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眼底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眼底病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华眼底病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黎晓新

双月刊

1005-1015

coretina@163.com

028-85422535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中华眼底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涡静脉扩张模式与脉络膜厚度的关系

    肖蓓宋艳萍叶娅黄珍...
    360-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不同涡静脉扩张模式患眼脉络膜厚度(ChT)变化。方法 前瞻性横断面观察性研究。2023年4~10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CSC患者80例89只眼(CSC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4例71只眼,女性17例18只眼。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名28只眼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4名26只眼,女性1名2只眼。采用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BM400KBMizar行黄斑区超广角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扫描速率1536 A扫描× 1 280 B扫描,扫描范围24 mm×20 mm。设备自带软件记录颞上、鼻上、颞侧、中心凹区、鼻侧、颞下、下方、鼻下等9个分区的ChT。横断面(en-face)OCTA模式观察脉络膜中大血管层上下涡静脉解剖和功能吻合情况。依据en-face图像脉络膜中大血管层显示的涡静脉扩张差异,将CSC组患眼再分为上优势型组、对称型组、下优势型组,分别为36、35、18只眼。两组间比较采用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SC组黄斑中心凹区及不同区域ChT均增厚,其中中心凹差异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5、5。018、2。902、4。667、7。276、3。307、3。868、4。795、2。583,P<0。05)。与对照组ChT比较,上优势型组颞下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0,P>0。05);其他各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07、5。163、2。526、4。310、6。285、2。656、3。812、2。173,P<0。05)。对称型组中心凹区及其他各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88、5。554、3。457、5。314、7。256、3。507、5。584、6。019、2。994,P<0。05)。下优势型组颞上、鼻上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1。465,P>0。05);其他各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8、4。168、5。244、2。783、5。040、3。432、2。095,P<0。05)。结论 En-face超广角OCTA上涡静脉扩张分布与ChT呈对应关系,CSC患眼脉络膜引流的首选途径可能是上优势型涡静脉引流系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厚度脉络膜涡静脉超广角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

    血清犬弓蛔虫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对眼弓蛔虫病的诊断价值

    徐青宫朝举杨潇刘亚鲁...
    36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血清犬弓蛔虫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anti-T-IgG)在眼弓蛔虫病(O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诊断试验。2015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疑似OT患者109例109只眼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及Goldmann-Witmer系数将患者分为OT组、非OT组,分别为76例76只眼、33例33只眼。配对收集患者血清和眼内液样本,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及眼内液中anti-T-IgG水平。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评价血清anti-T-IgG对OT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血清、眼内液anti-T-IgG阳性率与OT诊断的一致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非OT组比较,OT组中儿童及有猫狗接触史(x2=9。785、12。026)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anti-T-IgG阳性率(x2=24。551)及U值水平(Z=-4。379)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以试剂盒推荐的11 U为临界值,血清anti-T-IgG诊断OT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72、0。79,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0。55,ROC下面积为0。77,95%可信区间(CI)0。669~0。86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与眼内液anti-T-IgG水平呈正相关(rs=0。520,95%CI 0。363~0。648,P<0。000 1)。血清、眼内液anti-T-IgG阳性率与OT诊断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457(95%CI0。292~0。622)、0。711(95%CI0。582~0。840);血清anti-T-IgG阳性率与OT诊断Kappa值低于眼内液。结论 血清anti-T-IgG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血清anti-T-IgG阳性率与OT诊断的一致性均较低,血清anti-T-IgG水平不能作为OT诊断依据。

    眼弓蛔虫病犬弓蛔虫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血清诊断价值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靶向miR-126调节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表达

    马映雪何广辉高翔付燕...
    372-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外泌体(Exo)靶向miR-126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将hREC置于30 mmol/L葡萄糖EGM-2-MV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并于含1%O2的低氧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建立高糖低氧细胞模型。建模后分为Exo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PBS+anti-miR126组、Exo+anti-miR126组、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PBS组、Exo组高糖低氧诱导的hREC分别与PBS、100 μg/ml的hUCMSC Exo共培养。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浓度为500 nmol/L mTOR抑制剂ADZ2014、25 μmol/L HIF-1α抑制剂YC-1 分别预处理hREC 12h 后,再行高糖低氧诱导后与 PBS 共培养。PBS+anti-miR126 组、Exo+anti-miR126 组:miR-126 LN A Power Inhibitor探针转染高糖低氧诱导的hREC,转染6h后分别与PBS、hUCMSC Exo共培养。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PBS组、Exo组共培养0、8、16、24 h细胞中miRNA-126表达水平。共培养24 h时,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qPCR分别检测PBS组、Exo组细胞中mTOR、HIF-1α水平。Western blot、qPCR检测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细胞中VEGF-A表达水平。qPCR检测PBS+anti-miR126组、Exo+anti-miR126组细胞中VEGF-A、mTOR、HIF-1αmRNA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共培养0、8、16、24 h,Exo组细胞中miR-126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900,P<0。05)。与PBS组比较,Exo组细胞中mTOR、HIF-1α蛋白表达(t=3。466、6。804)以及mTOR、HIF-1α、VEGF-A mRNA表达(r=8。642,7。897、6。099)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细胞中VEGF-A蛋白(t=3。337、7。380)、mRNA(t=8。515、10。400)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xo+anti-miR126组细胞中VEGF-A、mTOR、HIF-1α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64、6。136、6。247,P<0。05)。结论 miR-126通过mTOR/HIF-1α通路参与调节hUCMSC Exo对高糖诱导的hREC中VEGF-A水平的影响。

    miR-126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细胞实验

    组织蛋白酶L抑制剂经线粒体途径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

    何珍寇振宇东莉洁李筱荣...
    379-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组织蛋白酶(CTS)L抑制剂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组、过氧化氢(H2O2)组、H2O2+CTSL抑制剂组。H2O2组、H2O2+CTSL抑制剂组置于含400 μmol/L H2O2的培养基孵育24 h;H2O2+CTSL抑制剂组同时加入10μmol/1CTSL抑制剂。正常组为常规培养细胞。建模后24 h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CTSL表达水平;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超氧化物表达水平;MitoTracker染色观察线粒体形态,定量分析线粒体平均面积、形状因子、分支节点。两组间比较采用双尾Student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H2O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7,P=0。029 7);细胞中CTSL表达水平升高(t=19。950、6。916、14。220,P<0。05)。与H2O2组比较,H2O2+CTSL抑制剂组CTSL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40、4。718、16。680,P<0。05)。H2O2+CTSL抑制剂组细胞线粒体呈细长椭圆形或杆状;H2O2组细胞线粒体失去其连续轮廓与完整形态。4组细胞线粒体评价面积、形状因子、分支节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700、34。010、60。500,P<0。000 1)。结论 H2O2显著诱导RPE细胞的凋亡、CTSL表达升高;CTSL抑制剂可抑制H2O2诱导的RPE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有效恢复线粒体形态。

    组织蛋白酶L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线粒体细胞实验

    继发于乳腺癌的双眼表现不同的眼内转移癌1例

    冯程程陈秀丽初文娟林萍...
    387-388页

    眼内转移癌虹膜转移癌病例报告

    关于志谢著录的注意事项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388页

    赤道部巨大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瘤1例

    廖祺高云霞高瑜珠张明...
    389-391页

    脉络膜占位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瘤玻璃体切除手术病例报告

    关于文稿中统计学资料撰写表达的要求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391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眼底改变1例

    康文伟包郑伊琳李娟娟
    392-393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病例报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2例

    侯敏陈英民张瑞征倪宁...
    394-396页

    新型冠状病毒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