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肾上腺素添加方式在肩袖修补术中的对比

    郑婷杨青青张婧韩建福...
    557-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时,在灌注的前 3 袋生理盐水中添加肾上腺素和在所有灌洗液中添加肾上腺素的止血效果.方法 随机对照性分析 88 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的患者,观察组前 3 袋灌注液使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3L/袋,肾上腺素浓度 0.33 mg/L),对照组全部灌注液使用同浓度的肾上腺素.比较两组病例视野清晰度、手术时间差异和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视野清晰度、手术时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结论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中,在前 3 袋灌注液中添加肾上腺素和在所有灌注液中添加肾上腺素可以取得相当的止血效果.部分添加肾上腺素可减少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并可能减少药物的心血管并发症.

    肩袖肾上腺素视野清晰度手术时间

    动脉介入栓塞联合前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伴出血性休克的效果分析

    戴似钢侯燕明吴敏明
    560-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介入栓塞联合前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伴出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分析 2020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在本院接诊的 82 例骨盆骨折伴出血性休克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动脉介入栓塞联合前外固定治疗,43 例)和对照组(单纯前外固定治疗,39 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9.49%,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ICU治疗时间分别为(4.21±1.33)h、(3.22±1.14)U、(5.47±2.86)d,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的(6.82±2.14)h、(5.66±1.78)U、(9.55±5.78)d,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0.5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介入栓塞联合前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伴出血性休克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出血,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动脉介入栓塞骨盆骨折出血性休克前外固定术生活质量

    高分辨MRI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及在环周切缘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卢玲玲史燕巧陈文忠
    563-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分辨MRI(HR-MR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及在环周切缘(CRM)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本院 2018 年 3 月至 2023年 3 月收治的 58 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HR-MRI检查,应用Kappa检验HR-MRI评估直肠癌T、N分期、CRM受累情况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评价HR-MRI对CRM的评估价值.结果 本组 58 例直肠癌患者经HR-MRI检出T1期 3 例、T2 期 25 例、T3 期 20 例、T4 期 10 例,其中 54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HR-MRI评估直肠癌T分期的总诊断准确率为 93.10%(54/58),HR-MRI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1,P<0.05);本组 58 例直肠癌患者经HR-MRI检出N0 期 28 例、N1 期 20 例、N2 期 10 例,其中 55 例经术后病理证实,HR-MRI对直肠癌N分期总诊断准确率为 94.83%(55/58),HR-MRI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3,P<0.05);本组 58 例直肠癌患者经HR-MRI检出阳性 14 例、阴性 44 例,被病理证实阳性 12 例、阴性 43 例,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94.83%(55/58)、92.31%(12/13)、95.5%(43/45),HR-MRI评估CRM受累情况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4,P<0.05).结论 HR-MRI可对直肠癌进行精准分期,并清晰显示环周切缘受累情况.

    高分辨MRIT分期N分期直肠癌术前分期环周切缘评估价值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李芳硕李晶晶刘博
    56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80 例,采用切口浸润麻醉纳入对照组 40 例,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纳入观察组40 例,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后观察组静息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观察组运动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前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学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静息疼痛和运动疼痛程度,保持术后免疫学指标水平,从而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切口浸润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静息疼痛免疫学指标

    全麻髋关节置换术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腔隙阻滞的临床效果分析

    周爱静王春勇徐珊
    569-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髂筋膜腔隙阻滞(FICB)联合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6月至 2023 年 4 月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 11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58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全麻,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FICB联合全麻.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 48h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97±1.63)次、(62.02±14.36)μg、(5.89±0.67)d、(12.48±2.13)d,均少于/短于对照组的(7.48±1.51)次、(75.28±17.24)μg、(7.02±0.94)d、(14.30±1.01)d,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4、12、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2.35±0.57)分、(2.17±0.56)分、(1.88±0.43)分、(1.74±0.5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89±0.72)分、(2.63±0.62)分、(2.31±0.56)分、(1.99±0.51)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17%,低于对照组的 17.2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FICB联合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应用价值.

    髋关节置换术全身麻醉B超髂筋膜腔隙阻滞

    膝关节损伤中MSCT与PDWI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研究

    孙宏亮蔡庆虎潘佳佳
    572-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磁共振质子加权成像(PDWI)联合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本院就诊的 89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MSCT与PDWI检查.以膝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PDWI单独检查,MSCT于PDWI联合检查对不同膝关节损伤类型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分析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膝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阳性 79 例和阴性 10 例,其中阳性患者包含半月板损伤 52 例、韧带损伤 31 例、隐匿性骨折 31 例、软骨损伤 16 例、痛风性滑膜炎 1 例、关节囊破裂 1 例.MSCT、PDWI单独检查以及MSCT与PDWI联合检查对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PDWI单独检查结果与膝关节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均为一般(Kappa=0.555、0.616,P<0.05),而二者联合检查与膝关节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8,P<0.05).MSCT、PDWI单独及联合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 87.34%、92.41%、97.47%,特异度分别为 90.00%、80.00%、90.00%,准确度分别为 87.64%、91.01%、96.6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8.57%、97.33%、98.7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47.37%、57.14%、81.82%.结论 MSCT与PDWI联合检查用于膝关节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膝关节损伤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质子加权成像诊断

    不同年龄段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预后分析

    齐燕君徐勇飞肖宁波
    575-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青年与中老年结直肠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影响青年CRC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本院确诊的 82 例CR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基于不同年龄阶段分为青年组(≤45 岁)和中老年组(>45 岁),每组各 41 例.比较两组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率差异,并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青年CRC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CRC患者在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神经浸润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C患者的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结果显示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46 个月和 65 个月,青年CRC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中老年CRC患者(P<0.05).经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青年CRC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是否伴有脉管浸润和是否伴有神经浸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和是否伴有神经浸润是青年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两组CRC患者在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是否伴有神经浸润方面存在差异,青年CRC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中老年CRC患者,TNM分期、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和是否伴有神经浸润是青年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不同年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MR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临床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陆荣成徐忆宁陆伟杰夏国杰...
    578-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MR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2 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资料,术后患者均行DSA、CT、MRI检查.结果 82 例患者共 105 个病灶,其中DSA检出复发及残留(阳性)病灶 58 个,阴性 47 个,CT检查检出阳性病灶 43 个,阴性 62 个,MRI检查发现阳性病灶 60 个,阴性 45 个;以DSA结果为诊断标准,MRI在残余或复发病灶检查中的准确率(90.48%)及灵敏度(93.10%)均高于CT检查(68.57%、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特异性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398).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MR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诊断中的效能,尤其是在灵敏度和准确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在术后早期阶段进行发现和诊断.

    原发性肝癌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

    容积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对前交叉韧带骨隧道的评估价值

    王嘉宸翁伟
    582-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容积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3D-CT)对前交叉韧带(ACL)骨隧道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4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97 例ACL重建患者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术后 1 周内完成 3D-CT扫描和X线片检查.观察、分析ACL重建后患者的 3D-CT影像学表现,对比 3D-CT和X线测量的骨隧道中心点相对位置,同时比较不同IKDC评分患者经 3D-CT测量的骨隧道中心点相对位置及移植物情况.结果 3D-CT能够清晰显示ACL重建术后的骨髓道、内固定物、移植韧带及可吸收挤压螺钉等情况,所有患者的骨髓道壁均比较完整.3D-CT测量的各项股骨骨髓道内口中心相对位置均明显大于X线(P<0.05).3D-CT测量结果显示,IKDC评分≥90 分的患者的各股骨、胫骨骨髓道内口中心相对位置均明显高于IKDC评分<90 分者,IKDC评分≥90 分的患者矢状位夹角和移植物长度均明显大于IKDC评分<90 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T可清晰显示ACL重建术后关节内的骨髓道及移植物状态,不仅能够回顾性指导术中骨髓道定位,同时还能够为患者的术后膝关节提供较为准确、客观的影像学评价.

    前交叉韧带重建容积CT扫描三维重建X线片骨髓道

    术中精准护理在预防腹腔镜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

    朱梦瑶崔静於军金豪杰...
    586-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精准护理在预防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10 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手术期先后采用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其中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者为对照组,35 例;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10 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精准护理者为观察组,35 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记录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除凝血酶原时间外,观察组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2.85%(1 例),较对照组发生率 17.14%(6 例)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术中精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凝血功能,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术中精准护理下肢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