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袁耀宗

月刊

0254-1432

021-62531885

200040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中华消化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消化杂志》核心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1位

    37页

    代谢综合征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分析

    沈娜思谯敏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463例RAP患者(复发组),以及计算机随机抽取463例同期就诊的未复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未复发组)的临床资料.复发组患者初发和复发急性胰腺炎均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析两组之间合并MS及其各组分[肥胖(体重指数≥25 kg/m2)、空腹血甘油三酯≥1.7 mmol/L、高血压、高血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 mmol/L]患者占比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复发组463例患者中,MS患者221例(47.7%),肥胖患者276例(59.6%),高血压患者223例(48.2%),高血糖患者185例(40.0%),空腹血甘油三酯≥1.7 mmol/L患者365例(78.8%).未复发组463例患者中,MS患者95例(20.5%),肥胖患者245例(52.9%),高血压患者115例(24.8%),高血糖患者92例(19.9%),空腹血甘油三酯≥1.7 mmol/L患者301例(65.0%).复发组中MS、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空腹血甘油三酯≥1.7 mmol/L患者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6.27、4.22、54.35、44.55、21.90,P<0.001、=0.040、<0.001、<0.001、<0.001),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空腹血HDL-C<1.04 mmol/L患者占比[68.5%(317/463)比65.4%(303/4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MS[OR=3.538,95%置信区间(95%CI)2.647~4.728]、高血压(OR=2.700,95%CI 2.025~3.602)、高血糖(OR=2.228,95%CI 1.633~3.039)、空腹血甘油三酯≥ 1.7 mmol/L(OR=1.757,95%CI 1.276~2.421)增加 AP 反复发作的风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1、=0.001);肥胖不是AP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67,95%CI0.727~1.286,P=0.816).结论 合并MS、高血压、高血糖及空腹血甘油三酯≥1.7 mmol/L是AP反复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复发性急性胰腺炎高血压高血糖甘油三酯相关性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组成名单

    43页

    经鼻胆管引流管注水超声检查:一种检测内镜下胆管取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新方法

    吴晓东唐少珊吴硕东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经内镜鼻胆管引流管注射0.9%氯化钠溶液后的腹部超声检查(以下简称注水超声)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后胆管残余结石的检出能力.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普通外科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经ERCP取石同时留置内镜鼻胆管引流管的342例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ERCP取石术后,分别行胆道造影、常规腹部超声和注水超声检查.以二次取石手术取出结石为真阳性,比较胆道造影、常规腹部超声和注水超声检查对胆管残余结石的检出能力.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胆道造影检查结果提示35例患者怀疑存在胆管残留结石,其中28例被证实为真阳性,灵敏度为50.9%,特异度为97.6%;常规腹部超声结果提示15例患者怀疑存在胆管残留结石,其中13例被证实为真阳性,灵敏度为23.6%,特异度为99.3%;注水超声结果提示56例患者怀疑存在胆道残留结石,其中50例被证实为真阳性,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97.9%.注水超声检查的真阳性患者数分别多于胆道造影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灵敏度分别高于胆道造影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3、50.85、38.77、92.53,均P<0.001);注水超声检查的特异度与胆道造影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注水超声检查可有效提升ERCP后残余胆管结石的检出率.

    ERCP术后残余结石内镜鼻胆管引流管腹部超声

    克罗恩病合并小肠恶性间质瘤穿孔1例

    宋宇豪宁北芳王剑高文超...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因炎症活动或继发感染可出现内瘘、腹腔脓肿、肠梗阻和肠穿孔等并发症,结直肠癌、小肠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也增加,但该病合并小肠恶性间质瘤罕见.现回顾性分析1例克罗恩病合并小肠间质瘤穿孔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临床类似病例的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克罗恩病肠瘘肠穿孔小肠恶性间质瘤

    征稿启事

    53,70-72页

    克罗恩病爬行脂肪影像学分析技术及其价值研究进展

    王博文左立平范金蕾杨青...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罗恩病患者肠系膜脂肪组织增生,在病变肠段周围形成异常的脂肪包裹,称为爬行脂肪,其与克罗恩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等关系密切.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超声等影像学技术可无创定性和定量评估肠系膜脂肪组织增生情况,为克罗恩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现就爬行脂肪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其在克罗恩病诊断、分级、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爬行脂肪克罗恩病影像学定量分析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57页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57页

    Gasdermin蛋白家族介导的细胞焦亡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高鑫张晓岚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由遗传、免疫、微生态紊乱等多因素共同导致的肠道慢性炎症.以肿瘤坏死因子为靶点的生物制剂极大改善了IBD患者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失应答,表明IBD还存在其他重要炎症通路.细胞焦亡是由Gasdermin蛋白家族介导的炎症程序性死亡方式,在先天免疫反应中具有核心地位.研究表明,细胞焦亡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总结Gasdermin蛋白家族介导的细胞焦亡在IBD中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结肠炎,溃疡性克罗恩病细胞焦亡炎症小体Gasdermin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