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朱军

双月刊

1008-9209

zdxbnsb@zju.edu.cn

0571-88272801

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浙江大学出版社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Agriculture & Life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大学主办的有关农业和生命科学的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农业、生物科学和技术、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和技术、核农学与技术、遥测遥感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读者对象是广大的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和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柴达木牛父系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与中国北方部分黄牛品种的遗传关系

    魏旭东徐东辉曹萍陈生梅...
    942-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包括25头柴达木牛在内的9个黄牛品种共计110头牛的Y染色体基因组单拷贝基因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扫描,分析其父系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差异、分化状况及聚类关系。结果表明:9个品种共定义了14种Y染色体基因组单倍型,其中在柴达木牛中确定了4种Y染色体基因组单倍型(H7、H12、H13和H14)。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柴达木牛父系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单倍型多样度为0。690±0。080),但与蒙古牛、延边牛、西藏牛和哈萨克牛相比较低。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柴达木牛父系遗传由普通牛Y1、Y2a和Y2b(亚)单倍型组组成,且以Y2b亚单倍型组为主,说明柴达木牛拥有普通牛父系起源。遗传分化结果表明,柴达木牛与蒙古牛、西藏牛之间的分化程度很低,与延边牛之间达到中等分化,与哈萨克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之间的分化程度高。聚类分析显示,柴达木牛与蒙古牛聚类关系最近,与西藏牛、延边牛聚类关系较近,而与哈萨克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聚类关系较远。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柴达木牛的父系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及与其他黄牛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等提供了参考,丰富了柴达木牛基因组数据库(集),为后续开展柴达木牛遗传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分子育种实践奠定了基础。

    柴达木牛Y染色体基因组父系遗传多样性分化系统发育

    天目多胎羊繁殖性状遗传分析

    李雪洪巍刘桂芬魏晨...
    954-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繁殖性状是养羊业中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影响天目多胎羊繁殖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及其遗传参数,所用数据来自浙江赛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4—2022年的5335头天目多胎羊的繁殖性能记录,包括胎产羔数、胎羔羊平均初生重、胎总产羔重和胎羔羊存活数。运用SAS 8。1和DMU软件分析非遗传因素对繁殖性状的影响,估计遗传参数和育种值,并进一步探讨遗传趋势和表型趋势。结果表明:胎次、产羔年份和产羔类型对各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胎产羔数、胎羔羊平均初生重、胎总产羔重和胎羔羊存活数的直接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016、0。063、0。049、0。034,均为低遗传力性状。胎产羔数与胎羔羊平均初生重在遗传和表型上均呈负相关,胎羔羊平均初生重与胎羔羊存活数在遗传上呈正相关,但两者在表型上呈负相关,其余性状在遗传和表型上均呈正相关。胎产羔数的平均育种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平均表型值整体呈上升趋势;胎羔羊平均初生重和胎总产羔重的平均育种值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平均表型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羔羊存活数的平均育种值和平均表型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本研究为天目多胎羊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育种工作提供了指导。

    天目多胎羊繁殖性状遗传参数育种值遗传趋势

    白色瘤胃球菌双功能糖苷水解酶IDSGH5-23的表达与性质分析

    韩俊彦丁钰杰尉俏女徐晓锋...
    963-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等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GH)是能水解、消减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类抗营养因子酶制剂的重要组分。本研究基于前期构建的湖羊瘤胃微生物宏转录组文库信息,从瘤胃微生物cDNA中克隆了一种兼具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双功能酶的基因IDSGH5-23,将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并研究了重组IDSGH5-23蛋白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IDSGH5-23的理论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5。8 kDa和4。44,与来自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的GH5蛋白(GenBank登录号:WP_013499238。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99。51%。在本试验条件下,IDSGH5-23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6。0,在pH 4。0~7。0范围内较为稳定;IDSGH5-23能高效催化大麦β-葡聚糖、地衣多糖、魔芋胶和榉木木聚糖,其中,水解地衣多糖主要生成纤维三糖,水解大麦β-葡聚糖生成聚合度大于3的纤维寡糖,水解榉木木聚糖生成木三糖至木六糖。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取了一个来自瘤胃微生物的兼具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双功能酶的IDSGH5-23,为研发饲用酶制剂和制备寡糖奠定了基础。

    瘤胃微生物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催化性质底物水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稿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编辑部
    前插1页

    总目次

    后插1-后插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