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视喉镜下切除会厌囊肿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

    王林纪科
    1130-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可视喉镜下切除会厌囊肿(EC)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EC80 例患者病例信息,分为对照组 39 例行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low temperature plasma,LTP)和观察组 41 例行可视喉镜下LTP.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咽痛评分以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伪膜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VA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炎症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d两组血清炎症指标及CD8+升高,CD4+、CD4+/CD8+下降,观察组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CD8+、CD4+及CD4+/CD8+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支撑喉镜相比,可视喉镜切除EC具有术后创伤更小以及安全性更高等优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可视喉镜低温等离子术会厌囊肿细胞免疫功能

    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分析

    何孝永姚光飞陈炎锋边建明...
    113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并观察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 2021 年 1 月至 2023年 1 月在本院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病例 56 例,随机设为对照组(采用单一法: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28 例,分析组(采用联合法:盆底肌训练配合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28 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1 月、2 月和 3 月的 1h漏尿量、72 h漏尿频次及ICI-Q-SF,并分析术后 4 月这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的漏尿量、漏尿频次和ICI-Q-SF均优于治疗前,其中分析组各项指标的改观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术后 2、3 月后疗效更显著.术后 4 月,分析组总有效率为 92.86%高于对照组的 89.29%,随访过程中,分析组的总体恢复等感觉状态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配合盆底肌训练对SUI临床疗效优于单一使用手术,即微创手术配合保守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盆底肌训练压力性尿失禁疗效

    胃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杨一唯鲁斌
    1135-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本院接诊的 62 例难治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鼻胃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胃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5d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活性肽(VI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置入长度均长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VIP、GAS均低于对照组,MTL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肠梗阻患者中,采用胃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的作用明显.

    难治性肠梗阻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胃镜鼻胃管胃肠道激素并发症

    分期康复治疗对肱骨髁间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

    徐东东赵伟张坚若
    1138-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期康复治疗对肱骨髁间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 98 例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予传统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予分期康复治疗,术后随访 1 年,对比 2 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康复 1 年后,观察组肘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康复 1 年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肱骨髁间骨折术后采用分期康复治疗具有显著优势,改善肘关节功能,能够有效降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分期康复治疗,以促进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

    肱骨髁间骨折术后康复分期康复治疗传统早期康复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

    刘程琳郑香琴葛玲娟
    1141-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 19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切口感染组 15 例,无切口感染组 177 例,检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特征,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5 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分泌物共检出 69 株病原菌,其中真菌占 7.25%,革兰阳性菌占 31.88%,革兰阴性菌占 60.8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耐药性高;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有较高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性极高.切口感染组与无切口感染组性别、临床分期Ⅰ-Ⅳ期、肿瘤类别、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切口感染组与无切口感染组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体质指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均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术后切口感染和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重视,进行有效防范.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危险因素

    9例离断指体静动脉桥接再植的治疗体会

    郑顺江胡森晗
    114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采用静动脉桥接再植术治疗的 9 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3 月于本院行静动脉桥接再植术治疗的 9 例(11 指)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总结静动脉桥接再植术的手术经验,观察并分析术后血运延迟恢复时间、患指成活率、关节活动度优良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所纳入的 9 例(11 指)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均完成静动脉桥接再植术,并进行术后12 个月随访.术后血运延迟恢复发生率为 63.64%(7/11,指),术后患指成活率为 90.91%(10/11,指),术后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 81.82%(9/11,例).末次随访时,8 例(10 指)成活的痛、温觉恢复,远侧指尖活动度(61.24±3.17)°,两点分辨觉(6.12±1.33)mm,指甲生长情况良好,患者对修复后手指外形满意.结论 静动脉桥接再植术治疗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能够有效的恢复再植指体的血运和成活率,且成活再植指体的感觉、活动度、指甲生长及外形恢复均良好.

    离断指体末节静动脉桥接再植治疗体会

    切开复位微型金属锁定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效果分析

    姚卫兵徐胜余
    1147-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切开复位微型金属锁定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效果.方法 对本院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接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金属锁定内固定治疗的 72 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术后疼痛水平、术后腕部功能以及各类型Die-punch骨折的功能状态评分.结果 切开复位 2.5 mm微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72 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2.18±10.51)min,术中出血量为(49.74±8.12)mL,切口长度为(4.36±1.18)cm 及术后住院天数为(6.78±1.59)d;术后第 1 个月、第 3 个月和第 6 个月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47±0.56)分、(1.43±0.58)分和(0.86±0.35)分.在术后第 6 个月,患者Mayo评分为(92.76±5.08)分,其中差 0 例,可接受 4例,良好 10 例,优秀 58 例,优良率为 94.44%;掌侧型、背侧型和纵向劈裂型三组间掌屈、尺偏、桡偏、背伸、旋前、旋后角度、握力以及Mayo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切开复位 2.5 mm微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可有效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并使术后腕关节恢复良好功能.

    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腕关节功能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疗效研究

    李安馨张松跃荣星夏天和...
    1150-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64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2)、对照组(n=32).对照组实施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 1 个月的舒张功能[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峰值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最大运动E'峰峰值之比(E/E')、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峰值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峰值之比(E/A)]、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1 个月的E/E'水平为(10.09±1.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1.37),E/A水平为(1.24±0.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为(1.69±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 1 个月的LVEDD、LVESD水平分别为(30.43±3.18)mm、(20.41±2.05)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90±3.20)mm、(23.23±2.50)mm,LVEF水平为(58.40±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03±2.91)%,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具有显著的疗效,改善舒张功能与心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介入封堵舒张功能心功能并发症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超声联合钼靶预测LVI的价值

    刘卓应金巧胡芯端
    1153-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超声联合钼靶预测淋巴血管侵犯(LVI)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本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76 例为观察对象,根据病理检查是否存在LVI分为LVI阳性组(n=23)、LVI阴性组(n=53),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征象情况.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钼靶X线、超声单独及联合对乳腺癌术前LVI的检出率,记录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两组患者内部回声、纵横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I阳性组患者长径≥2 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微分叶、微钙化占比明显高于LVI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LVI检出的敏感度为 69.57%(16/23)、特异度为 94.34%(50/53),准确度为 86.84%(66/76),阳性预测值为 84.21%(16/19),阴性预测值为 87.72%(50/57).钼靶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LVI检出的敏感度为 56.52%(13/23)、特异度为 94.34%(50/53),准确度为 82.89%(63/76),阳性预测值为 81.25%(13/16),阴性预测值为 83.33%(50/60).超声联合钼靶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LVI检出的敏感度为 86.96%(20/23)、特异度为 96.23%(51/53),准确度为93.42%(71/76),阳性预测值为 90.91%(20/22),阴性预测值为 94.44%(51/54).结论 超声联合钼靶检查在预测乳腺癌LVI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可帮助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LVI发生情况,辅助指导治疗方案.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超声淋巴血管侵犯临床价值

    渐进性力量训练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研究

    陶晓红张妍
    1156-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渐进性力量训练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研究,为此类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在 2020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接诊收治的 66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以数字表为工具对纳入患者展开随机化分组,各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3 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康复干预,观察组实施渐进性力量训练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 2 周末,两组患者均接受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36 项健康调查简表的测评.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在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等功能独立性情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在生理功能、生活活力、社交功能与总体健康等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身体疼痛方面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性力量训练能提高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独立性,且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渐进性力量训练康复训练股骨颈骨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