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黄晓琳

月刊

0254-1424

cjpmr@tjh.tjmu.edu.cn

027-83662874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走罐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李佩春谢江波赵春苗张婷婷...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走罐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C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走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卧位非负重CSE训练。于入组时、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腰腹肌耐力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HAMD评分及腰腹肌耐力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69±0.40)分]、ODI评分[(20.65±2.66)分]、HAMD评分[(7.62±1.52)分]及腰腹肌耐力值[分别为(58.77±9.06)s和(55.18±8.83)s]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走罐疗法联合CSE训练治疗CNLBP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抑郁情绪,增强腰腹肌耐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走罐疗法核心稳定性训练疼痛腰椎功能

    超声引导下经腹向膀胱壁内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的疗效观察

    于怡婷李和平李一兰翠霞...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向膀胱壁内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5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口服,观察组则辅以超声引导下经腹向膀胱壁内注射肉毒毒素。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观察指标包括最大膀胱内压、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等。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其最大膀胱内压均显著降低(P<0.05),膀胱容量均显著增加(P<0.05),残余尿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其最大膀胱内压[(10.3±1.2)cmH2O]及膀胱容量[(321.6±4.4)ml]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向膀胱壁内注射肉毒毒素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的最大膀胱内压及膀胱容量,且不影响残余尿量。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肉毒毒素超声引导

    盆底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盆底功能及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

    钟思梅周乐平胡艳飞胡春芳...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盆底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PFD)产妇盆底功能及血清松弛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例PFD产妇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本体训练组及联合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盆底功能训练,电刺激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盆底电刺激治疗,本体训练组则辅以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组于本体感觉训练结束后再辅以盆底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0 d后对比4组患者盆底静息压与收缩压、Ⅰ~Ⅱ类肌纤维功能、盆底功能障碍量表(PFDI -20)评分及血清松弛素含量变化情况,并分析血清松弛素水平与上述盆底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盆底静息压、收缩压、Ⅰ类肌纤维肌力及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肌力及快速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联合组患者的增加幅度较显著(P<0.05)。治疗后4组患者PFDI-20量表评分及血清松弛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联合组患者的降低幅度较显著(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治疗后联合组血清松弛素水平与盆底收缩压、Ⅰ类肌纤维肌力、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 结论 盆底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能促进PFD产妇盆底功能恢复,降低血清松弛素水平,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盆底电刺激本体感觉训练血清松弛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伴或不伴甲状腺抗体阳性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付光斌翟华翟宇毛善平...
    257-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伴或不伴甲状腺抗体(ATAbs)阳性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变化特征。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甲亢患者36例,将其中23例合并ATAbs阳性的患者设为观察组,13例不伴ATAbs阳性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2组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组患者上、下肢SSR的波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P检测结果显示,2组患者P40和N50的潜伏期和波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N200的波幅为(11.4±3.57)μV,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4.21)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亢合并ATAbs阳性患者的电生理表现与ATAbs阴性患者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的疾病发生机制可能不同,且自身免疫抗体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甲亢患者的神经系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抗体神经电生理认知功能

    基于ICF理论构建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

    王爱莉李娜廖阳祁智...
    260-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 PSA)指患者卒中后导致优势大脑半球语言功能区受损而引起获得性语言障碍,出现自发讲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等功能不同程度受损[1]。PSA不仅严重影响患者交流,而且由于理解力下降、发音困难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社交孤立,进而引发抑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相关研究表明PSA早期接受言语康复干预可有效促进言语功能恢复[3],然而,由于国内专业言语康复治疗师配比不足,患者住院期间往往无法接受言语治疗,错失早期康复时机。目前尚无适合指导卒中后失语症早期康复护理的实践指南[4],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是世界卫生组织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于2001年提出的国际通用的描述和测量人体健康的理论性框架,可以为构建康复指南提供参考[5]。本研究基于ICF和汉语失语症ICF核心类目[6],通过循证研究和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院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旨在为开展PSA患者早期言语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

    张娟万东君阮仕衡
    264-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CI)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VCI的药物的疗效有限,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康复是VCI重要的干预措施,除了传统的认知训练、运动锻炼、针灸等方法外,非侵入性脑刺激、虚拟现实技术、严肃游戏、远程康复等亦是近年来VCI干预的热点方法。本文就近年来VCI的认知康复的进展及其临床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VCI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血管性认知障碍认知康复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孛学平吴鸣秦汉蔡宁宁...
    26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针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尤其是认知障碍)的康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临床针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常用的康复手段包括运动训练、认知训练、非侵入性脑刺激、虚拟现实技术等。本文就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常用康复技术予以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痴呆康复

    音乐治疗在脑卒中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沁悦周平汪玲
    273-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常见的功能障碍包括运动、言语语言、感知觉、认知情绪等,这些领域的康复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音乐治疗不仅能够提供作用于生理的外在刺激,又能唤起对音乐进行的心理期待,引起脑卒中患者内外共同驱动的改善。本文就近30年来国内外音乐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单侧忽略、言语语言与认知情绪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音乐治疗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音乐治疗脑卒中康复

    多系统萎缩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孙雪纯万春晓阮仕衡
    27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病因不明的累及锥体外系、小脑、锥体系、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可表现为以上各系统受累的运动症状的不同组合,伴有广泛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非运动症状。目前尚无MSA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对症和康复治疗,且国内外对MSA的康复治疗研究也较少。本综述系统地总结了MSA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康复治疗方法,并探讨了未来MSA的治疗方向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提高MSA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多系统萎缩神经系统变性病康复治疗

    前庭康复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王旭东姜楠郭爱松凌琛...
    28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庭康复治疗是基于运动锻炼的治疗方法,旨在缓解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头晕程度,改善凝视稳定性和姿势控制能力。本文主要从前庭康复治疗的方法与机制、临床应用、相关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从事前庭康复的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

    前庭康复治疗头晕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