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季刊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成人重症患者镇痛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呼吸学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
    97-115页

    成人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数据元及定义专家共识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
    116-134页

    成人重症患者镇痛镇静诊疗流程

    刘帅徐珊珊王淑雅侯梦雪...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镇痛镇静是重症患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形成了以镇痛优先、轻度镇静控制躁动、筛查并防治谵妄、早期活动和改善睡眠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策略,但目前尚缺乏简洁易操作的流程图。基于此,笔者制定了重症患者镇痛镇静诊疗流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个实操性强的工具。

    重症医学镇痛镇静诊疗流程

    eSOFA,qSOFA,SIRS对于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的比较:一项基于非ICU住院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刁世童王伊帆董润彭劲民...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电子序贯器官衰竭评估(eSOF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系统在非ICU环境中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于北京协和医院10个非ICU病区的脓毒症患者,以入院后28 d患者临床结局作为预后指标,计算入组患者eSOFA、qSOFA及SIRS评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eSOFA、qSOFA及SIRS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结果:研究期间共193例符合Sepsis-3脓毒症诊断标准。eSOFA、qSOFA及SIRS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95%CI:0.700~0.824),0.798(95%CI:0.700~0.896),0.589(95%CI:0.475~0.703)。其中qSOFA预测效能最佳,但与eSO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S预测效能最差。结论:非ICU环境下,qSOFA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最佳,eSOFA次之,SIRS最差。

    脓毒症电子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非重症医学科

    不同分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导致围术期AKI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比较

    李欣赛彭凯黄萱王正业...
    14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并比较Stanford A型和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围术期导致急性肾损伤(AKI)的诺模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AAD的患者资料。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分别筛选出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KI(TAAAD-AKI)、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KI(TBAAD-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诺模图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ping内部验证,从准确性、校准度、临床效益3个角度综合评价模型优劣。结果:共收集464例AAD患者的资料,TAAAD-AKI的发生率为83.5%(147/176),TBAAD-AKI的发生率为41.0%(118/288)。用于构建TAAAD-AKI诺模图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入院首次血清肌酐(SCr)、入院D-二聚体值、体外循环(CPB)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围术期使用升压药;构建TBAAD-AKI诺模图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入院首次SCr、入院肾脏灌注不良、ICU滞留时间、围术期使用袢利尿剂。区分度显示TAAAD-AKI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提示准确性高;TBAAD-AKI模型AUC值为0.825,说明模型有中等准确性。绘制模型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反映两种诺模图模型均有很好的校准度。而决策曲线同样发现模型均有不错的临床效益。结论:TAAAD-AKI和TBAAD-AKI的预测因子除了入院首次SCr外并不相同,TAAAD-AKI关键变量主要集中在术中术后,而TBAAD-AKI则多为术前。构建并验证可行的两种诺模图对于AKI的临床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预测模型诺模图

    卒中开颅术后患者脓毒症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周建芳张琳琳周建新
    16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开颅术后患者脓毒症的发病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入住北京天坛医院ICU的卒中开颅术后且ICU住院时间≥24 h的成年患者(排除开颅术前合并脓毒症者)。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主要诊断,手术相关信息等,对于合并感染和(或)脓毒症的患者,记录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所有患者随访至出院(存活或死亡),记录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结果:共纳入226例卒中患者,其中男性115例(50.9%),女性111例(49.1%);年龄为(51.6±13.6)岁;因出血性卒中入院者197例(87.2%),因缺血性卒中入院者29例(12.8%)。所有患者中,122例出现感染,76例合并脓毒症,脓毒症发病率为33.6%(95% CI:27.4%~39.8%)。与非脓毒症患者相比,脓毒症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更长[13(8,22)d vs 4(2,7)d,Z=7.994,P<0.001;27(17,38)d vs 17(10,25)d,Z=5.579,P<0.001],住院花费更高[140 406(100 406,217 111)yuan vs 87 034(60 102,119 352)yuan,Z=6.29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是患者预后不良(GOS≤3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05,95% CI:1.034~4.703,P=0.041)。结论:卒中开颅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合并脓毒症的风险较高;脓毒症不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但可作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脓毒症卒中开颅术后发病率预后

    血浆肝素结合蛋白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蔡荇张文娟於江泉郑瑞强...
    168-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BP)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感染的患者19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脓毒症组(48例)、脓毒症组(52例)、脓毒症休克组(98例)。另外选择同期入住我科的4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乳酸(Lac)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脓毒症诊断及28 d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因素。结果:入组时脓毒症休克组患者HB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脓毒症组患者的水平也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取最佳截断值35.8 ng/ml时,HBP从感染群体中筛选出脓毒症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将所有脓毒症患者根据28 d后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121例),死亡组患者的HBP和Lac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PCT、CRP和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P>97.6 ng/ml时,脓毒症病死率明显升高,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AUC为0.750,敏感度为65.5%,特异度为77.7%。死亡组在入组0、24、48、72 h血浆HB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血浆HBP水平在各时间点与前一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P可作为诊断脓毒症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并且与PCT、CRP、WBC和Lac相比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同时,HBP水平及变化趋势与脓毒症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用来评价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情况。

    肝素结合蛋白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生物标志物

    西宁地区某三甲医院ICU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主动筛查与感染的单中心研究

    蒋辛潘纯黄文辉甘桂芬...
    17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定植及感染现状,评估CRE定植对CRE感染的影响,为医院CRE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ICU并满足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肛拭子CRE主动筛查,收集患者CRE主动筛查结果及CRE感染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筛查296例患者,18例患者CRE定植阳性,定植率为6.08%(18/296)。研究期间共有6例患者发生CRE感染,感染率为2.03%(6/296),CRE感染患者中有4例CRE定植阳性,CRE感染患者的定植率为66.67%(4/6),非CRE感染患者的定植率为4.83%(14/290)。CRE定植与CRE感染存在一致性(Kappa=0.312,P=0.000)。6例CRE感染患者有4例死亡,CRE感染的病死率为66.67%(4/6)。CRE定植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酶型主要为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型。CRE感染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酶型主要为NDM型。结论:CRE定植患者具有更高的CRE感染风险,对ICU CRE感染的高危人群进行肛拭子主动筛查可及早发现CRE定植菌株的存在,有利于CRE感染的预防控制。

    ICU耐碳青霉烯肠杆菌主动筛查定植感染

    PiCCO指导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精准救治的效果

    崔广清葛玲玉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指导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ICU收治入院的154例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79例)与对照组(75例)。研究组选用PiCCO技术开展液体复苏,对照组按照Rivers提出的经典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方案进行复苏。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液体复苏达标所需液体总量、各个时间节点的乳酸(Lac)水平、Lac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ICU 14 d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复苏后指标:(1)研究组液体复苏达标所需液体总量为(2602±1086)ml,对照组为(3296±919)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苏后6 h 2组中心静脉压(CVP)均较初始CVP提升(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研究组CV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6 h Lac水平为(4.44±1.67)mmol/L,对照组为(5.03±1.74)mmol/L,2组Lac水平均较初始水平下降,且研究组6 h及24 h La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研究组Lac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初始MAP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研究组6 h的N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NT-pro BNP)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2组均较初始数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研究组较对照组可以明显减少去甲肾上腺素(NE)的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指标:研究组较对照组可以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远期预后指标中,2组14 d及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技术在指导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达标所需的液体总量,减轻肺水肿和心脏负荷,改善组织灌注。

    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心功能不全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脓毒症相关的ARDS发生的影响

    吴梅清林瑾段美丽薛晓艳...
    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对脓毒症相关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的影响。方法:以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22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是否发生ARDS将其分为ARDS组(102例)、非ARDS组(120例),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DL对脓毒症相关的ARDS患者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1)在222例脓毒症患者中,有102例患者发生ARDS,发病率为45.95%。(2)ARDS患者外周血HDL、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非ARDS患者,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 Ⅱ)评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显著高于非ARD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PACHE Ⅱ评分、高水平的CRP、低水平的HDL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3)HDL预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2,以HDL=0.81 mmol/L作为预测ARDS发生的临界点,其敏感度为76.67%,特异度为65.69%。结论:低水平的HDL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HDL水平对脓毒症致ARDS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高密度脂蛋白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