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上海地区呼吸及皮肤黏膜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分布特征,为过敏性相关的呼吸及皮肤黏膜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因呼吸疾病或皮肤黏膜症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就诊的患者共3 822例,其中男性1 456例,女性2 366例,年龄范围1~97岁,中位年龄(四分位间距)为33(27,44)岁.通过使用免疫印迹法对血清过敏原sIgE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显示,3 822例患者有3 377例(88.4%)至少有1种过敏原sIgE阳性,其中72.9%(2 788/3 822)为多重过敏原sIgE阳性.过敏原sIgE总阳性率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户尘螨(37.9%,1 447/3 822)、粉尘螨(32.1%,1 225/3 822)、牛奶(31.7%,1 211/3 822)、真菌类(28.3%,1 080/3 822)和热带无爪螨(23.8%,909/3 822),其中只有牛奶为食入性过敏原.而在呼吸疾病组和皮肤黏膜疾病组内部阳性率最高的也是这5种,未因疾病大类有所差异.呼吸疾病组中猫毛皮屑、葎草和刺柏/桦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黏膜疾病组,虾/蟹的阳性率则相比较低(11.3%vs 14.9%,x2=9.616,P=0.002).无论是在呼吸疾病组或是皮肤黏膜疾病组,男性户尘螨的过敏原sIgE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42.6%vs 35.7%,41.0%vs 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15,P<0.001;x2=5.143,P=0.023),并且粉尘螨、猫毛皮屑和鸡蛋白这3种过敏原也是这一特征.除此之外,呼吸疾病组中阳性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的过敏原还有牛奶(33.8%vs 30.1%,x2=3.9 11,P=0.048)和虾/蟹(13.2%vs 10.0%,x2=6.423,P=0.014),皮肤黏膜疾病组中则是狗毛皮屑(20.5%vs 14.6%,x2=6.726,P=0.010)、花生/黄豆(10.5%vs 6.9%,x2=4.698,P=0.030)表现为该现象.在呼吸疾病组和皮肤黏膜疾病组中均有6种吸入性过敏原(户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猫毛皮屑、狗毛皮屑和真菌类)以及4种食入性过敏原(鸡蛋黄、鸡蛋白、牛奶和虾/蟹)表现为未成年组阳性率较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为高.但是,在呼吸疾病组中的烟曲霉(7.2%vs9.3%vs 10.5%vs 15.7%,x2=10.996,P=0.012)以及皮肤黏膜疾病组中的蟑螂(4.2%vs 11.3%vs 9.6%vs 16.4%,x2=10.237,P=0.017)的阳性率表现为未成年组最低.过敏原sIgE阳性率之间存在季节差异,大多数过敏原在夏秋季的阳性率明显较高.综上,2022-2023年因呼吸疾病或皮肤黏膜症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sIgE阳性为户尘螨、粉尘螨、牛奶、真菌类和热带无爪螨,两大类疾病的过敏原sIgE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患者群体中,过敏原分布不同,临床可根据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为疾病提供防治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