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眼底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眼底病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华眼底病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黎晓新

双月刊

1005-1015

coretina@163.com

028-85422535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中华眼底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前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危险因素分析

    孙丽娜栗勇涛徐美琦侯光华...
    919-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治疗(IVT)前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中心行IVT治疗的患者1 092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39例,女性553例;年龄(62。29±13。61)岁。高血压、糖尿病分别为661、576例。居住地为城镇、乡村分别为742、350例。IVT前3、1 d给予抗生素点眼和未使用抗生素点眼各为364例。详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IVT前抗生素滴眼液用药史、居住地差异(城镇/乡村)等。患者均于冲洗结膜囊后采集标本,并进行微生物培养。对比观察IVT前未使用抗生素点眼、IVT前1d点眼、IVT前3d点眼患者之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差异。观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无高血压、有无合并糖尿病、不同IVT次数、不同居住地(城镇/乡村)患者之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不同临床基线者之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 1092例患者中,结膜囊微生物培养共检出阳性54例(4。95%,54/1 092)。不同年龄(x2=5。599)、性别(x2=0。549)、居住地(x2=0。153)、有无高血压和(或)糖尿病(x2=3。545、0。044)、是否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x2=0。180)者之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VT次数(x2=0。961)、IVT前不同时间抗生素点眼和未行抗生素点眼者(x2=5。600)之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不是导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期内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结论 IVT前应用抗生素点眼,不是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的决定性因素。

    玻璃体腔注药结膜囊微生物培养感染性眼内炎围手术期

    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的临床观察

    王霞李晓丽武斌韩泉洪...
    924-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评估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BSS)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M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干预性研究。2024年3~6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大直径全层MH患者22例22只眼纳入研究。患眼裂孔最小直径均>400 μm。所有患眼均接受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及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BSS治疗。患眼手术前及手术后1、3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微视野、眼底自发荧光、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MH最小直径、基底直径。采用黄斑完整性评估仪行微视野检查,记录黄斑10°范围内黄斑整体指数(MII)、黄斑阈值(MT)。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眼BCVA、MII、MT变化以及裂孔闭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同一连续性指标的手术前后比较,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Stutent'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2例22只眼中,男性4例,女性18例;均为单眼发病;年龄66(60,71)岁;病程5(2。5,12。0)个月。患眼logMAR BCVA 1。24±0。57,MII、MT分别为 100。0(99。53,100。00)、19。0(13。23,21。78)dB。手术后 1 个月,所有患眼裂孔均闭合,其中Ⅰ、Ⅱ型闭合分别为20(90。91%,20/22)、2(9。09%,2/22)只眼。末次随访时,患眼logMAR BCVA 0。62±0。58,MII、MT分别为99。9(59。45,100。00)、23。6(19。33,26。25)dB;与手术前比较,BCVA(t=3。579)、MII(Z=-2。374)、MT(Z=-2。997)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BCVA与手术前BCVA(r=0。41)、MH最小直径和基底直径(r=0。64、0。58)、病程(r=0。63)、年龄(r=0。50)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眼均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BSS短期内可有效提高大直径MH患眼的裂孔闭合率,改善视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黄斑裂孔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

    关于杂志及文稿政治质量要求的说明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929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厚玻璃膜疣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朱海燕刘培安广琪路晨雨...
    930-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厚玻璃膜疣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CSC患者144例158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验光、眼压、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同时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58只眼。横断面(en-face)OCT观察厚玻璃膜疣与大脉络膜血管扩张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衰减区的共定位。设备自带软件计算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FFA荧光素渗漏分为"墨渍样"、"炊烟样"、弥漫性点状渗漏。根据是否合并厚玻璃膜疣将患者分为CSC合并厚玻璃膜疣组、CSC未合并厚玻璃膜疣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与厚玻璃膜疣存在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8只眼中,合并厚玻璃膜疣72只眼(45。6%,72/158)。en-face OCT像,厚玻璃膜疣与扩张的脉络膜大血管共同定位59只眼(81。94%,59/72);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空洞相对应61只眼(84。72%,61/72)。行ICGA检查的58只眼中,厚玻璃膜疣与点状强荧光相对应46只眼(79。31%,46/58);位于脉络膜高通透性区域43只眼(74。14%,43/58)。与CSC未合并厚玻璃膜疣组比较,CSC合并厚玻璃膜疣组患眼脉络膜新生血管、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脱离、弥漫性点状渗漏和多渗漏点的发生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217、8。455、5。363、17。74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R)=1。116,95%可信区间(CI)1。060~1。176,P<0。001]、慢性CSC(OR=2。628,95%CI 1。250~5。526,P=0。011)是厚玻璃膜疣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SC患眼厚玻璃膜疣发生率为45。6%;年龄和慢性CSC是厚玻璃膜疣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厚玻璃膜疣与扩张的脉络膜血管及脉络膜高通透区域相对应,是CSC活动或发展的潜在风险因素。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厚玻璃膜疣脉络膜厚度眼底血管造影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指南共识类文章撰写与发表的推荐规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935页

    云南省不同海拔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初步结果

    卢军李晓芹李佳尹兆青...
    936-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云南省不同海拔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率。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0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ROP筛查的早产儿1 352(昆明妇幼组)、579(德宏州妇幼组)例纳入研究。采用广域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联合双目间接检眼镜、巩膜压迫器进行眼底检查。按照国际ROP分类法规定记录检查结果。回顾分析近10年ROP发病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昆明妇幼组1 352例早产儿中,男性716例,女性636例;出生体重(1 765。75±357。64)g;出生孕周(32。51±2。07)周;居住地海拔高度(1 920±30)m。德宏州妇幼组579例早产儿中,男性302例,女性277例;出生体重(1 762。54±401。73)g;出生孕周(32。10±2。36)周;居住地海拔高度(920±80)m。两组早产儿性别构成比(x2=0。10,P=0。75)、出生体重(t=0。17,P=0。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生孕周、居住地海拔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2、35。15,P<0。01)。昆明妇幼组1 352例早产儿中,检出ROP72例144只眼(5。32%,72/1 352);德宏州妇幼组579例早产儿中,检出ROP 55例110只眼(9。5%,55/579);均为双眼发病。两组早产儿ROP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9,P<0。01)。昆明妇幼组、德宏州妇幼组ROP 1~3期分别为128(88。89%,128/144)、6(4。17%,6/144)、6(4。17%,6/144)只眼和 18(16。36%,18/110)、66(60。00%,66/110)、22(20。00%,22/110)只眼;急进型ROP(A-ROP)分别为4(2。78,4/144)、4(3。63%,4/110)只眼。两组ROP 1~3期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26、66。48、15。86、0。76,P<0。05);A-ROP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6,P>0。05)。结论 云南省高海拔地区ROP检出率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

    早产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

    远程眼底图像阅片培训在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眼科医师诊断能力中的应用

    赵旭峰马秀艳李雪静秦莉...
    941-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利用线上阅片培训的远程医疗教育模式对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地区")眼科医师眼底疾病诊断能力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建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统师级医院-兵团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三级阅片培训体系。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连续收集自新疆地区兵团医院和兵团医疗系统内4家师级医院眼科的后极部彩色眼底像4 159张。其中,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萎缩型AMD、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别为3 073、651、43、186、206张。图像按病种比例均分为3轮次(初次、二次、末次)阅片的图像集。参与培训(以下简称"参训")医师来自新疆地区兵团医院和兵团系统师级医院的15名眼科医师。其中,男性7名,女性8名;年龄(38。1±4。0)岁。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分别为1、6、5、3名;学历本科、硕士分别为13、2名。从事眼底病专科工作时间(9。6±3。3)年。第一轮标注前进行阅片系统培训,每轮阅片后由北京协和医院医师对阅片结果进行反馈和讲解。每轮次阅片间诊断一致率、灵敏度、特异性比较行成对样本t检验;参训医师诊断水平提高与职称、学历、年龄、眼底病专业工作时间的相关性行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有参训医师均完成初次、二次、末次阅片。每一轮次阅片结束后均进行了阅片总结,时间2h。所有参训医师初次、二次、末次阅片的平均诊断一致率分别为53。0%、67。0%、75。0%;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38、0。69、054和0。66、0。85、0。96。初次与末次阅片诊断一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次阅片灵敏度较初次阅片明显提高,末次阅片灵敏度较二次阅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阅片较初次阅片、末次阅片较二次阅片的特异性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训医师诊断水平提升与学历(Rho=0。07)、职称(Rho=0。13)、年龄(r=0。20)、眼底病专科工作时间(r=0。26)等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依托三级线上远程医疗培训,可提升新疆地区眼科医师的眼底疾病诊断能力;初步远程医疗教育模式在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展示了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潜力。

    眼底疾病高血压相关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远程医疗影像诊断

    关于刊出文章版权、相关费用以及作者权益问题的说明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946页

    地拉罗司抑制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

    李艳程子萱罗婷吕红彬...
    947-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初步探讨地拉罗司(DFX)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的影响。方法 细胞实验。将体外培养的HREC分为正常糖组(NG组)、高糖组(HG组)、正常糖+DFX组(NG+DFX组)、高糖+DFX组(HG+DFX组)、正常糖+DFX+柠檬酸铁胺(FAC)组(NG+DFX+FAC组)和高糖+DFX+FAC组(HG+DFX+FAC组)。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率;钙黄绿素乙酰甲酯试剂盒检测不稳定铁池(LI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GSH(GSSG)含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GSH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两组间比较采用双尾Student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HG组和HG+DFX+FAC组比较,HG+DFX组细胞增殖率、GSH含量及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0。70、21。02、26。09、52。62,P<0。001);LIP、ROS、MDA、GSSG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7。20、16。94、31。62、19。21,P<0。001)。结论 高糖显著诱导HREC LIP含量升高、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地拉罗司通过下调LIP水平从而抑制HREC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地拉罗司铁死亡脂质过氧化细胞实验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发表后撤稿的推荐规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9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