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姜志宽

双月刊

1671-2781

zhwsscyx@chines.cn

025-84417522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ygienic Insecticides & Equipment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卫生杀虫药械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用型专业期刊,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信息相合,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7-2020年常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

    杨晓赵立凡吕旭峰陈聪...
    33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常州市媒介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双层叠帐法对媒介白纹伊蚊幼蚊和成蚊进行密度监测.结果 2017-2020年全市白纹伊蚊幼虫BI为2.63~5.16,主要分布在居民区、农村自然村和居民区外环境,年平均帐诱指数为4.26~5.29只/(帐·h),7-9月帐诱指数较高.公园/竹林、工地成蚊密度较高.结论 常州市白纹伊蚊分布广泛,成蚊密度较高,应加强媒介伊蚊的综合防治.

    登革热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帐诱指数

    安丘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分析

    霍锡元李东英丁树刚王宏伟...
    337-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安丘市媒介伊蚊的密度及分布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布雷图指数法调查用于农村居民区,城镇不同生境采用诱蚊诱卵器法.结果 在农村居民区共调查600户积水容器,阳性容器85个,布雷图指数14.17;在城镇居民区共布放600个诱蚊诱卵器,收回有效诱蚊诱卵器542个,阳性诱蚊诱卵器为20个,诱蚊诱卵器指数为3.69.结论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7-9月媒介伊蚊密度均增高,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媒介伊蚊密度.

    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

    2017-2019年内江市蟑螂种群密度及侵害现状调查

    于雪岚曾佳芮刘鹃刘鹏...
    340-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内江市蟑螂种群构成、密度分布、侵害现状和季节消长规律,为开展蟑螂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19年采用粘捕法对农贸市场、餐饮、宾馆、医院和居民区5类生境进行蟑螂密度监测.结果 2017-2019年内江市蟑螂侵害率为19.02%,平均密度为1.40只/张;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6.56%;农贸市场的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均最高,分别为2.60只/张和27.78%;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呈单峰型,在6-8月出现高峰.结论 内江市的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农贸市场是防治的重点,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治理.

    蟑螂密度侵害现状

    2019年西安市城镇蚊虫侵害状况的调查

    庞松涛陈保忠李广帅雷晓岗...
    343-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西安市城镇蚊虫侵害情况,为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11个行政区随机抽取调查生境.采用路径指数法调查小型积水中蚊幼虫密度;采用人诱停落法调查成蚊密度;采用勺捕法调查大中型水体蚊幼虫密度.结果 小型积水共调查生境4种224处,路径指数为0.56,控制水平为C级,生境中居委会和城区中的阎良区、雁塔区路径指数超过了容许水平.大中型水体共调查26处生境,控制水平为B级,密度最高的是长安区,采样勺指数为5.00%,密度指数为7.50只/勺.外环境共调查21处生境,停落指数为0.46只/人,为A级,最高的是灞桥区,为1.33只/人.全市城镇蚊虫控制水平为C级.结论 西安市城镇蚊密度控制情况还有待提高.老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的彻底改造,对于蚊虫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蚊虫侵害调查

    2013-2016年上海市嘉定区蟑螂监测分析

    王韶华武峥嵘董腾飞王巧燕...
    347-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蟑螂种群分布与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有效的蟑螂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粘捕法调查,设置3个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宾馆、医院和居民区为监测生境,监测点相对固定.结果 2013-2016年上海市嘉定区蟑螂年平均密度为0.04只/张,年平均侵害率为3.84%,嘉定区蟑螂种类有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其中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群,占99.72%.农贸市场蟑螂平均密度和侵害率为最高,分别为0.07只/张和6.88%;其次为餐饮业,分别为0.06只/张和5.17%.蟑螂全年均有活动,6-10月为活动高峰期,密度达到0.05只/张.结论 嘉定区蟑螂密度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农贸市场和餐饮业等重点行业是蟑螂的重要生境,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

    蟑螂种群分布密度监测

    动物鼠疫季节性分布的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

    陈永明康东梅牛艳芬刘冠纯...
    351-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探讨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季节分布特征.方法 运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对动物鼠疫发生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2019年全年剖验各种动物18 547只,检验媒介昆虫4 604组,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法检验各种动物血清3 936份,共计判定阳性材料123份.其中1月、2月、4月及6月未检出阳性材料,其他各个月份均有阳性材料,集中在11月(36份)、9月(31份)和8月(27份).集中度(M=0.807)为0.7~0.9,说明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有明显的季节性;圆形分布法存在角均数α=96.73°,r=0.670 5,Z=55.300 6,P<0.001.结论 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均能较真实地反映动物鼠疫发生的季节性分布.

    集中度圆形分布季节性鼠疫长爪沙鼠

    1例儿童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分析

    王亚辉栾梅
    35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流行性出血热患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指标,为缺乏典型临床特征的流行性出血热患儿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开展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和抗体等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测.结果 患儿入院时体温为39.5℃,精神反应稍弱.双眼睑轻度水肿,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肌略紧张,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血沉等参数数值升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中度蛋白尿和血尿,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正常.RT-PCR结果显示血清汉滩病毒Ct值为30.37,患儿为汉滩病毒感染.两种ELISA诊断试剂结果均显示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汉坦病毒抗体IgM、IgG阴性,第7天与第15天为IgM阴性、IgG阳性.结论 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尤其是长期发热、炎症相关指标异常升高、转氨酶升高、出现蛋白尿和血尿的儿童,即使IgM型抗体持续阴性也不能排除汉坦病毒感染,应以临床症状联合实验室核酸检测及多次IgM和IgG抗体检测来评估.

    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实验室指标

    红火蚁对绿地中昆虫多样性的影响调查

    覃立微
    358-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红火蚁对绿地中昆虫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田间样地调查法,选取红火蚁危害等级为4级和无红火蚁侵入的绿地作为研究样地,采用扫网法采集昆虫,形态鉴定到科.比较各样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C)、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R).结果 共采集昆虫4 525只,经鉴定,共有11目38科,红火蚁侵入区的生物数量和种类均小于非侵入区.总体上,侵入区的H'、C、E和R分别是0.656、1.229、0.532、2.325,非侵入区的H'、C、E和R分别是0.750、1.691、0.551、3.443.结论 红火蚁侵入可能会造成绿地昆虫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

    红火蚁绿地昆虫多样性

    上海市沙发花园白蚁综合治理研究

    金勇
    36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地下型白蚁监测-控制系统在白蚁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在房屋周围埋设地下型白蚁监测-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发现白蚁—投放饵剂—灭杀白蚁—监测"的不断循环,降低区域内白蚁的密度.以埋设饵站的区域为试验区,无法设置饵站的区域作为对照区.试验期间,房屋内发生白蚁,仍使用传统的粉剂法或液剂法进行防治.结果 试验区内白蚁报治率为(1.0±1.7)%,对照区内白蚁报治率为(12.3±4.2)%,试验区白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区(P<0.05);试验区内有12幢房屋周边饵站监测到的白蚁种群被消灭后,室内未出现白蚁危害,整个小区(包括试验区和对照区)的白蚁发生率也得到了同步下降.结论 地下型白蚁监测-控制系统能有效监测和控制白蚁群体,对建筑物具有明显的白蚁预防功能,在白蚁综合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白蚁防治地下型白蚁监测-控制系统氟铃脲饵剂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郝海水王斌张秀芬刘增加...
    36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鲁氏菌病为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控制等方面报道了布鲁氏菌病的研究现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治疗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