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双月刊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普通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手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6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脏起搏器(PM)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已多年,但植入手术操作本身尚无全面系统的指导性文件。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SA)共同组织了多位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国内医院的实际情况编撰而成,就植入PM和ICD的手术流程,包括基本要求、详细的手术步骤、出院前管理、围术期并发症及处理、ICD植入特殊要点和脉冲发生器更换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通过详尽的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涉及手术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地解析。

    心脏起搏器人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结构性心脏病新技术的展望

    周达新葛均波
    103-10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安全性分析

    漆祎鸣潘文志朱风琴周达新...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抗原转阴后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1月13日在上海7家三甲医院行TAVR手术治疗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抗原转阴15 d内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9例,总结患者术前一般情况、疾病史、术前检查、手术过程、术后检查、并发症情况和出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余为轻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瓣中瓣植入1例。术后有3例患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起搏器植入,1例患者出现脑卒中,无轻中度及以上瓣周漏、冠状动脉阻塞及死亡病例。结论: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感染轻型或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抗原转阴15 d内行TAVR手术是安全的。

    冠状病毒感染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时机并发症

    左心耳封堵术联合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一站式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范家宁林大卫李明飞张峰...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左心耳(LAA)封堵术(LAAC)联合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一站式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LAAC联合ASD封堵术一站式手术的心房颤动(房颤)合并ASD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人口学资料;肺动脉收缩压(PASP)、LAA压力、ASD大小等术中影像学资料;并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随访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ASP、三尖瓣反流(TR)程度等超声心动图信息及心电图信息。记录患者是否发生封堵器血栓形成、封堵处残余分流、封堵器故障、心包积液、新发心律失常等术后并发症。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年龄(68.2±9.3)岁,其中男占34.3%(11/3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LAA联合ASD封堵一站式手术。术中检查封堵器封堵位置合适,固定良好,未发现残余分流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时,发现1例患者有细束残余分流及1例患者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但术后12个月随访未发现不良事件发生,超声心动图示封堵器形态良好,ASD及LAA封堵器边缘未发现残余血流。结论:ASD合并房颤的患者行LAAC及ASD封堵联合的一站式手术是安全、有效的,随访效果良好。

    房间隔缺损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一站式

    国产经导管瓣膜系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长期预后及其预测因素分析

    翁梓珑朱丽林大卫潘文志...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报道国产经导管瓣膜系统(VitaFlowTM)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5年随访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单臂上市前临床研究。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11家中心应用经导管瓣膜系统(VitaFlowTM)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外科手术禁忌的重度AS患者,排除因手术失败转外科手术的3例患者后,共纳入10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0 d、6个月、12个月、2年、3年、4年及5年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心电图、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整个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主要复合终点为全因死亡和致残性卒中,次要终点为新的永久起搏器植入等。用Kaplan-Meier方法作生存曲线,Cox分析确定与术后全因死亡及致残性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07例患者年龄(77.2±4.8)岁,男占53.3%(57/107),胸外科协会风险(STS)评分为(8.63 ±4.2)%。随访5年生存率为83.2%(89/107),死亡和致残性卒中复合发生率为19.6%(19/107),新发永久起搏器植入率为20.6%(22/1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HR=2.63,95% CI 1.04~6.69,P=0.042)是术后全因死亡和致残性卒中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后5年的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国产经导管瓣膜系统(VitaFlow™)治疗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的重度AS患者具有良好长期预后。糖尿病是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VitaFlow预后预测因素

    Takotsubo综合征心电图的进展

    黄大军李燕伟伍洲张嬿...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Takotsubo综合征(TTS)以其左心室造影表现为收缩期窄颈、心尖球形膨出,类似于“章鱼壶”样改变而得名。TTS的心电图4个不同阶段的变化具有连续性:ST段抬高、T波倒置、T波倒置进行性加深以及QT间期逐渐延长。TTS心电图的标志特征对临床诊断及结局预测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旨在简要回顾与TTS相关的重要心电图发现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Takotsubo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心电图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的操作技巧及并发症预防

    潘文志
    124页

    2023年美国心律学年会心律失常领域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蒋子涵于丰源张宏达丁蕾...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5月19日至21日,第44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在美国新奥尔良市举行。本次年会上公布了众多心律失常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现将其重点内容归纳为射频消融新技术相关研究进展、心房颤动的综合治疗与管理及创新器械与疗法相关研究3个方面进行介绍。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脉冲电场消融低能量多脉冲疗法美国心律学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