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姜志宽

双月刊

1671-2781

zhwsscyx@chines.cn

025-84417522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ygienic Insecticides & Equipment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卫生杀虫药械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用型专业期刊,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信息相合,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9年四川省城市蟑螂密度与侵害情况监测

    余技钢胡雅劼李观翠钱薇萍...
    429-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蟑螂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下密度情况,为制定蟑螂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粘捕法,统一使用粘蟑纸进行监测.结果 2019年共捕获蟑螂23 578只,平均密度为0.71只/张,德国小蠊占91.47%,为优势种群;四川省全年蟑螂密度季节性近似单峰分布,在7月达到活动高峰,平均侵害率为14.59%;不同生境蟑螂密度为农贸市场>餐饮业>居民区>宾馆>医院.结论 已掌握四川省城市蟑螂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

    蟑螂监测控制

    2019年西安市城镇鼠类侵害状况的调查

    庞松涛李广帅雷晓岗薛威...
    43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西安市城镇鼠类侵害情况,为制定鼠类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西安市共11个行政区,在各城区随机抽取调查生境.采用鼠迹法进行调查,鼠类侵害情况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室内鼠密度调查共抽取10种生境3 504间房,鼠迹阳性率为2.20%,鼠密度控制水平为B级.不同生境中阳性率最高的是机场和车站,为7.00%,和农贸市场均超出了容许水平.城区中阳性率最高的是灞桥区,为4.90%.外环境共调查206家单位,路径指数为0.39处/km,控制水平为A级.外环境中单位居民区和农贸市场发现了鼠迹,各城区中发现鼠迹的是高陵区、临潼区和长安区.调查防鼠设施3 214处,合格率为97.17%,为A级;各生境中合格率最高的是建筑工地和居委会,合格率为100.00%;各城区中合格率最高的是鄠邑区,为100.00%.全市城镇鼠密度控制水平为B级.结论 建议根据调查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加强督导检查,将鼠类侵害控制在更低的水平.

    鼠类侵害调查

    人诱停落法与CO2诱蚊灯法对白纹伊蚊的监测分析

    申同洋周小洁王佳男冯笑...
    436-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人诱停落法与CO2诱蚊灯法对白纹伊蚊密度的监测结果,进而评估、确定白纹伊蚊密度的监测方法.方法 采用人诱停落法和CO2诱蚊灯法在北京市西城区一处公园、一个居民区和一所医院开展蚊密度监测.结果 用CO2灯诱法、人诱停落法分别捕获白纹伊蚊雌蚊1 600只和128只,分别为8月中旬和7月下旬蚊密度最高,每日17:00-20:00蚊密度最高.全年公园绿地平均密度最高,其次为居民区,医疗机构平均密度最低.在一定范围内,CO2诱蚊灯法监测结果在统计学上与温度呈正相关,与风速呈负相关,回归方程式YCO2诱蚊灯法诱蚊数=-1.431+0.132X温度-3.328X风速;人诱停落法与湿度呈正相关,与风速呈负相关,回归方程式Y人诱停落法捕蚊数=-0.846+0.065X湿度-0.961X风速.结论 CO2诱蚊灯法受温度、风速影响较大.人诱法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

    白纹伊蚊人诱停落法CO2诱蚊灯法

    2017-2019年山东单县白纹伊蚊密度调查

    王艳梅程鹏魏继波
    439-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2017-2019年单县白纹伊蚊种群消长情况,为指导该地区媒介蚊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成蚊调查采用双层叠帐法,幼虫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结果 2017-2019年,单县各监测点共诱捕成蚊13 720只,其中2017年占40.07%,2018年占29.42%,2019年占30.52%.种群密度在8月达到峰值,幼虫略早于成蚊,布雷指数调查为高风险地区.结论 单县地区白纹伊蚊密度较高,媒介疾病传播风险较大.

    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布雷图指数

    2017-2019年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监测

    李澜张珂许峰周毅彬...
    442-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法(BI)和诱蚊诱卵器法(MOI)监测白纹伊蚊幼虫密度,C02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结果 2017-2019年CO2诱蚊灯法监测结果显示白纹伊蚊的成蚊密度高峰均在7-8月,其后逐渐下降;不同生境的成蚊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19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的BI密度监测结果采用卡方分析(x2=10.575,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的MOI密度监测结果采用卡方分析(x2=14.99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季节消长曲线显示,2017年 10月(BI=28.26)、2018年8月(BI=21.74)和2019年7月(BI=21.28)BI 达到当年高峰,2017年9月(MOI=18.64)、2018年6月(MOI=17.24)MOI达到当年高峰,2019年全年MOI均处于较低水平,5月MOI最高(MOI=3.51).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白纹伊蚊密度较高,有明显季节性,6-9月密度较高.

    登革热伊蚊监测

    厦门市海沧区鼠形动物肝组织疱疹病毒携带情况调查

    何文巧陈珍王秀芹伍思翰...
    446-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厦门市海沧区鼠形动物疱疹病毒的携带情况.方法 捕抓鼠形动物,采集肝脏样本,进行巢式PCR反应检测疱疹病毒.结果 在收集到的101份肝脏样本中27份为疱疹病毒阳性,阳性样本均来自褐家鼠,经基因分析,发现初筛片段均属于γ亚科Rhadinovirus属.对疱疹病毒gB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后,发现27个阳性样本中只有15个样本扩增成功,检出结果与初筛结果一致,所有序列均属于γ亚科Rhadinovirus 属,主要聚集成三支.结论 本研究表明褐家鼠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之一,肝脏可能是疱疹病毒的靶器官.

    鼠形动物疱疹病毒

    2009-2018年辽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分析

    蔺颖军
    450-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生境不同年份鼠的密度及携带汉坦病毒情况.方法 2009-2018年运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并利用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分别进行鼠带毒率及人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9-2018年期间,2013年鼠密度最高,为2.28%(205/8 973);2012年农村鼠带毒率最高,为8.50%;2011年人血清阳性率最高,为7.00%(7/100).结论 2009-2018年不同生境鼠密度与鼠带毒率无统计学差异,需要加强实验室检测,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暴发,做好预警工作.

    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鼠密度带毒率胶体金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分布分析

    刘广牛艳芬康东梅刘合智...
    453-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的分布特征.方法 从2001-2019年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收集并鉴定宿主动物寄生蚤,分析不同季节和不同监测点宿主动物的染蚤率、蚤指数及蚤类构成的差异.结果 2001-2019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共收集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13 262只,属4科10属19种,平均染蚤率为41.15%,平均蚤指数为1.60.该疫源地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构成比最高,占46.63%~81.34%.不同季节宿主动物染蚤率、蚤指数和蚤种构成均不同(H=19.149和13.610、x2=793.646;P<0.05).夏季宿主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均最高,冬季最低.不同监测点中,康保牧场的染蚤率和蚤指数均高于照阳河(Z=3.670和5.823,P<0.05).结论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宿主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均较高,建议今后防控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灭蚤工作.

    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寄生蚤分布

    江西省阿蠓属名录及一新种描述

    刘仰青虞以新陈海婴
    457-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江西省阿蠓的种类及其分布.方法 运用诱虫灯法和网捕法采集蠓类.结果 报道了江西省9种阿蠓及其分布情况,包括2个阿蠓新种和4个江西省阿蠓新记录种;描述了采自江西瑞金的阿蠓属一新种,瑞金阿蠓Alluaudomyia ruiji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馆.结论 江西省阿蠓种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蠓科阿蠓属新种

    深圳市龙华区蚊媒应急控制队员对蚊媒防治知识的调查

    甘中胤李新权彭伟军周小峰...
    460-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华区蚊媒应急控制队员对蚊媒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匿名调查问卷,于2020年9月统一对蚊媒应急控制队员进行问卷调查,用x2检验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深圳市龙华区蚊媒应急队伍的整体知晓率为46.5%,其中蚊媒生态习性、蚊媒监测、灭蚊操作、蚊媒传染病的知晓率分别为32.0%、39.7%、48.8%、59.8%.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及是否有有害生物防治员证的蚊媒应急队员的蚊媒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主要体现在蚊媒监测及灭蚊操作2个方面(P<0.05).结论 深圳市龙华区蚊媒应急控制队员的蚊媒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类型人员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需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员培训.

    蚊媒应急队员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