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姜志宽

双月刊

1671-2781

zhwsscyx@chines.cn

025-84417522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ygienic Insecticides & Equipment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卫生杀虫药械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用型专业期刊,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信息相合,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7-2019年锦州市出血热疫区鼠密度及带毒率情况调查

    刘芳芳张振周大宇毛玲玲...
    23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锦州市疫区鼠密度、带毒率情况,为探索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鼠,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病毒携带情况.结果 2017-2019年锦州市出血热疫区捕鼠2科4属5种,共608只.村内鼠优势种为褐家鼠,野外为黑线姬鼠.平均鼠密度为2.24%,鼠带毒率为4.44%.各年份春季的平均鼠带毒率(7.92%、3.92%和5.83%)均高于秋季平均鼠带毒率(1.96%、1.98%和5.00%).结论 锦州地区鼠间疫情集中在春季农村居民区,应严格监测疫区动态,防止人群出血热疫情的暴发.

    出血热鼠密度带毒率疫情

    周口市川汇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

    于学华闵长庚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周口市川汇区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种类、消长趋势及分布情况,为制定病媒生物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蚊类采用灯诱法,蝇类采用笼诱法,鼠类采用夹(板)夜法,蟑螂采用粘捕法进行密度监测.结果 蚊类3属3种,密度为7.52只/(灯·夜),7-8月为活动高峰,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占监测总数的76.05%;蝇类5属7种,密度为5.91只/笼,活动高峰期为6-9月,优势种类为家蝇,占监测总数的38.37%;鼠类1属2种,密度为0.69%,优势鼠类为褐家鼠,占监测总数的63.89%;捕获的蟑螂均为德国小蠊.结论 通过监测初步掌握了周口市川汇区病媒生物种群结构与动态,可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

    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期间5种蚊媒传染病传播的风险评估

    吴丽群周良才柳静陈晓敏...
    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期间5种蚊媒传染病,即登革热、疟疾、基孔肯雅热、黄热病和裂谷热的传播风险进行评估,为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5种蚊媒传染病的疫情信息,监测相关场所蚊虫密度,采用专家会商法评估蚊媒传染病的风险.结果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相关场所的平均蚊密度为16.11只/(灯·夜),以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登革热在所有场所均存在高传播风险;疟疾和基孔肯雅热在部分场所存在中等传播风险.结论 科学地评估了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为针对性防范措施提供了指导.

    武汉军运会蚊媒传染病风险评估

    2019年河南省蝇类监测

    唐振强樊金星刘吉起
    24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9年河南省蝇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笼诱法进行蝇密度监测.结果 蝇类平均密度为5.58只/笼.家蝇为优势种,占捕蝇数的39.57%.农贸市场密度相对较高,为6.55只/笼.密度最高的地区为许昌,达到了 12.65只/笼;密度最低的地区为洛阳,达到了 3.47只/笼.季节消长呈单峰型,不同生境蝇密度均在6月有1个高峰.结论 初步掌握了河南省蝇类分布特点,可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蝇密度种类分析

    深圳市清林径水库鼠类及蚊类监测

    卢茜张起文沈培林王文玲...
    24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清林径水库区域鼠类及蚊类的种群结构分布及密度.方法 鼠类监测采用笼夜法,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结果 鼠类平均密度为2.20%,优势种群为褐家鼠,占74.19%.蚊平均密度为2.5只/(灯·夜),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占97%.结论 初步掌握了清林径水库库区鼠类、蚊类种群分布及密度情况.

    鼠类蚊类密度

    2017-2019年西藏丁青县包虫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张见增泽仁拉措洛桑扎西索朗嘎松...
    249-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乡镇级别包虫病流行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科学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19年丁青县13个乡镇人口包虫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包虫病分布特征,应用ArcGIS软件分析包虫病发病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热点区域.结果 2017-2019年丁青县新确诊包虫病共987人,年均发病率为3.73‰;男女性别比为0.75∶ 1;年龄组中40岁~年龄组占比最高,为20.47%;全部病例职业均为农牧业.2017年和2019年发病率存在空间正相关,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270 2和0.432 3;局部空间自相关发现2017年布塔乡和嘎塔乡呈"高-高"关联模式,2019年嘎塔乡和木塔乡呈"高-高"关联模式;2017年和2019年局部Getis'G结果显示嘎塔乡、木塔乡和布塔乡为热点地区.结论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包虫病分布特征分析,可有效探究包虫病的流行规律,对科学防治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包虫病流行病学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

    黄热病和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比较

    胡学锋李勃韩辉田玲玲...
    25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中国内地黄热病和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口岸卫生检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6-2019年中国内地黄热病和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信息,对比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1例黄热病输入性病例均来自安哥拉,平均年龄39.64岁,始发症状包括发热、畏寒或寒战、消化道症状等,其中5例有疫苗接种史,临床以轻型为主.25例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来自南美洲和大洋洲的5个国家,平均年龄27.36岁,始发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等,临床均为轻型,有4起聚集性疫情.两种传染病病例性别构成、到流行区原因、卫生检疫各种发现方式、地方卫生机构两种发现方式、卫生检疫方式与地方卫生机构发现方式、疾病转归均无统计学差异.平均年龄、病例始发临床特征分布、临床分型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黄热病与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有共性,也有显著差异.防控输入需要早期预警、采集合适样本、提升国际旅行健康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监测.

    黄热病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卫生检疫

    浦东新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刘俊冯磊林晨顾盈培...
    258-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9年浦东新区累计接报确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22例,无危重和死亡病例,均由东南亚国家输入.输入的高峰出现在8月.病例以20~49岁中青年为主(占95.45%);全区36个街镇中有14个街镇存在病例输入.病例临床表现以发热(22例),肌肉痛(15例),关节痛、头痛、寒战(各6例)为主;病例发病至确诊平均6.59 d,需就诊2.59次;首诊发现率为18.18%.4个型别登革病毒均有检出,以DENV-1血清型最多(7例).结论 应加强海关检疫,提高医疗机构早期诊断能力,加强蚊媒监测和控制工作.

    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临床特征

    铗蠓属二新种的描述(双翅目:蠓科)

    虞以新王崇财
    26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中国蠓科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方法 采用网捕法采集蠓科昆虫并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结果 于海南岛采获蠓科昆虫2新种,丘茎铗蠓和细小铗蠓并对其进行了描述鉴定.模式标本保存于军事医学研究院医学昆虫标本馆(北京).结论 本文报道了铗蠓属2新种,进一步丰富了中国蠓科昆虫的种类.

    蠓科铗蠓属尤蠓亚属腺蠓亚属新种

    某大型指挥坑道自备水源卫生学现状调查

    陈永红周东明汪春晖吕恒...
    263-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大型指挥坑道自备水源水质及日常管理情况.方法 现地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调查的某大型指挥坑道12个自备水源,防护措施较完善,6个有消毒措施.卫生学指标均不合格,其中,感官性状不合格的6个,一般化学指标不合格的3个;毒理学指标不合格的4个;微生物学指标均不合格.结论 该大型指挥坑道自备水源质量不高,建议落实好相关制度,确保官兵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坑道自备水源卫生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