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手术切口的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比较

    郑琼程素英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比白内障患者接受透明角膜切口与巩膜隧道切口下超声乳化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022年 3月至 2023年1 月收治的 92 例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切口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其中对照组 46例选择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 46 例选择巩膜隧道切口,对比术前及术后 1 d、10 d及 30d干眼主观症状得分、角膜散光度、泪液分泌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第 1d、第 10d及第 30d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 1天、第10 天及第 30 天角膜散光度与泪液分泌量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角膜散光度及泪液分泌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4.35%与对照组 6.5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巩膜隧道切口下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对泪膜功能影响较小,并能够有效控制干眼主观症状,降低对泪膜功能以及术后角膜散光度的影响.

    透明角膜切口巩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术白内障泪膜

    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行ERCP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松磊王竞李宁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行 ERC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20年 1月至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96 例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 48例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余下 4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ERC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疗效情况、术前和术后的肝胆生化指标、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结石取净率、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TB、ALT、AST比较,差异都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能够达到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疗效,但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损伤更小,值得临床优先考虑.

    胆总管结石急性重症胆管炎ERCP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临床疗效

    B超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治疗体会

    赵佳姚周佳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B超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BGD)治疗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施行PTBGD治疗的 36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前后的炎症反应指标与肝功能检测指标以及手术指标.结果 3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PTBGD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8.33±2.67)×109/L、(21.18±4.27)mg/L、(2.47±0.52)ug/L、(35.42±8.19)U/L、(15.48±4.22)umol/L]较术前[(11.79±3.56)×109/L、(45.92±11.13)mg/L、(1.34±0.36)ug/L、(65.58±11.47)U/L、(29.85±6.16)umol/L]均显著低(P<0.05);手术时间(46.21±8.55)min及住院时间(3.15±1.02)d;患者术前 1d体温(38.62±0.59)℃与术后 3 d(37.28±0.36)℃相比,术后 3d体温显著降低(P<0.05);术后,患者发生脱管、胆汁引流不畅、感染分别为 1例、2例、1例,均无出血、胆漏、胆痿形成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GBD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简便、微创,可作为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的首要选择,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B超引导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镜盆底重建术对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任国英方华英陈慧君范瑜红...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盆底重建术对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旨在为后续手术方案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前瞻性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6月于本院诊治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 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阴式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盆底重建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问卷短表评分、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评分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6个月和 12个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问卷短表评分和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 6个月和 12个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问卷短表评分和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远期新发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接受腹腔镜盆底重建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主观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降低近期急性尿潴留发生风险;但需要注意该术式手术时间较长且可能增加远期新发尿失禁发生风险.

    腹腔镜盆底重建术老年盆腔器官脱垂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

    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对上尿路上皮癌的疗效观察

    蓝旭华李代畅陈斌朱扬进...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经腹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对上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19年 5月至 2023年 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52 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和对照组(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经尿道输尿管口电切术)各 26例,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2.49±10.87 mL)显著低于对照组(148.05±13.4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7.45±8.41 min)、尿管留置时间(4.91±0.72 d)和术后住院时间(6.58±0.88 d)均较对照组(138.73±12.68 min、10.43±1.24 d、8.61±1.11 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2 h(5.18±0.73)、24 h(4.24±0.61)和 48 h(2.37±0.43)VAS优于对照组(6.04±0.84、5.18±0.70、3.05±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漏尿 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 3例、漏尿 1 例、脂肪液化 2 例和肠梗阻 2 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在上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上尿路上皮癌输尿管并发症尿路感染

    宫腔镜7Fr冷刀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价值研究

    何叶陈枫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宫腔镜 7Fr冷刀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1年 3月至 2023年 3月医院收治的被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绝经女性患者 74 例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 37例接受电刀治疗,实验组患者 37例接受 7Fr冷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 1月和 3月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分的差异,术后的疗效差异和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VEGF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术后 1 月和术后 3 月的VEGF比较,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7Fr冷刀在治疗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时,能够减少手术相关的损伤,对患者的VEGF影响更小,临床疗效更佳.

    宫腔镜冷刀子宫内膜息肉电刀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徐俊英叶林娟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 2018年 6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1066 例AMI经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PCI术后发生医院感染 75例作为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A-MI病程、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糖尿病、梗死部位的占比,并统计架数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PCI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 75 例AMI患者PCI术后医院感染中共检测病原菌 102 株,其中革兰式阴性菌 46株:肺炎克雷伯菌 14株,鲍曼不动杆菌 5 株,铜绿假单胞菌 8 株,大肠埃希菌 4 株,副流感嗜血菌 10 株,流感嗜血菌 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3株;其他 4株;革兰氏阳性菌 52 株:表皮葡萄球菌 7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9 株,草绿色链球菌 30株,咽峡炎链球菌 1株,肺炎链球菌 2株,纹带棒状杆菌 3株;两组 AMI患者的年龄、病程、梗死部位、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PCI术后医院感染与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糖尿病、支架数量、手术时间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糖尿病、支架数量、手术时间均是影响 AMI患者 PCI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且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糖尿病、支架数量、手术时间均是影响AMI患者PCI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给予重视,应给予重视,采取相应的临床防治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分析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凌转安黄伟强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纤维瘤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7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经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与常规手术治疗,再对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情绪及生活质量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9.72±2.42)min,术中出血量为(11.32±1.48)mL,切口愈合时间为(3.33±0.58)d,切口长度为(4.03±0.21)mm,住院时间为(4.28±0.71)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 2个月两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2个月两组躯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其余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纤维瘤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出血较少,恢复较快,且该术式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乳腺纤维瘤负性情绪

    染料法引导下甲状腺癌手术对患者血钙、PTH水平和淋巴结清扫率的影响

    汪天翔张文渊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染料法引导下甲状腺癌手术对患者血钙、PTH水平和淋巴结清扫率的影响.方法 将 100 例于 2021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所有患者均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癌标准根治术,对照组术中肉眼辨别甲状旁腺,实验组术中采用亚甲蓝负染定位辨别甲状旁腺.统计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和甲状旁腺误切率并观察两组手术对患者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结果 2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高于对照组,而甲状旁腺误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钙和PTH水平在术后 1d、4d较术前降低(P<0.05),在术后 30d恢复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术后 1 d、4 d、30 d血钙和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 1 d、4 d、40 d的低血钙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亚甲蓝染料法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癌手术可有效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维持患者血钙和PTH正常水平,并提高淋巴结清扫率.

    甲状腺癌标准根治术亚甲蓝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淋巴结清扫率

    阴式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

    胡燕郑燕红程佳梨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0年 5月至 2023年 6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 82 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纳入对照组,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治疗纳入观察组,两组均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前两组患者盆底障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盆底障碍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盆底功能.

    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子宫脱垂围术期指标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