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眼表情况的影响

    谢晋郑晓
    2262-2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LSCT)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眼表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68例本院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34例纳入A组(翼状胬肉切除术),另外34例纳入B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LSCT).比较治疗有效率、手术恢复情况、泪膜破裂时间、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A组82.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3.12±0.34)d、不适症状持续时间(3.83±0.97)d均短于A组的(6.55±0.83)d、(6.96±1.32)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B组泪膜破裂时间(BUT)(13.61±1.42)s、泪液分泌试验(SIt)(13.74±1.46)mm/5 min均高于A组11.48±1.37 s、11.84±1.39 mm/5 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CSF)(0.82±0.23)分低于A组(1.18.±0.29)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裸眼视力(UCVA)(0.52±0.06)D低于A组(0.76±0.09)D,角膜散光度(CAD)(0.21±0.03)LogMAR低于A组(0.26±0.04)LogMAR(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A组17.65%,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LSCT,可提高疗效,优化恢复过程和眼表健康.

    原发性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植术疗效

    急诊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预测

    求颖颖黄晓芳王未荣华倩倩...
    2265-2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132例病例资料.将救治成功患者作为救治成功组,未救治成功患者作为救治失败组,分析急诊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似然比卡方、Wald卡方、拟合优度检验、ROC曲线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 10.61%患者救治失败,89.39%患者救治成功.单因素分析,失血性休克、MODS、ARDS、并发SIRS、并发PICS、应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GCS评分、Fib、LAC、受伤至急诊时间、APTT是急诊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失血性休克、MODS、ARDS、并发SIRS、并发PICS、GCS评分、LAC、受伤至急诊时间是其的危险因素,应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Fib是其保护因素.似然比卡方检验模型建立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卡方检验模型构建有效;拟合优度检验模型拟合效果较好;ROC曲线评价预测价值良好.结论 失血性休克、MODS、ARDS、并发SIRS、并发PICS、应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GCS评分、Fib、LAC、受伤至急诊时间对急诊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预后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多发伤预后不良危险因素预测创伤性骨折

    手术体积描记指数指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郭婷夏珣仰紫景
    2268-2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体积描记指数指导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本院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102例,其中62例根据医生经验调整术中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对照组),另40例则在手术体积描记指数指导下调整术中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试验组).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术后麻醉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丙泊酚用量为(243.50±15.84)mg,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95.74±23.66)mg(P<0.05);同时试验组术后麻醉恢复时间为(6.84±1.30)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39±1.67)min(P<0.05);两组意识消失前和息肉切除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低于给药前(P<0.05);两组给药前、意识消失前和息肉切除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压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00%,7.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5%,24.19%(P<0.05);两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体积描记指数指导用于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可有效减少术中丙泊酚靶控输注量,缩短术后麻醉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特别是心动过缓发生风险,且未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手术体积描记指数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丙泊酚

    双切口隧道切除法治疗耳前瘘管患儿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韩琦诸琦马迪将
    2271-2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切口隧道切除法治疗耳前瘘管患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本院接诊的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耳前瘘管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耳前组织和软骨整块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切口隧道切除法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围术期情况、斯托尼布鲁克瘢痕评估量表(SBSE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5.24%、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8.57±3.96)min,长于对照组的(36.33±4.15)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SBSES评分为(3.50±0.37)分、(3.87±0.4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32±0.35)分、(3.64±0.39)分(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为4.76%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切口隧道切除法治疗耳前瘘管患儿的效果明显,可提高患儿切口美观度,安全性好.

    耳前瘘管儿童双切口隧道切除法切口美观度并发症

    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复发转移高危因素分析

    吴彩霞戴丽丽方龙梅何俊...
    2274-2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复发转移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复发转移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13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化疗、吸烟、手术情况等,找出复发转移影响单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高危因素.结果 化疗复发转移者21例,复发转移率15.67%.T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ER/PR状态、肿瘤位置、婚姻状况、HER-2阳性、Ki-67高表达、年龄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复发转移影响单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ER/PR状态、HER-2阳性、Ki-67高表达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复发转移影响独立性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复发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加以干预,比如重点关注肿瘤直径超过5 cm和T分期Ⅲ期以及HER-2阳性、Ki-67高表达等患者,通过及时有效干预来预防复发转移以改善患者预后.

    乳腺癌乳腺癌根治术化疗复发因素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吴圆琼唐禹馨陈艳洁
    2277-2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不同治疗方法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者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者为观察组,各31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阴道切除、淋巴结清扫以及宫旁切除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92.36±27.86)min,长于对照组(262.77±26.74)min,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0.28±1.74)d,短于对照组(14.73±2.04)d,P<0.05.观察组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无死亡情况,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3.23%与对照组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LRH来说,采用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更为理想.

    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早期宫颈癌

    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肝外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常亮阮洪军
    2280-2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结石伴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胆囊结石伴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对照组43例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43例行ERCP+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更短,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更少(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相比,观察组97.67%更高(P<0.05);两组术前CRP、TNF-α、IL-6各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术前有所上升,组间两两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较对照组20.93%低(P<0.05).结论 对GS合并CBDS患者而言,应用ERCP+LC术式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获得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借鉴价值.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

    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和表观扩散系数与乳腺癌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杨成梁王春艳孙书鑫洪雪...
    2283-2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和磁共振(MR)表观扩散系数(ADC)与乳腺癌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76例乳腺癌患者,分析术前乳腺超声弹性成像和乳腺MRI数据,测量肿瘤超声弹性成像的平均弹性模量(Emean)和最大弹性模量(Emax)以及MRI的ADC值,并评估硬度和ADC值与乳腺癌特性的相关性.结果 ADC值与Emean(r=-0.315,P=0.002)和Emax(r=-0.326,P=0.002)呈负相关.超声弹性成像弹性模量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343-0.366,P<0.001).弹性模量值越高,肿瘤T分期越高(P<0.001).其中,三阴性乳腺癌的弹性模量值最高(P=0.024,P=0.026).当乳腺癌存在后方回声增强和血管新生时弹性模量值增高(P<0.05).结论 乳腺癌的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和MR ADC值呈负相关,且与肿瘤大小显著相关.

    超声弹性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乳腺癌

    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全麻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研究

    苟福林郭明程达黄彩鹏...
    2287-2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全身静脉麻醉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入住本院60例行ER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联合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全身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3 min(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药总量,术中第1 min、术中第3 min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水平,并记录术中呛咳体动、术后鼻出血、咽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2的SBP、DB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药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第3 min的SpO2、ET-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呛咳体动术后鼻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全身静脉麻醉在ERCP手术中具有良好效果,改善血氧饱和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改良鼻咽通气管全身静脉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

    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卵巢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凌倩万海霞
    2290-2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采取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对其卵巢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7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资料,按术式不同分为缝合组(35例,接受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开窗组(43例,采取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输卵管造影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卵巢储备功能、预后.结果 缝合组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管通畅度优于开窗组(P<0.05);缝合组术后3个月雌二醇(Estradiol,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比开窗组高,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比开窗组低(P<0.05);缝合组术后3个月平均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平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平均阻力指数(RI)比开窗组低(P<0.05);缝合组术后12个月宫内妊娠率[60.00%(21/35)]比开窗组[37.21%(16/43)]高(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均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前者更利于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患侧输卵管通畅度、提升术后宫内妊娠率,且可减轻卵巢储备功能受损程度.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