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不同涡静脉扩张模式患眼脉络膜厚度(ChT)变化.方法 前瞻性横断面观察性研究.2023年4~10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CSC患者80例89只眼(CSC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4例71只眼,女性17例18只眼.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名28只眼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4名26只眼,女性1名2只眼.采用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BM400KBMizar行黄斑区超广角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扫描速率1536 A扫描× 1 280 B扫描,扫描范围24 mm×20 mm.设备自带软件记录颞上、鼻上、颞侧、中心凹区、鼻侧、颞下、下方、鼻下等9个分区的ChT.横断面(en-face)OCTA模式观察脉络膜中大血管层上下涡静脉解剖和功能吻合情况.依据en-face图像脉络膜中大血管层显示的涡静脉扩张差异,将CSC组患眼再分为上优势型组、对称型组、下优势型组,分别为36、35、18只眼.两组间比较采用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SC组黄斑中心凹区及不同区域ChT均增厚,其中中心凹差异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5、5.018、2.902、4.667、7.276、3.307、3.868、4.795、2.583,P<0.05).与对照组ChT比较,上优势型组颞下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0,P>0.05);其他各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07、5.163、2.526、4.310、6.285、2.656、3.812、2.173,P<0.05).对称型组中心凹区及其他各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88、5.554、3.457、5.314、7.256、3.507、5.584、6.019、2.994,P<0.05).下优势型组颞上、鼻上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1.465,P>0.05);其他各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8、4.168、5.244、2.783、5.040、3.432、2.095,P<0.05).结论 En-face超广角OCTA上涡静脉扩张分布与ChT呈对应关系,CSC患眼脉络膜引流的首选途径可能是上优势型涡静脉引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