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血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王建祥

月刊

0253-2727

cnblood82@yahoo.com.cn

022-27304167

300020

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中华血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我国临床和实验血液学及输血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本刊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我国血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本刊设有专论、述评、论著、短篇论著、经验交流、方法介绍、综述、病例报告、临床病例(理)讨论、标准与讨论等栏目,以广大血液学研究人员及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周血循环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在浆细胞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疾病学组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胡豫吴德沛...
    313-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循环浆细胞(circulating plasma cells,CPCs)在浆细胞病的诊疗中已经展示出了重要价值.为促进流式细胞术检测CPCs在临床中的规范使用,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依据循证原则,明确了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冒烟型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白血病进行CPCs检测的时机与价值,并对CPCs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进行规范.

    浆细胞病流式细胞术循环浆细胞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321页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徐兵赵维莅...
    32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来临,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比例上升.老年患者对治疗耐受性差,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制定.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老年DLBCL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老年诊断治疗

    关于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知情同意书的通知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329页

    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技术要求及其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吴德沛张曦陈苏宁...
    330-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传统人工镜检存在效率低、易受主观影响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血细胞检查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检测结果的标准化.目前,多种人工智能设备已在临床使用或研究中,但其技术要求和配置各异.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制订了本共识.本共识内容包括术语定义、适用范围、技术要求、临床应用、数据管理和信息安全,强调了标本制备、图像采集、图像分割算法、细胞特征提取与识别分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细胞识别谱的基本要求.同时,对病理细胞的细分类、细胞训练与测试的要求、质量控制标准、辅助人工出具诊断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外,还强调了数据管理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数据的准确性.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人工智能临床应用数据管理与信息安全细胞识别谱

    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细胞疗法治疗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浦妍周湘粤刘吟孔欣...
    339-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贝林妥欧单抗桥接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6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43.5(21~72)岁.其中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21例,复发/难治16例.18例患者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细胞治疗,18例患者仅接受CAR-T细胞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组中16例患者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CR率88.9%.桥接CAR-T治疗1个月后复查骨髓象,CR率为100.0%,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高于未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组(94.4%对61.1%,Fisher,P=0.041).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组患者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未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组(11.1%对50.0%,Fisher,P=0.027).截至随访终点,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组中13例患者持续MRD阴性状态,5例患者(包含2例经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无效的病例)在治疗后2.57~10.20个月复发,2例复发患者后续接受第二次CAR-T细胞治疗后达CR.未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组中10例患者持续MRD阴性状态,7例复发,6例死亡.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高于未接受桥接治疗组,差异在0.1水平有统计学意义[(88.9±10.5)%对(66.7±10.9)%,P=0.091].结论 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细胞治疗成人B-ALL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肯定,清除肿瘤残留效果好,近期疗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贝林妥欧单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案微小残留病

    2024年本刊可直接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344页

    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马艺肖秀斌刘耀升陈喜林...
    345-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舒单抗(DENOS)与唑来膦酸(ZOL)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收治的80例新诊断MBD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伴重度肾损害(SRI)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rCl)<30 ml/min]均接受DENOS治疗,62例非SRI患者分为DENOS组(30例)和ZOL组(32例).结果 80例MBD患者中26例(33%)发生低钙血症,22例发生于第1次用药后.非SRI患者中DENOS组低钙血症发生率高于ZOL组[20%(6/30)对13%(4/32),P=0.028],SRI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率为89%(16/18).多因素分析显示,CrCl<30 ml/min与DENOS治疗后低钙血症相关(P<0.001).抗骨吸收药物治疗1个月后,DENOS组SRI、非SRI患者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降低率大于ZOL组(68%对59%对27%,P<0.001),DENOS组SRI、非SRI患者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升高率大于ZOL组(34%对20%对11%,P<0.05).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后各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抗骨吸收药物相关颌骨坏死及肾脏不良事件,各组血液学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位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时间均未达到.结论 DENOS治疗MBD具有较强的抗骨吸收作用和低肾毒性,低钙血症是常见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且可控.

    多发性骨髓瘤骨疾病低钙血症地舒单抗

    依托泊苷联合G-CSF与环磷酰胺联合G-CSF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比较

    王国蓉杨光忠耿传营冷芸...
    351-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依托泊苷(ETO)联合G-CSF与环磷酰胺(CTX)联合G-CSF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MM患者,利用倾向性评分按照1∶1匹配比例筛选出134例患者,ETO联合G-CSF动员方案(ETO组)、CTX联合G-CSF动员方案(CTX组)各6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ETO组、CTX组采集天数分别为 2(1~3)d、2(1~5)d(P<0.001),CD34+细胞采集量分别为 7.62(2.26~37.20)× 106/kg、2.73(0.53~9.85)×106/kg(P<0.001),采集成功率分别为 100.0%(67/67)、76.1%(51/67)(P<0.001)、采集优良率分别为82.1%(55/67)、20.9%(14/67)(P<0.001).ETO组有2例患者在采集1 d后进行方案转换,CTX组有11例患者在采集1~2 d后进行方案转换.②ETO组、CTX组粒缺伴发热发生率分别为21.5%(14/65)、10.7%(6/56)(P=0.110),血小板输注患者占比分别为 10.7%(7/65)、1.8%(1/56)(P=0.047).③至随访截止,ETO组63例、CTX组54例患者接受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CD34+细胞回输量分别为 4.62(2.14~19.89)×106/kg、2.62(1.12~5.31)×106/kg(P<0.001),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 11(9~14)d、11(10~14)d(P=0.049),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 11(0~19)d、12(0~34)d(P=0.035).CTX组有1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延迟植入.结论 依托泊苷联合G-CSF的动员方案可能有较多的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但采集天数缩短,采集成功率、优良率及CD34+细胞采集量较高,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较快.

    依托泊苷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Gilteritinib为基础的方案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复发难治伴FLT3-ITD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徐洋张剑薛胜利苗瞄...
    357-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Gilteritinib(Gilt)为基础的方案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伴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移植后Gilt维持治疗对FLT3-ITD阳性R/R 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6例伴FLT3-ITD突变的R/R AML患者.统计所有纳入患者的复合完全缓解(CRc)率、总生存(OS)期、无病生存(DFS)期和不良反应.结果 26例FLT3-ITD突变阳性R/RAML患者中,男14例,女12例,中位年龄38(18~65)岁.难治18例,复发8例.用药第14~21天疗效:完全缓解(CR)率为26.9%(7/26),CR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i)率为 57.7%(15/26),部分缓解(PR)率为 7.7%(2/26),CRc率为 84.6%(22/26),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率为65.4%.所有患者12、24个月累计OS率分别为79.0%和72.0%.中位OS期未达到.中位随访时间为16.0个月.全部治疗有效患者12、24个月累计DFS率分别为78.0%和71.0%.中位DFS期未达到.接受allo-HSCT的患者中位OS期未达到,较未接受allo-HSCT的患者(3.3个月,95%CI2.2~4.3个月)显著延长(P=0.005).移植后是否应用Gilt维持治疗的患者中位OS期均未达到,且移植后维持治疗的患者OS明显优于移植后未进行维持治疗的患者(P=0.019).本研究中FLT3-ITD基因突变清除率为38.5%,且FLT3-ITD基因突变转阴的患者中位OS期未达到,明显长于未转阴的患者(15.0个月)(P=0.018).Gilt为基础的方案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76.9%)、中性粒细胞减少(76.9%)、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61.5%)、血小板减少(69.2%)和贫血(57.7%).其中1例患者在移植后口服Gilt维持治疗时出现分化综合征,治疗后好转.结论 Gilt为基础的方案桥接allo-HSCT治疗FLT3-ITD突变阳性R/R AML患者的CRc率较高,MRD转阴率也较高,起效迅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此外,FLT3-ITD基因突变清除率较高,且桥接移植和移植后Gilt维持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生存.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至关重要.

    Gilteritinib白血病,髓系,急性难治复发FLT3-ITD基因突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