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金大鹏

月刊

1000-6672

zhyyglzz@126.com

010-85113642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5年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院管理专业高级学术性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院及职能科室,临床科室的管理人员、医药卫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及卫生行政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签约居民对"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子鑫王建伟崔雪丹宫洪磊...
    687-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签约居民对"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市各个县、市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的已利用过"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360名签约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了解其对"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认知情况和满意度评价情况.同时,按照强度抽样和信息饱和原则选择签约居民进行关键人物访谈,收集其对于"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推行过程与模式构建的看法与建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签约居民对"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352份.接受调查者中,108人(30.6%)对"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政策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251人(71.3%)对总体"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水平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性别、月收入状况、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的频率,以及对医生日常服务态度、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收费水平和服务团队与家属交流水平的满意程度是签约居民对"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访谈结果显示,38人(95%)认为当前我国"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开展存在有效政策支持环境尚未形成、签约机构宣传动员效果有待提升、人群服务认知水平较差、对服务质量存在担忧、对互联网有关概念存在误解、因电信诈骗现象引发网络"恐慌"、老年群体文化水平差异限制服务利用等问题.结论 签约居民对"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好.多种因素影响签约居民的满意度评价,应重点关注不同人口学特征下签约居民的服务心理感知差异,加强服务团队和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公众对"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认知和参与,以推动"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持续发展.

    医师,家庭签约居民互联网+满意度影响因素

    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服务存在问题分析

    马晓霞陈宁清石济顺徐静...
    694-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社区母婴保健工作持续改进与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在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检索获得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服务相关文献进行文本分析,检索时限为2009-2023年.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上海市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参与式观察,并对社区母婴保健服务提供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及参与医联体建设的三级医院产科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母婴保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综合文本分析、参与式观察及访谈结果,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梳理形成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服务问题清单.根据问题清单制作电子问卷,邀请各辖区的社区母婴保健服务相关人员从重要性、严重性和可解决性3个方面对存在问题进行评分,根据各问题的总得分确定关键问题.结果 形成了包含24个问题的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服务问题清单,其中结构维度包括队伍建设和硬件设施,过程维度包括机制建设、实施过程和机构协调,结果维度仅包括系统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问题总得分>7分的3个问题确定为关键问题,分别为服务人员的母婴保健专科知识和技能有待提升;服务人员配置数量不足,缺乏专职人员和专科人才;卫生信息平台不健全,机构间尚不能全面、及时共享诊疗数据.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服务问题清单及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可为提升上海市社区母婴保健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社区卫生服务母婴健康服务问题清单关键问题上海

    医院健康素养环境对患者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潘祥童莺歌倪珂薛子豪...
    701-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健康素养环境对患者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旨在为医院落实《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以及为促进其他疾病或症状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提供启示.方法 2023年11-12月,便利选取浙江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术后患者,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以中文版健康素养简要筛查问卷(BHLS)、健康素养环境评价简表(SF-HLES)与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问卷(PPSMB)为调查工具分别调查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医院的健康素养环境和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行为.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医院健康素养环境不同维度对不同健康素养水平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行为的影响.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医院健康素养环境、个体健康素养和术后患者疼痛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在不同健康素养环境下,个体健康素养对术后患者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41份,医院SF-HLES平均得分为(73.62±19.54)分,患者BHLS平均得分为(9.65±2.88)分,患者PPSMB平均得分为(25.99±6.35)分.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个体健康素养与医院健康素养环境临床维度(F=5.463,P=0.020)和结构维度(F=6.470,P=0.011)的交互作用对患者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人际维度(F=0,P=0.984)的交互作用对患者疼痛管理行为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仅在临床维度和结构维度的高健康素养环境下,健康素养良好与健康素养有限的患者在疼痛自我管理行为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BHLS得分每增加1分,其PPSMB得分提高3.74分(β1=0.832,P<0.001);医院的SF-HLES得分每提高1分,患者PPSMB得分可提高0.198分(β2=0.610,P<0.001).在低健康素养环境中,个体健康素养对疼痛管理行为不造成影响(P>0.05);而在高健康素养环境中,患者的BHLS得分每增加1分,其PPSMB得分相应提高4.037分(β4=0.317,P<0.001).结论 个体健康素养对其疼痛自我管理的积极影响依赖于优质的医院健康素养环境,提示优化医院健康素养环境是落实《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相关内容的必要前提,可为疼痛以及其他疾病和症状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促进提供参考.

    健康素养健康素养环境术后疼痛疾病管理自我管理

    关于在论文写作和评审过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关规定

    707页

    某院医用耗材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估路径探索

    苏艳丽高晴顾乡刘壮...
    708-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用耗材临床合理使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控制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通过组建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医院重点监测医用耗材清单,搭建配套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立临床耗材使用预警机制,按照全院-科室-病种-术式层层深入的分析方式,探索了临床耗材使用合理性评估路径,取得良好效果.以可吸收止血纱为例,通过实施该评估路径,及时发现了该类耗材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整改.经整改后,2023年第三季度全院可吸收止血纱使用数量(209.0片)较同年第二季度(254.0片)有所下降,临床使用更加合理规范.该评估路径实现了对重点监控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控,可为其他医院开展医用耗材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提供借鉴.

    医用耗材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估评估路径精细化管理

    本刊关于文稿中统计学方法的说明

    712页

    某院住院药房全流程智能化药品调剂模式构建与应用

    毕学苑李永生范婷
    713-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住院药房药品调剂管理模式,2023年4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构建并启动了住院药房全流程智能化药品调剂模式,通过联合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前置审方系统、无纸化调剂追溯系统和智能配送系统,建立"药师确认医嘱→取药/核对/打包→物流配送→护士核对/摆药"的标准化业务流程,实现了药品调剂全过程的可视、可控和可追溯,保障了病区用药安全.该模式实施前(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医院住院药房每月平均摆药单数为8 498单,差错率3.23%,平均每单完成时间15.50 min;实施后(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每月平均摆药单数为10 099单,差错率0.63%,每单完成时间10.10 min.全流程智能化药品调剂模式的应用减少了药品调剂差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良好成效,可为其他公立医院推进智能化药品调剂提供借鉴.

    药学服务信息系统智能核对智能配送住院药房

    本刊继续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717页

    某公立医院围术期患者血糖信息化管理实践

    吴婷婷谷雪梅卢雪琴施文正...
    718-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医院对住院患者血糖进行精准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2022年7月,某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启动了围术期患者血糖信息化管理实践,通过组建多学科支持和信息化管理团队,搭建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实施血糖自动分层预警、血糖危急值警示管控、异常血糖会诊和胰岛素泵管理等举措,实现了院内围术期患者血糖信息共享以及异常血糖的及时预警和调控,保障了患者安全.截至2023年6月,某医院在临床科室累计投入了364台智能血糖仪,对12 216例围术期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围术期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从2022年7月的81.81%升至2023年6月的82.95%.该管理管理实践为临床科室工作带来便利,有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可为其他医院开展患者血糖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血糖信息管理围术期患者多学科管理预警

    本刊关于文稿中参考文献标注的说明

    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