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血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王建祥

月刊

0253-2727

cnblood82@yahoo.com.cn

022-27304167

300020

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中华血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我国临床和实验血液学及输血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本刊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我国血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本刊设有专论、述评、论著、短篇论著、经验交流、方法介绍、综述、病例报告、临床病例(理)讨论、标准与讨论等栏目,以广大血液学研究人员及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中国血液学共同体

    黄晓军徐郑丽
    52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血液学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逐渐拉开序幕,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薪火相传,已成长为一个年轻但充满活力的学科.中国血液学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崛起和稳步成长,但与国际血液学发展水平仍有差距.只有通过构建中国血液学共同体,形成推动血液学发展的合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血液学领域的中国梦.

    中国血液学共同体

    《中华血液学杂志》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按汉语拼音排序

    52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干细胞应用学组黄晓军吴德沛张晓辉...
    525-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不断改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然是主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急性GVHD防治新型药物的出现及系列临床研究的更新,常规急性GVHD预防及治疗方案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基于近年来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本共识在《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020年)》基础上做进一步更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基于骨髓样本的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浆细胞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吴德沛黄晓军...
    534-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标准的整体治疗模式及以新药为主的方案极大地改善了MM患者的生存,但微小残留病(MRD)导致大多数患者复发.因此,需要在传统血清学疗效评估的基础上联合MRD检测,以更精准地评估患者的疾病状态.目前,二代流式细胞术(NGF)和二代测序(NGS)是基于骨髓样本检测MRD的主流技术.为使MRD检测标准化和规范化,专家组讨论制订了在MM患者中应用NGF和NGS技术进行骨髓MRD检测的中国专家共识.

    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二代流式细胞术二代测序

    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植入前死亡原因分析

    刘竞吕萌张圆圆莫晓冬...
    542-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粒细胞植入前死亡原因及人群特征.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allo-HSCT的全部7 4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 427例患者中有56例(0.75%)在中性粒细胞植入前死亡,中位死亡时间为+7 d(-3 d~+38 d).急性白血病(AL)、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中位死亡时间分别为+11 d(-1 d~+38d)、+3d(-1 d~+34d)、+16d(-1 d~38d)(P=0.013).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39.3%)、预处理心脏毒性(28.6%)和颅内出血(26.8%).感染是引起AL和MDS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55.0%、60.0%).预处理心脏毒性所致死亡主要见于SAA患者(71.4%),而在AL患者中未见到,MDS中仅1例.53.3%的颅内出血死亡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感染、预处理心脏毒性、颅内出血引起植入前死亡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1 d(-1 d~+38d)、+2.5d(-1 d~+17d)、+8d(-3d~+37d)(P<0.001).结论 感染是allo-HSCT患者粒细胞植入前死亡的主要原因,SAA患者应关注严重心脏毒性导致的植入前死亡.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相关死亡死亡原因感染心脏毒性

    浙江省289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许改香金伟媚叶宝东江松福...
    549-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浙江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其生存情况进行多中心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规范化诊治水平.方法 纳入了2005年9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浙江省20家医院的289例PNH患者,随访并收集数据,对其临床特点、诊治现状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89例PNH患者中男148例,女141例,中位发病年龄为45(16~87)岁,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57.8%).中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为1 142(604~1 925)U/L.其中经典型PNH占70.9%,合并骨髓衰竭性疾病(PNH/BMF)型占24.4%,亚临床型PNH占4.7%.病程中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疲劳或无力(80.8%,235/289)、头晕(73.4%,212/289)、尿色加深(66.2%,179/272)和黄疸(46.2%,126/270).常见的合并症为血红蛋白尿(58.7%)、肾功能损害(17.6%)、血栓(15.0%).有82.3%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70.9%需要输血,30.7%使用免疫抑制剂,13.8%接受抗凝治疗,6.3%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0年总生存(OS)率为84.4%(95%CI78.0%~91.3%).结论 PNH患者好发于中青年,男女比例相当,临床常见表现为疲劳、头晕、血红蛋白尿、黄疸、肾功能损害、反复血栓等.本组患者的10年OS率和国内其他中心报道相当.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乳酸脱氢酶血栓PNH克隆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CEBPA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毛玥莹蔡昊曹欣欣冯俊...
    556-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携带CEBPA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突变类型、临床特点和突变对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57例伴有CEBPA基因突变的AML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以及生存数据.结果 57例CEBPA基因突变患者占同期所有353例AML患者的16.1%,其中bZIP区域框内突变(CEBPA-bZIPinf)28例,其余CEBPA基因突变(CEBPA-other)29例.与CEBPA-other患者相比,CEBPA-bZIPinf患者更年轻(54岁对64岁,P=0.010),原发性AML更常见(P=0.001),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更高(68.0%对36.3%,P=0.001).CEBPA-bZIPinf及CEBPA-other患者分别有24 例和 19 例接受化疗,CEBPA-bZIPinf患者的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CEBPA-other(87.5%对47.4%,P=0.010)及CEBPA野生型(87.5%对50.3%,P=0.002)患者.中位随访11个月,CEBPA-bZIPinf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CEBPA野生型患者(未达到对22.1个月,P=0.012).结论 CEBPA-bZIPinf突变的AML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对化疗的反应更好,预后更佳.

    白血病,髓系,急性CEBPA基因突变临床特点预后

    2024年本刊可直接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560页

    二代测序与FISH检测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的一致性比较

    严正姚志华姚书娜赵爽...
    561-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基于二代测序(NGS)的淋巴瘤多基因检测包(panel)与FISH检测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到2023年5月河南省肿瘤医院对489份石蜡包埋的B细胞淋巴瘤组织进行淋巴瘤相关的413个基因靶向捕获测序后发现的融合基因,与同步采用FISH检测BCL2、BCL6、MYC和CCND1 4种断裂/融合基因的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对同一个样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或阴性为一致.同时分析NGS中融合突变丰度与FISH中阳性细胞比率的关系.结果 Kappa一致性分析显示NGS和FISH在检测4种B细胞淋巴瘤相关基因重排上有较高的一致性(P值均<0.001),但在阳性个体检出率上4种基因有所不同,NGS对BCL2重排的检出率高于FISH,对BCL6和MYC重排的检出率低于FISH,对CCND1重排的检出率与FISH相同.NGS中融合突变丰度与FISH中阳性细胞比率无相关性.结论 NGS与FISH检测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总体上具有较好一致性.在检测BCL2重排上,NGS优于FISH;在检测MYC重排上,NGS劣于FISH;在检测CCND1重排上二者相当.

    淋巴瘤,B细胞原位杂交,荧光二代测序基因重排一致性

    骨髓涂片胞质轻链免疫荧光结合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异常

    时雨杨慧郭睿郭祯...
    56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髓涂片胞质轻链免疫荧光结合FISH技术(New-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敏感性.方法 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 42 例 MM 患者,采用组合探针 1q21/1p32、p53、IgH、IgH/FGFR3[t(4;14)]、IgH/MAF[t(14;16)]对患者同时进行New-FISH和CD138磁珠分选结合FISH(MACS-FISH)或胞质轻链免疫荧光结合FISH(cIg-FISH)检测,分析其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结果 23例MM患者中,cIg-FISH法、New-FISH法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5.7%、100.0%(P>0.05).cIg-FISH法、New-FISH法对1q21扩增、1p32缺失、p53缺失、IgH异常的检出率一致,分别为52.2%、8.7%、17.4%、65.2%.进一步对IgH异常的患者进行t(4;14)、t(14;16)检测,t(4;14)阳性率为26.7%,t(14;16)未检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同.19例MM患者中,MACS-FISH 法、New-FISH 法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73.7%、63.2%(P>0.05).MACS-FISH 法对1q21扩增、1p32缺失、IgH异常的检出率略高于New-FISH法,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New-FISH法对于MM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较高,与MACS-FISH、cIg-FISH一致性较好.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原位杂交,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