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州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州建设
中州建设

李昆亭

半月刊

1005-4863

zhzhjs@163.com

0371-66213389

450014

郑州市金水路102号河南省建设厅505

中州建设/Journal ZHONGZHOU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中州建设》是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主办的唯一建设综合类半月刊,是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定为全省建设领域内发布各种公告的媒体。 自2008年《中州建设》改版以来,一直围绕建设系统的焦点、难点、疑点、重点问题,组织深度报道,并努力与市场对接,内容更贴近读者,信息量更大。 《中州建设》积极刊登党和国家的城建建设指导方针和法规,努力传播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积极宣传建设管理部门和建设企事业单位的光辉业绩,及时发表专家、学者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文章。 《中州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得到了全省建设系统广大职工和领导的一致认可与赞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建设用地多功能绩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

    周桂芳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城市建设用地多功能绩效对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熵权和贴近度模型,定量评价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多功能绩效,结果如下.第一,2012-2021年,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多功能绩效呈快速上升趋势.第二,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多功能绩效水平呈现内部异质性.政治公平、生态管护、经济发展、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五个维度的绩效水平存在明显异质性,政治公平绩效增幅最大,年均增长124.23%;生态管护绩效年均增幅61.02%;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的绩效增幅在22%~26%,三者差距不大.生态管护绩效达到优秀水平,其他四项绩效达到良好水平.第三,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用地多功能绩效,平顶山市应引入多功能土地利用概念,鼓励城市用地多功能利用,加强城市用地资源的监测和预警,完善城市用地资源市场.

    城市建设用地多功能绩效评价

    河南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驱动因素分析

    文枫胡涛赵玉洁李浩运...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4个维度,选择了11个指标,探究了河南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化均呈正相关.其中经济水平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驱动效应最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和人口结构的驱动效应依次递减.对此,河南省应从优化产业结构、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人口结构等方面入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驱动因素以人为核心

    智慧城市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研究

    王正刚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智慧城市既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又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基于此,在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中,应当围绕智慧城市这一发展方向,创新和优化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技术与模式等,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或手段,打造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智慧城市.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了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城市更加健康发展.

    现代城市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山区城市空间治理单元划定与管控研究

    石宇琪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现有行政区划难以满足山区城市山水林田湖草与建设用地的治理需求.小流域作为山区自然资源、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独立自然生态系统,更适合作为山区城市的空间治理单元.依托生态价值转换和丽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以小流域为基础划定空间治理单元,以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切入点,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主体功能区适宜性评价体系,确定小流域空间治理单元主体功能区类型,制定各分区发展模式,可引导山区城市发展.

    小流域山区城市空间治理单元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主次梁相交节点探讨

    林家浩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次梁相交节点是水平结构传力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作用是将次梁从属范围内的楼面竖向荷载传给主梁,再由主梁将此荷载传递给竖向结构体系.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次梁相交节点位置错误可导致主梁在节点附近过早出现斜裂缝,从而造成局部破坏,且这种局部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破坏特性,容易引发工程质量事故.因此,本文探讨了主次梁相交节点的设计依据、设计方法和施工依据、质量管理及常见的质量缺陷以及处理措施,以期对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有所裨益.

    主次梁相交节点节点位置集中荷载附加横向钢筋吊筋

    地下站厅结构和桥梁结构作用模型研究

    曹叶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不同区域的人群流动愈发频繁,地铁和高架道路是解决人们出行问题的主要手段.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建设,应考虑在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与桥梁的互相影响.将地下车站结构及其上部立交桥的桥梁结构作为一个体系进行动力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车辆—桥梁—车站模型,对研究组合结构振动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车站结构桥梁振动分析模型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与完善措施分析

    马兴华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下,人们对建筑的各项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舒适性、和谐性,还要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在高层建筑结构当中,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对于保障建筑稳定用水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充分满足居民用水的各项需求.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还存在着一定不足,整项施工作业的开展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做好给排水施工设计的创新工作,优化给排水设计技术,充分发挥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价值.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完善策略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郭盼飞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化建设的新时期背景之下,城市面临的热岛效应、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为城市的设计与规划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道路给排水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及水资源利用的高效性直接相关,将海绵城市理念加以运用,有助于设计效能的持续提升,推动城市的稳定发展.因此,本文探讨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包括道路设计、分流及分级排水系统设计、绿化带设计、附属设施设计等.

    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分流及分级排水设计绿化带设计附属设施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董凯宗烨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建筑具有低污染和低能耗的特点,能够保证建筑物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因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合理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建筑的绿色环保性能,达到节能、省电、节水、节地的目的,并为人们营造宜居的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建设绿色建筑时,设计人员要坚持"绿色"的设计理念,把"绿色"的设计理念渗透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物的绿色环保性能.

    绿色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应用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李家敏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绿色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施工人员需要掌握科学的施工方法,并能够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分析了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探讨了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期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