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IFR)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索allo-HSCT后发生IFR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allo-HSCT后并发IFR的19例血液病患者,按照1:5的比例随机选择95例同期未并发IFR的allo-HSCT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9例移植后并发IFR患者中男10例,女9例,中位年龄36(10~59)岁,IFR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68(9~880)d.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例,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LL)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T淋巴母细胞样淋巴结瘤1例.确诊13例(68.4%),临床诊断6例(31.6%).病原菌分布:接合菌6例(31.5%,毛霉菌2例,根霉菌4例),曲霉菌4例(21.1%),念珠菌3株(15.8%).5例接受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联合治疗,1例接受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联合治疗,9例接受伏立康唑单药治疗,4例接受两性霉素B单药治疗.除抗真菌药物治疗外,1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7例获得疗效.经抗真菌药物及手术治疗后,15例患者(78.9%)患者治疗有效,其中13例(68.4%)达到完全反应,2例(10.5%)为部分反应.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中性粒细胞缺乏(P=0.021)、移植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P=0.012)、血小板延迟植入(P=0.008)、移植物单个核细胞计数较少(P=0.012)是移植后IF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IFR组、对照组移植后5年OS率分别为(29.00±0.12)%、(91.00±0.03)%(P<0.01).结论IFR是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相对少见但对移植预后有严重影响的并发症,全身抗真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