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陈君石

月刊

0253-9624

cjpm@cma.org.cn

010-85158377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53年10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刊登内容涵盖流行病学、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毒理、疾病检测与计划免疫、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等所有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类学科。多年来一直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等国内外20余种重要数据库收录。2006—2009年连续4年被评为“精品科技期刊(C类)”,在2007年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IgE介导食物过敏诊断和管理专家共识

    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过敏(变态)反应学科规范化建设研究组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过敏原特异性诊断学组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变态反应学专业委员会...
    1807-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IgE介导食物过敏是儿童及青少年最常见的类型.目前食物过敏原检测方法如过敏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已在临床广泛开展,过敏原组分诊断(component resolved diagnosis,CRD)也逐渐转为临床应用,推动了 IgE介导食物过敏的精准诊断,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脱离病史对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过度解读问题.回避明确过敏食物是IgE介导食物过敏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不合理避食有可能增加患者负担,影响生活质量.近10年来,国内外食物过敏管理策略已从被动回避向主动干预转变,尤其是对于轻中度食物过敏的管理.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最新诊治指南和相关研究证据,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在广泛征求国内专家意见基础上制定,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对儿童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进行规范诊治和管理.

    食物过敏IgE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专家共识儿童

    吸入变应原皮下注射集群免疫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康复医学会变态反应性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变态反应学专业委员会关凯祝戎飞...
    1825-1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能够阻止过敏性疾病病情进展的对因治疗方法.集群免疫治疗是一种改良免疫治疗方案,将剂量递增期从常规方案的4~6个月缩短为1~8周.既往我国尚无指导吸入变应原皮下注射集群免疫治疗规范化应用的共识指南,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据,结合行业专家观点,系统阐述了集群免疫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提出集群方案起效早于常规方案,两者引起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同时还强调了集群免疫治疗所致全身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本共识旨在提高我国医护人员对于集群免疫治疗的认识水平,指导集群免疫治疗的规范化应用与管理.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集群免疫治疗疗效安全性危险因素

    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自身抗体检测与应用的专家共识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检验技术标准化分会李伯安
    1835-1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在自身免疫病的诊疗能力,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检验技术标准化分会组织了检验科和风湿免疫科等多个临床专科的相关专家,共同编写了《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自身抗体检测与应用的专家共识》,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在自身抗体检测与应用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基层医疗机构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检测

    我国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被动免疫预防专家共识

    中华预防医学会徐爱强冯录召谢正德...
    1853-1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最常见的病毒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负担重.为了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我国婴幼儿RSV相关疾病的被动免疫预防工作,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多学科专家组成专门工作组,借鉴国外RSV被动免疫预防的实施经验,以问题为导向,整合了现有的证据和最新进展,形成了我国婴幼儿RSV被动免疫预防专家共识,旨在从技术上回答有关RSV感染及其免疫预防特别是被动免疫预防的一些专业问题,以期为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免疫预防实践提供参考.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免疫被动免疫专家共识

    豚草花粉变应原及综合防治研究的新进展

    江盛学李欣泽朱晓明李全生...
    1866-1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豚草作为"外来入侵物种"进入我国80余年,是花粉症的主要变应原之一.随着花粉症患病人数逐年增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关键,做好花粉症的预防、控制花粉传播同样至关重要.本文从豚草花粉的变应原特征、致病特点、流行规律、监测防控、集中治理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为如何科学有效地针对花粉症进行生物学治理、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豚草花粉变应原组分花粉症流行病学生物防治免疫治疗

    变应原组分诊断在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中的研究进展

    王雍任有凤齐静梁譞...
    1873-1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使用适当的诊断方法对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口服激发试验在临床尚不能推广,仍在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变应原组分诊断就是其中之一.变应原组分诊断被引入临床变态反应学领域,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认识.本文就变应原组分诊断在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中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在牛奶蛋白过敏组分与明确共同致敏、诊断的研究进展、预测耐受性的形成和过敏反应发生的风险、指导过敏原免疫治疗和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牛奶蛋白过敏变应原组分诊断免疫球蛋白E

    过敏性炎症介质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孔瑞赵义
    1879-1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特定过敏原物质的异常反应,通常导致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组织损伤.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率增加的常见疾病类型,炎症应答导致的组织损伤同样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过敏反应与心血管疾病各个方面均有关联,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重塑.部分过敏性疾病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本文旨在阐释过敏反应中的炎症介质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以期揭示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潜在联系,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重塑

    2021-2024年深圳市某儿童医院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儿童屋尘螨组分分布特征的分析

    庄仕杰范婷婷阮欣妤赖熔丽...
    1885-1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儿童的屋尘螨组分分布特征,分析屋尘螨组分在儿童变应性鼻炎和哮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收集2021-2024年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过敏门诊由尘螨诱发的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儿童的临床资料,以及采用磁珠化学发光法对患儿血清屋尘螨、粉尘螨(Derp、Derf)和屋尘螨组分(Der p 1、Der p 2、Derp 10、Derp23)的sIgE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屋尘螨组分与患儿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将患儿根据诊断分为变应性鼻炎(AR)组和AR合并哮喘(ARAS)组,根据年龄分为学龄前期(5岁≤ 年龄<7岁)、学龄期(7岁≤年龄<10岁)和青春期(10岁≤年龄≤15岁).比较屋尘螨组分在AR组和ARAS组以及不同年龄分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共314例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儿童纳入研究,其中男/女分别为222/92例,AR/ARAS分别为188/126例,年龄范围5~15岁、中位数年龄7.54岁、平均(8.02±2.24)岁,体重指数(BMI)范围 13.89~31.76 kg/m2、中位数 15.87 kg/m2、平均(16.55±3.05)kg/m2;AR组与 ARAS组患儿在性别、年龄、BMI、血嗜酸性粒细胞、血嗜碱性粒细胞、FeNO、FVC、FEV1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EV1/FVC和小气道功能指标MMEF、MEF75%、MEF50%、MEF25%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14例患儿中,屋尘螨组分致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er p 1(97.1%)、Derp 2(89.8%)、Der p 23(55.1%)、Der p 10(8.6%),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8.31,P<0.001).屋尘螨组分 Derp 1、Der p 2、Der p 10在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r p 23在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9,P=0.03).相关性分析发现Derp、Derf、Der p 1、Der p 2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P<0.001);嗜酸性粒细胞与Der p、Der f、Der p 1、Der p 2、Der p 10、Der p 23具有正相关性(P<0.001);FeNO与Der p、Der f、Derp 23具有正相关性(P<0.05);小气道功能指标MMEF、MEF50%、MEF25%与 Der p、Der f、Der p 1 具有负相关性(P<0.05).AR组患儿Der p、Der f、Der p 1、Derp2、Der p 10 的 sIgE 水平显著低于 ARAS 组患儿(P<0.05).在 ARAS 组,有 120 例(95.24%)患儿出现≥2种屋尘螨组分阳性,有71例(56.35%)患儿出现≥3种屋尘螨组分阳性;在AR组,有171例(90.96%)患儿出现≥2种屋尘螨组分阳性,有94例(50.00%)患儿出现≥3种屋尘螨组分阳性.结论 Derp 1、Derp 2和Der p 23可能是深圳地区诱发AR和ARAS的主要屋尘螨过敏原组分.屋尘螨组分sIgE水平的升高会加重下气道嗜酸性炎症的严重程度和气道的阻塞情况.对于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不佳的患儿需注意完善屋尘螨组分检测.

    变应性鼻炎哮喘屋尘螨粉尘螨屋尘螨组分

    2019-2023年北京某儿童医院常见过敏原致敏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张旭东李启亮向莉姜楠楠...
    1894-1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9-2023年医院就诊儿童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及变化趋势,旨在为儿童过敏性疾病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并进行血清过敏原sIgE定量检测(Immuno CAP系统)的患儿的检测结果,按照过敏原类型将过敏原分为食物过敏原和吸入过敏原(尘螨组、霉菌组、动物皮屑组和花粉组).分析过敏原sIgE阳性率在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年龄差异性及月份分布特征.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研究共纳入44 633例次过敏原sIgE定量检测结果.其中食物过敏原sIgE定量检测23 024例次,吸入过敏原sIgE定量检测21 609例次.食物过敏原(鸡蛋白、牛奶、小麦、花生、大豆、虾)过敏原sIgE阳性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3、78.9、95.6、122.4、84.7、24.5,P<0.001).吸入过敏原sIgE阳性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326.2、432.2、973.2,P<0.001).不同年龄组间食物和吸入过敏原致敏模式存在明显差异.食物过敏原中,婴儿组(<1岁)首位致敏过敏原为鸡蛋白(23.0%),幼儿组(1~2岁)首位致敏过敏原为牛奶(40.7%),学龄前组(3~6岁)首位致敏过敏原为鸡蛋白(28.8%),学龄组(7~12岁)和青春期组(13~18岁)首位致敏过敏原为花生(16.9%、14.1%).吸入过敏原中,婴儿组(<1岁)最常见致敏过敏原为动物皮屑(3.6%),幼儿组(1~2岁)最常见致敏过敏原为霉菌(15.3%),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7~12岁)、青春期组(13~18岁)最常见致敏过敏原为花粉(39.7%、53.0%、53.5%).2023年12个月份吸入过敏原(尘螨、霉菌、动物皮屑、花粉)sIgE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6.9、26.7、56.7、55.5,P=0.005、0.005、<0.001、<0.001).花粉sIgE阳性率最高,在4月份(54.8%)和9月份(60.5%)存在高峰.霉菌sIgE阳性率在6月份(46.4%)存在高峰.结论 2019-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儿童的过敏原sIgE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北京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不同年龄儿童的过敏原sIgE致敏模式存在显著年龄差异,不同月份的吸入过敏原sIgE阳性率分布亦有不同.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病史结合患者年龄、就诊月份等因素,综合解读过敏原检测报告.

    过敏原儿童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食物过敏过敏性疾病

    2022-2023年上海市某医院呼吸疾病与皮肤黏膜疾病患者过敏原sIgE检测情况的特征分析

    宣彬彬谭美玉孙寒晓陈佳婕...
    1902-1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上海地区呼吸及皮肤黏膜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分布特征,为过敏性相关的呼吸及皮肤黏膜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因呼吸疾病或皮肤黏膜症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就诊的患者共3 822例,其中男性1 456例,女性2 366例,年龄范围1~97岁,中位年龄(四分位间距)为33(27,44)岁.通过使用免疫印迹法对血清过敏原sIgE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显示,3 822例患者有3 377例(88.4%)至少有1种过敏原sIgE阳性,其中72.9%(2 788/3 822)为多重过敏原sIgE阳性.过敏原sIgE总阳性率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户尘螨(37.9%,1 447/3 822)、粉尘螨(32.1%,1 225/3 822)、牛奶(31.7%,1 211/3 822)、真菌类(28.3%,1 080/3 822)和热带无爪螨(23.8%,909/3 822),其中只有牛奶为食入性过敏原.而在呼吸疾病组和皮肤黏膜疾病组内部阳性率最高的也是这5种,未因疾病大类有所差异.呼吸疾病组中猫毛皮屑、葎草和刺柏/桦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黏膜疾病组,虾/蟹的阳性率则相比较低(11.3%vs 14.9%,x2=9.616,P=0.002).无论是在呼吸疾病组或是皮肤黏膜疾病组,男性户尘螨的过敏原sIgE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42.6%vs 35.7%,41.0%vs 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15,P<0.001;x2=5.143,P=0.023),并且粉尘螨、猫毛皮屑和鸡蛋白这3种过敏原也是这一特征.除此之外,呼吸疾病组中阳性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的过敏原还有牛奶(33.8%vs 30.1%,x2=3.9 11,P=0.048)和虾/蟹(13.2%vs 10.0%,x2=6.423,P=0.014),皮肤黏膜疾病组中则是狗毛皮屑(20.5%vs 14.6%,x2=6.726,P=0.010)、花生/黄豆(10.5%vs 6.9%,x2=4.698,P=0.030)表现为该现象.在呼吸疾病组和皮肤黏膜疾病组中均有6种吸入性过敏原(户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猫毛皮屑、狗毛皮屑和真菌类)以及4种食入性过敏原(鸡蛋黄、鸡蛋白、牛奶和虾/蟹)表现为未成年组阳性率较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为高.但是,在呼吸疾病组中的烟曲霉(7.2%vs9.3%vs 10.5%vs 15.7%,x2=10.996,P=0.012)以及皮肤黏膜疾病组中的蟑螂(4.2%vs 11.3%vs 9.6%vs 16.4%,x2=10.237,P=0.017)的阳性率表现为未成年组最低.过敏原sIgE阳性率之间存在季节差异,大多数过敏原在夏秋季的阳性率明显较高.综上,2022-2023年因呼吸疾病或皮肤黏膜症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sIgE阳性为户尘螨、粉尘螨、牛奶、真菌类和热带无爪螨,两大类疾病的过敏原sIgE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患者群体中,过敏原分布不同,临床可根据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为疾病提供防治依据.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呼吸疾病免疫印迹法皮肤黏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