHg)与 47.0 mmHg(39.0~54.0 mmHg),Z=-2.31]和第 1 天液体入量[80.0 ml(72.3~88.7 ml)与 83.6 ml(76.6~92.8 ml),Z=-2.28]均低于非 ROP 组,凝血酶原时间[15.7 s(14.1~17.7 s)与 14.6 s(13.1~16.7 s),Z=-2.1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4.7 s(52.9~77.9 s)与55.8 s(48.4~68.9 s),Z=-2.12]、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比例[71.9%(46/64)与 49.5%(54/109),x2=8.25]、总用氧时间[50.5 d(40.0~64.0 d)与 45.0 d(37.0~52.0 d),Z=-2.77]、有创通气时间[5.0 d(1.0~11.0 d)与 1.0 d(0.0~5.0 d),Z=-4.03]、无创通气或高流量氧疗时间[(31.7±12.7)与(26.4± 13.1)d,t=-2.5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76.6%(49/64)与57.8%(63/109),x2=6.22]均较非ROP组增加(P值均<0.05)o ROP组与非ROP组间使用激素治疗BPD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3%(38/63)与 74.3%(81/109),x2=3.67,P=0.055].多因素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胎龄小(OR=1.599,95%CI:1.126~2.272,P=0.009)、第 1 天液体入量少(OR=1.033,95%CI:1.004~1.062,P=0.024)、有创通气时间长(OR=1.076,95%CI:1.017~1.138,P=0.011)是 BPD 患儿发生 ROP 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激素治疗BPD是BPD患儿发生ROP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78,95%CI:0.173~0.827,P=0.015).轻、中度BPD患儿中,非ROP患儿的比例较大,分别为64.6%(73/113)和66.7%(34/51),而重度BPD患儿中合并ROP的比例较大(7/9)(x2=6.84,P=0.033).结论 胎龄小、有创通气时间长、第1天液体入量少的BPD患儿更易发生ROP,而应用激素治疗的BPD患儿较不容易发生ROP.重度BPD可能增加患儿发生ROP的风险.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

    基因Panel诊断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基因变异的价值

    李雯雯邹琳唐克峰张雅琴...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因Panel在诊断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的基因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所有日龄≤28d的新生儿(病例组)以及在本院足月出生的200例表型无明显异常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以中国可防可治罕见病、中国新筛病种等为基础,筛选明确致病基因与变异位点为靶标,设计适合中国新生儿的基因Panel,针对542种疾病、601个基因.制备干血斑样本,采用该基因Panel进行检测,检出的致病位点采用Sanger测序验证.结合临床特征分析患儿基因检测结果,依据患儿的主要临床诊断(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出血性疾病、新生儿感染、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其他)数,分为1、2、3和≥4种诊断.采用x2检验及线性关联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共纳入173例患儿,致病变异检出率为30.6%(53/173),包括致病基因阳性52例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1例.病例组致病基因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30.1%(52/173)与15.0%(30/200),x2=12.26,P<0.001];病例组共检出 14 个致病基因,分别为 FLG、UGT1A1、G6PD、MYH7、AR、ABCC2、ACADS、CYP21A2、GJB2、MEFV、PAH、PKHD1、SCN4A及HBA.在病例组,致病变异检出率在黄疸新生儿中高于无黄疸者[35.2%(44/125)与18.8%(9/48),x2=4.42,P=0.036],但在男婴女婴间、母亲是否高龄及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是否早产儿、是否发生出血性疾病、是否有新生儿感染、是否发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临床诊断数目1、2、3和≥4种的患儿,致病变异检出率呈线性增长[21.1%(8/38)、25.4%(15/59)、38.2%(13/34)与40.5%(17/42),线性关联x2=4.84,P=0.028].在病例组,变异(包含致病基因阳性及携带者)检出率较高的基因有7个,检出率最高的为 UGT1A1[检出率为 24.9%(43/173)],其他依次为 GJB2、FLG、DUOX2、ABCA4、G6PD 和MUT基因;7个高频变异位点为 UGT1A1 基因 c.211G>A(p.Gly71Arg)、c.1091C>T(p.Pro364Leu)、c.-41_-40dupTA及 c.686C>A(p.Pro229Gln),GJB2基因 c.109G>A(p.Val37Ile),FLG基因 c.12064A>T(p.Lys4022Ter)及 c.3321del(p.Gly1109GlufsTer13).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基因 Panel 可以为部分NICU患儿提供有效的基因检测,尤其是临床诊断复杂的患儿.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遗传性疾病遗传变异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合并脑损伤高危因素小于胎龄儿的生后早期运动发育特点

    简茹张慧平卜婧愉袁飒...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合并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小于胎龄儿的早期运动发育特点.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2~10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随访门诊随访,合并脑损伤高危因素且在校正年龄(corrected age,CA)2~5周或CA14~17周随访并完成一次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TIMP)的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和适于胎龄 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共 81 例.CA2~5 周随访到 SGA 17例(SGA组),AGA 24例(AGA组);CA14~17周随访到SGA 20例(SGA组),AGA 20例(AGA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及x2检验比较组间的人口学特征、脑损伤高危因素及TIMP各项评分的差异.结果 CA2~5周和CA14~17周,SGA组的出生体重均低于AGA组[(1 817.1±440.3)与(2 630.0±560.9)g,t=-4.98;(1 752.0± 434.4)与(2 226.3±699.8)g,t=-2.58;P值均<0.05],但2组的出生胎龄、脑损伤高危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CA2~5 周:SGA组 TIMP 原始总分[(71.6±13.7)与(80.5±11.5)分,t=-2.26,P=0.029]、引出项评分[61.0 分(41.0~85.0 分)与 69.1 分(49.0~96.0 分),Z=-2.15,P=0.037]和坐位[8.8 分(3.0~19.0 分)与 11.2 分(5.0~22.0 分),Z=-2.07,P=0.038]、俯卧位评分[(9.8±3.1)与(12.3± 3.1)分,t=-2.19,P=0.034]均低于AGA组.(2)CA14~17周:SGA组患儿的TIMP站立位评分低于AGA组[6.5分(4.0~11.0分)与7.7分(2.0~11.0分),Z=-2.05,P=0.040],但原始总分及坐位、仰卧位、俯卧位、翻身、侧方位各体位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5月龄前,SGA的早期运动能力较AGA低,在CA2~5周主要表现为头控能力相对落后,在CA14~17周时头控能力落后延续至站立位.

    脑损伤婴儿,小于胎龄胎儿生长迟缓神经发育障碍运动技能

    欢迎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平台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
    132页

    TFDP2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

    曹晨睿刘丹王志尹赵光锋...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转录因子二聚化配体2(transcription factor dimerization partner 2,TFDP2)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剖宫产分娩的子痫前期产妇30例(子痫前期组),及同期在本院剖宫产分娩的健康正常产妇30例(对照组)的胎盘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FDP2在胎盘组织中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2组胎盘组织中TFDP2 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取合体滋养细胞BeWo细胞,转染小干扰RNA敲降TFDP2,利用蛋白质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凋亡相关指标——B细胞淋巴瘤2蛋白(B cell lymphoma 2,Bc12)和 Bc12相关X蛋白(Bc12 associated X,Bax)及其mRNA 的改变,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凋亡细胞数量的改变,并探索相关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FDP2主要表达于对照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中.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TFDP2的表达量在mRNA水平(0.722±0.239与1.000±0.348,t=3.61,P=0.001)和蛋白水平(0.728±0.185与1.000±0.206,t=2.41,P=0.037)均低于对照组.与未敲降TFDP2比较,在BeWo 细胞中敲降 TFDP2,凋亡指标Bax/Bc12 比值升高(mRNA:1.755±0.452 与 1.000±0.279,t=3.48,P=0.006;蛋白:3.206±0.922 与 1.000±0.290,t=3.95,P=0.017),每个视野中凋亡细胞数量升高[(4.556± 1.740)与(2.444±1.130)个,t-3.05,P-0.008],总凋亡细胞比例升高[(21.37±1.66)%与(12.61± 0.38)%,t=8.92,P=0.001],BeWo细胞质中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的Thr197位点磷酸化活性降低(0.466±0.035 与 1.000±0.075,t=11.19,P<0.001),细胞核中 β-连环蛋白的表达降低(0.250±0.093 与1.000±0.269,t=4.57,P=0.010).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TFDP2的表达降低,可能通过抑制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合体滋养细胞的凋亡.

    先兆子痫DNA结合蛋白质类转录因子滋养层细胞凋亡

    超声心动图评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拷贝数变异的作用

    刘彩虹吕国荣庄倩梅陈玉娥...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胎儿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提示胎儿CHD并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447例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孕妇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or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检测.分析CMA和核型分析2种方法的染色体异常检出差异,以及不同心脏表型(是否合并心外结构畸形、心脏结构畸形的类型和数量)的CHD之间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pCNV)检出率差异.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MA较染色体核型分析有更高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10.5%(47/447)与20.6%(92/447),x2=161.56,P<0.001].不同心脏表型中,CHD伴心外结构畸形组pCNV检出率高于单纯CHD组[11.4%(45/394)与32.1%(17/53),x2=16.68,P<0.001].对于不同心脏结构畸形,间隔缺损畸形、圆锥动脉干畸形、左心系统畸形pCNV检出率均分别高于其他心脏畸形[18.4%(29/158)、25.9%(7/27)、25.0%(7/28)与 7.6%(16/210),x2值分别为9.15、9.68和8.55,P值均<0.05].CMA检出与CHD相关的pCNV包括22q11.2缺失/重复8例、4p16.3缺失2例、11q23.3微重复2例、1q21.1微缺失/微重复2例、4q28.3微重复1例、10p 15.3微缺失1例等.结论 CMA技术能够提高CHD胎儿pCNV的检出率,超声心动图可以指导有针对性的CMA筛查,有助于产前CHD的遗传学评估.

    心脏缺损,先天性超声心动描记术DNA拷贝数变异微阵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