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陈君石

月刊

0253-9624

cjpm@cma.org.cn

010-85158377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53年10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刊登内容涵盖流行病学、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毒理、疾病检测与计划免疫、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等所有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类学科。多年来一直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等国内外20余种重要数据库收录。2006—2009年连续4年被评为“精品科技期刊(C类)”,在2007年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州地区学前教育儿童过敏性鼻炎多发过敏性疾病风险因素分析

    陈彤李奥利尹梓宇甘辉...
    1912-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学前教育儿童中单纯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并探讨家庭和母亲妊娠期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于2022年1-6月在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辖区内15所学前教育中心开展,涵盖了该辖区内的4 661名3~6岁学龄前儿童,回收有效问卷3 437份.研究采用在线问卷方式,内容包括孩子的出生条件、早期生活环境、母亲孕期生活方式及情绪状态和父亲信息等.问卷设计由专家团队负责,采用了 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过敏性鼻炎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涉及对鼻炎、哮喘、湿疹等症状的评估,并收集了家庭成员的过敏信息,同时考察了母亲妊娠期情绪压力、早产、母乳喂养等因素.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组间频率差异,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分布差异,以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绘制upset图展示儿童不同过敏性疾病患病及交叉患病的分布情况,采用森林图分析风险因素.结果显示,单纯过敏性鼻炎学前教育儿童为455例,过敏性鼻炎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儿童为759例.两组儿童在基本人口学特征上无显著差异.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12月龄内患重度湿疹的过敏性鼻炎儿童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概率是无湿疹儿童的OR(95%CI)值为19.818(2.670~147.095)倍,而患轻-中度湿疹的儿童增加2.345(1.825~3.013)倍.母亲的更高的学历也是过敏性鼻炎儿童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因素,并增加约1.5倍的风险.另一方面,家长一方过敏的过敏性鼻炎儿童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是父母亲均无过敏的鼻炎儿童的OR(95%CI)值为1.662(1.273~2.170)倍,而父母亲双方均过敏的鼻炎儿童则增加2.181(1.504~3.163)倍.此外,母亲妊娠期间的负面情绪在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儿童中更为显著.综上,12月龄内曾患重度湿疹、患轻-中度湿疹,父母亲有一方过敏或双方过敏,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月可支配金额水平,第一胎出生,母亲孕期负向情绪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儿童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儿童鼻炎过敏反应影响因素分析横断面研究调查和问卷

    呼吸道过敏患者过敏原舌下喷雾剂免疫治疗的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戴晓瑛娄海东王学艳陈实...
    1921-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应用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采用过敏原舌下喷雾剂免疫治疗的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3年10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海南树兰(博鳌)医院和博鳌超级医院接受过敏原舌下喷雾剂免疫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患者使用过敏原舌下喷雾剂免疫治疗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观察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类型、发生率、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理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100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90.7±58.9)d、中位数时间78.5 d,以VAS评分的改变作为有效性的评估依据,100例患者VAS评分平均增加4.2(95%CI:4.06~4.34).舌下喷雾剂免疫治疗不良事件按病例计算发生率为17.0%(17/100),均为轻中度局部反应,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同疾病(过敏性鼻炎、鼻炎合并哮喘及单纯哮喘患者)(x2=1.831,P>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或成人)(x2=1.477,P>0.05)、不同过敏原制剂种类(x2=1.613,P>0.05)、过敏原制剂数量(患者采用1种或2种过敏原制剂)(Fisher精确检验,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均无显著差异.综上,初步研究显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对过敏原舌下喷雾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患者对早期治疗效果的主观评价正面.

    过敏原免疫治疗舌下喷雾剂有效性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

    广东省88所医院变态反应护理专科化发展现状和需求调查

    代粲粟静徐银铃陈巧萍...
    1926-1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广东省88所医院变态反应护理专科化发展现状和需求,为变态反应护理在广东省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依托广东省护士协会变态反应护理分会和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护理学组,于2023年8-12月选取广东省88所医院变态反应护理相关工作的核心管理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德菲尔法编制广东省变态反应专科护理现状和需求问卷,并进行线上调研.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是否设置变态反应专科的医院在专科技术应用现状、护理专科化发展与需求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广东省内19个地级市、88所医院中,已设立变态反应专科的有17所医院(19%),且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成立年限[M(Q1,Q3)]为3(1,10)年.已设置变态反应专科的医院过敏原皮肤点刺开展率(94%,16/17)、过敏原体外检测开展率(82%,14/17)、鼻内镜检查开展率(82%,14/17)、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开展率(82%,14/17)、多学科会诊开展率(65%,11/17)、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开展率(47%,8/17)、皮肤斑贴试验开展率(41%,7/17)、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开展率(35%,6/17)分别高于未设置变态反应专科医院[59%,42/71(x2=7.462,P=0.006)]、[54%,38/71(x2=4.717,P=0.030)]、[51%,36/71(x2=5.599,P=0.018)]、[34%,24/71(x2=13.177,P<0.001)]、[24%,17/71(x2=10.505,P=0.001)]、[24%,17/71(x2=5.540,P=0.019)]、[11%,8/71(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08)]、[11%,8/7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5)].在近两年变态反应护理相关的发展规划中,已设置变态反应专科的医院在增加护士(82%,14/17,x2=13.177,P<0.001)、制定专科护士培训计划(71%,12/17,x2=3.980,P=0.046)、制定团体标准或临床指南(41%,7/17,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6)及制定考核标准(53%,9/17,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2)方面的占比更高.变态反应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需求各方面的占比均超过50%且与医院是否设置变态反应专科无关.综上,广东省变态反应护理专科化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待提高的需求量大,需进一步规范专科建设,开展变态反应专科护士的培养,以点带面促进变态反应护理专科的全面发展.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护理现状需求

    腐食酪螨过敏原Tyr p 32重组蛋白的制备和免疫反应性鉴定

    周冬梅任雅宁廖媛芬周鹰...
    1933-1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腐食酪螨过敏原第32组分(Tyr p 32)重组蛋白并鉴定其免疫反应性.从腐食酪螨总RNA扩增Tyr p 32的编码基因,插入pET-28a(+)载体中,将pET-28a(+)-Tyr p 32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Ni柱进行层析纯化,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鉴定.收集过敏性哮喘和(或)鼻炎患儿血清,IgE-ELISA和IgE-Western blotting检测rTyr p 32与人腐食酪螨阳性血清结合率.将rTyr p 32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共培养后,ELISA和qRT-PCR检测IL-6和IL-8细胞因子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显示,获得Tyr p 32编码基因,全长为885 bp,Tyr p 32与Der p 32、Der f 32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 70.21%和 68.03%.SDS-PAGE 和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 rTyr p 32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35 000 Da,与理论值一致.IgE-ELISA结果显示rTyr p 32与人腐食酪螨阳性血清的IgE结合率为41.38%(12/29).当rTyr p 32与BEAS-2B细胞共培养后,rTyr p 32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细胞上清中IL-6和IL-8 的蛋白表达(t=-29.10,P=0.001 2;t=-33.69,P=0.000 9),并显著提高 IL-6 和 IL-8 mRNA 水平表达(t=-9.15,P=0.011 7;t=-17.16,P=0.003 4).综上,成功制备具有免疫反应性的腐食酪螨过敏原重组蛋白rTyr p 32,为过敏性疾病组分诊断、特异性免疫治疗等提供了原料.

    腐食酪螨重组蛋白Tyrp32IgE结合率免疫反应性

    关注和应对气候敏感疾病

    丁恩民杨维中
    1940-1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热浪、寒潮、沙尘、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化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众健康挑战,也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聚焦气候敏感疾病,总结和梳理了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发生风险的最新科学事实和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以公众健康为中心的气候敏感疾病应对措施和策略,为后续科学应对气候敏感疾病提供思路和建议.

    气候变化公众健康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

    中国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保藏工作回顾与展望

    伍竞成魏强
    1949-1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原微生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世界范围内微生物收集和利用相关工作经历了 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支撑基础科学研究,促进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保藏工作发展历史,特别是近20年工作进展,总结和凝练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重要历史发展成绩,分析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保藏工作所处的定位、职责、发展思路和措施,以期为应对未来潜在全球大流行疾病的监测预警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确保国家生物安全.

    病原微生物生物保藏发展生物安全

    孕期生活事件暴露及社会支持水平对子代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

    翟露露谭建琴方春春王鲁宁...
    1955-1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不同时期生活事件暴露及社会支持水平对子代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于2021-2023年招募杭州市临平区孕早期建卡孕妇并对其进行随访,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分别于孕早、中、晚期评估孕妇生活事件暴露及社会支持水平.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孕期生活事件暴露及社会支持水平对子代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的影响及作用关键期.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 663名孕妇,年龄M(Q1,Q3)为29.18(26.59,32.21)岁,分娩低出生体重儿116例(3.17%).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孕早、中、晚期社会支持水平与子代低出生体重无关联(均P>0.05);孕早期生活事件高暴露孕妇子代发生低出生体重的风险是低暴露组的1.78倍(RR=1.78,95%CI:1.13~2.73,P=0.010),孕中、晚期无关联(均P>0.05);孕早期生活事件高暴露孕妇同时处于低社会支持水平,其子代发生低出生体重的风险是低暴露组的2.08倍(RR=2.08,95%CI:1.17~6.78,P=0.010),而这种情况在高社会支持分层中无关联.结论 孕期生活事件暴露对出生体重影响具有早期窗口效应,孕早期生活事件暴露的水平越高,其子代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越高,且这种关联在低社会支持的孕妇中表现更明显.

    妊娠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出生体重队列研究

    新疆石河子地区学龄儿童近视增长与体格发育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白雪晴张诚玥杜然任媛媛...
    1961-1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测量眼球生物学和体格相关参数,探讨新疆石河子地区学龄期儿童近视增长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为近视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于2023年10月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用直接抽选法随机抽样选取了 33所学校的一至六年级学生.根据年龄分为低年龄组(6~9岁)和高年龄组(10~13岁).测量了儿童的身高、体重、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最大角膜屈光度(steepest keratometry,K1)及最小角膜屈光度(flattest keratometry,K2),并计算了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角膜散光(keratometric astigmatism,ΔK)、角膜屈光度(mean keratometry,K)、角膜曲率(corneal radius,CR)和轴率比(axial length/corneal radius ratio,AUCR).对眼球生物学参数与身体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最佳变量,在调整了年龄和性别的混杂因素后,构建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13岁儿童3 986例,其中男孩2094例(52.53%),女孩1 892例(47.47%);低年龄组2 162例、高年龄组1824例.女孩的K、ΔK和AUCR值均高于男孩(43.38 Dvs42.7 D,t=-7.84,P<0.01;1.1 Dvs 1.01 D,t=-2.14,P=0.03;2.97 vs 2.96,t=3.32,P=0.02),男孩的 AL、身高、体重和 BMI均高于女孩(23.47 mm vs 23.02 mm,t=13.77,P<0.01;1.34 m vs 1.33 m,t=3.02,P=0.03;32 kg vs 29.5 kg,t=7.82,P<0.01;17.4 vs 16.52,t=10.36,P<0.01).用LASSO回归对3个身体参数变量(身高、体重、BMI)进行筛选,确定身高是对于AUCR最佳的身体参数变量.调节混杂因素后,显示低年龄组(6~9岁),儿童的身高与AUCR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b=0.174,95%CI:0.106~0.241,P<0.001);而高年龄组(10~13岁),儿童的身高与AUCR之间不具有相关性(b=0.086,95%CI:-0.03 8~0.21,P=0.174).结论 新疆石河子地区的低年龄组儿童的身高与近视增长呈显著正相关;高年龄组儿童的身高与近视增长无相关性.

    学龄儿童近视眼轴轴率比

    中国北方五市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特征现况调查

    李民俊李少丽贾飞勇王文丽...
    1967-1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23年4月21日至5月31日通过自编社会生活特征问卷和家长版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CBCL)对我国北方四省直辖市(北京、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五个城市(北京、长春、白城、沈阳、呼和浩特)中6~16岁儿童和青少年社会生活特征以及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调查,旨在探讨不同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及其总体特征,同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可能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并对混杂因素进行校正.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492份,根据CBCL量表年龄范围(6~16岁)以及问卷填写质量,最终获得有效问卷8 593份,其中男4 385名(51.03%),女4 208名(48.97%),6~11岁组3 348名,12~16岁5 245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688名(8.01%),其中:6~11岁组男孩1 762名,心理行为问题检出142名(8.06%),女孩1 586名,检出84名(5.30%);12~16岁组男孩2 623名,心理行为问题检出237名(9.04%),女孩2 622名,检出225名(8.58%).整体阳性检出率男孩高于女孩,大年龄段高于小年龄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六个显著性风险因素:亲子冲突(OR=4.207,95%CI:3.583~4.940)、饮食习惯(OR=1.862,95%CI:1.566~2.213)、父母精神疾病患病史(OR=5.381,95%CI:2.673~10.83)、睡眠问题(OR=4.664,95%CI:4.194~5.187)、屏幕暴露(OR=1.863,95%CI:1.577~2.200)为危险因素,亲密朋友数量(OR=0.510,95%CI:0.431~0.603)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受不同时期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但部分针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风险因素会长期持续存在,应有针对性地干预并联合家庭、学校、社会,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更加精准的心理行为预防和干预措施.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影响因素

    缺铁性贫血及黑色素沉着对低龄儿童龋病牙菌斑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边爽韩蕊肖涵岳金...
    1976-1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缺铁性贫血(IDA)和牙面黑色素沉着(BS)对于口腔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4-5月对青岛市市南区和市北区的12所幼儿园内136名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口腔检查将其分为低龄儿童龋病(ECC)组和无龋(CF)组,进一步按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和黑色素沉着将其分为缺铁性贫血并发龋病(IDA ECC)组和非缺铁性贫血并发龋病(NIDA ECC)组、黑色素沉着无龋(BS CF)组和无黑色素沉着无龋(NBS CF)组.采集研究对象龈上菌斑,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对比分析组间微生物群落的菌群组成、群落结构和差异菌属等.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进一步寻找各组内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果 136名儿童年龄为(5.11±0.87)岁,男童80例(58.82%).ECC与CF组两组间的口腔菌斑微生物组成结构和细菌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 ECC与NIDA ECC组两组内的口腔菌斑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S CF与NBS CF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ECC与CF组、IDA ECC与NIDA ECC组、BS CF与NBS CF组间分别鉴定出了41、31、9个相对丰度有差异的分类群.结论 缺铁性贫血和黑色素沉着对患低龄儿童龋病的儿童口腔菌斑微生态多样性、菌群功能等产生了影响.

    龋病易感性缺铁性贫血儿童黑色素沉着口腔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