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袁耀宗

月刊

0254-1432

021-62531885

200040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中华消化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炎症性肠病肠道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专家指导意见

    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质控评估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腹部超声学组陈旻湖...
    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迁延性消化道炎症性疾病,需长期随访观察.肠道超声(IUS)无创、方便、价廉,是IBD长期随访的理想检查手段.本专家建议旨在为我国IBD的IUS规范化检查、超声征象解读及影像报告书写提供指导意见.

    炎症性肠病肠道超声指导意见

    《中华消化杂志》核心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1位

    152页

    经口胆胰管镜在消化内镜诊疗的热点问题及研究展望

    陶丽莹王宏光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经口胆胰管镜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设备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开展为经口胆胰管镜临床应用的推广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但其应用范围和技术标准尚待确立.本文通过对经口胆胰管镜的发展、应用等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阐释,并结合实际临床工作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经口胆胰管镜内窥镜检查,消化系统诊疗展望

    肝硬化患者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干预时机

    陈卉卉张文辉向慧玲张丽瑶...
    15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行内镜干预对肝硬化合并急性静脉曲张出血(AVB)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0年5月来自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牵头的中国35所三级医院的2 678例肝硬化合并AVB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包括实验室检查、临床和内镜检查数据).根据患者接受内镜检查时间分为入院后6 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6 h)组(2 383例)和入院后6~12 h行急诊内镜检查(6~12 h)组(295例).为达到基线平衡(即最小混淆),对患者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后,共纳入588例患者,其中6 h组和6~12 h组各294例.比较倾向评分匹配前后6 h组和6~12 h组患者的5 d内治疗失败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根据出血史与Child-Pugh分级分析倾向评分匹配后6 h组与6~12h组各因素亚组患者的5 d内治疗失败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分析探讨5 d内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倾向评分匹配前,6 h组与6~12 h组5 d内治疗失败发生率比较[3.7%(89/2 383)比4.7%(14/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95%置信区间)1.19(0.67~2.13),P>0.05];6 h 组与 6~12 h 组住院病死率比较[2.8%(67/2 383)比2.7%(8/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6 h组与6~12 h组5 d内治疗失败发生率比较[3.1%(9/294)比4.4%(13/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95%置信区间)1.48(0.63~3.45),P>0.05];6 h组与6~12h组住院病死率比较[2.0%(6/294)比2.7%(8/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亚组分析结果中,仅6 h组与6~12 h组中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5 d内治疗失败发生率比较[1.8%(1/55)比11.8%(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95%置信区间)6.89(0.83~57.20),P=0.04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为C级是肝硬化合并AVB患者5 d内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HR(95%置信区间)2.13(1.12~4.03),P=0.021].结论 肝硬化患者在入院后6 h或6~12 h内进行内镜干预的短期预后相当.

    急性静脉曲张出血肝硬化急诊内镜干预时机5d内治疗失败率住院病死率

    关于启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学术期刊出版服务平台的通知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164页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非直视下活体组织检查在胆管良恶性狭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朱峰毅许小兵邱新运马晶晶...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非直视下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在鉴别胆管良恶性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14日至2022年6月2日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RCP非直视下活检的194例胆管狭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诊断为阳性(恶性)、阴性(良性)、可疑(不确定),可疑类别进一步分为非典型和可疑恶性.运用Kappa一致性分析和卡方检验比较ERCP非直视下活检、胆管细胞刷检,以及同时接受ERCP非直视下活检和胆管细胞刷检的诊断一致性.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非典型与可疑恶性的RR值.结果 共189例患者行ERCP非直视下活检,活检结果阳性88例、可疑30例、阴性71例,可疑分类中非典型23例、可疑恶性7例.共148例患者同时接受ERCP非直视下活检和胆管细胞刷检,胆管细胞刷检结果阳性18例,可疑69例、阴性61例,可疑分类中非典型43例、可疑恶性26例.Kappa检验结果显示,ERCP非直视下活检与胆管细胞刷检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值=0.267,P<0.001);ERCP非直视下活检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高于胆管细胞刷检[76.1%(67/88)比21.6%(1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9,P<0.001),而特异度比较[81.7%(49/60)比 78.3%(4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非直视下活检与同时接受ERCP非直视下活检和胆管细胞刷检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21,P<0.001),后者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为79.5%(70/88),特异度为86.7%(52/60),与ERCP非直视下活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ERCP非直视下活检,活检标本数>3块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活检标本数≤3块(85.1%比67.6%、96.1%比78.6%、86.5%比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3、9.05、3.92,P=0.031、0.003、0.048).胆管上中段与胆管下段部位活检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CP非直视下活检的可疑结果中.,以良性为参照,非典型、可疑恶性的RR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7.4(2.9~18.8)、12.2(5.0~29.9).胆管细胞刷检的可疑结果中,以良性为参照,非典型、可疑恶性的RR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3.0(1.8~5.0)、4.4(2.8~6.9).结论 经ERCP非直视下活检的诊断价值优于胆管细胞刷检,增加活检标本数、改善操作手法可进一步提高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将可疑的病理结果进一步分类更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后续的随访策略和治疗方案.

    非直视下活检胆管狭窄细胞刷检非典型诊断超细活检钳诊断灵敏度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预测模型

    杨艳芬史诗刘晓芳邓春青...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444例肝硬化患者,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集(319例)和内部验证集(125例).另回顾性收集2019年1至12月在该院住院的6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应用最小绝对值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出最佳预测值,并将其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出血作为因变量,分别基于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算法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模型的区分度,并通过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分别对以上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LASSO回归最终筛选出9个预测值,分别为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占比、γ-谷氨酰转肽酶、血糖、总胆固醇、血清钙、门静脉内径、呕吐、Child-Pugh分级.基于这些指标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以上各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分别为 0.945(0.908~0.982)、0.903(0.850~0.955)、0.946(0.910~0.982)、0.931(0.887~0.976)、0.809(0.735~0.883),外部验证结果显示以上各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53(0.895~1.000)、0.852(0.758~0.946)、0.932(0.859~1.000)、0.973(0.959~0.988)、0.819(0.685~0.953).各模型校准曲线的预测风险值与实际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结果提示各模型均能使患者的净获益增加.可见,机器学习所建立的模型对预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可能有一定价值,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表现最佳,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的预测评估和临床决策的制定.

    机器学习肝硬化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无创预测模型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征稿通知

    177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个月后反复腹泻便血患者的临床特征

    苏文雨梁晓陆红房静远...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急性呼吸道症状缓解后,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会持续存在.为进一步探讨分析COVID-19后反复腹泻、便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经验,回顾性总结并随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23年1月1日至3月30日收治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1个月后反复腹泻、便血的3例患者.研究发现该3例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升高,分别为40.36、266.90、10.30 ng/L.经常规抗感染和肠外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该3例患者排除禁忌证后均加用糖皮质激素控制肠道炎症,患者症状好转后出院.有肠道症状的重症COVID-19患者,应尽早完善内镜、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等评估病情,排除禁忌证后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肠道炎症有助于早期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

    新型冠状病毒腹泻结肠炎糖皮质激素类

    《中华消化杂志》再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殊荣

    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