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罗卫东

双月刊

1008-942X

zdxb_w@zju.edu.cn

0571-88273210;88925616

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浙江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载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有新意的学术论文,包括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管理、旅游文化、新闻传播、古籍整理等,内容丰富,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所刊发的论文有不少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国高等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转载。是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学报(排名11),浙江省一级刊物,华东地区优秀刊物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首批来源期刊。 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她是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合并组建而成的新浙江大学的基础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教育部批准而创立的,是《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和原《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在新的基础上的改组和发展。 《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创刊于1955年,1978年定为季刊,1979年起获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高校中最早获准出版的学报之一。现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1237/C,国际连续出生刊号为ISSN1008-942X,国内邮发代号是32-35,国外邮发代号为BM372。地址为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邮政编码为310027;联系电话为0571-87952214。主编胡建淼,副主编楼含松、袁亚春,执行总编徐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国家金融安全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

    孙雪芬
    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金融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金融思想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相关重要论述鲜明确立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国家战略定位,揭示了国家金融安全在维护总体国家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深入阐释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思路和重要原则,指明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实践路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是新时代新征程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金融安全国家安全根本遵循

    制度型市场利用、动态能力与技术追赶

    郑刚朱国浩莫康
    1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度型市场是特定时期政府为发展特定产业而创造的特殊本土市场机会,后发企业如何抓住制度型市场机会窗口实现技术追赶是尚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产品追赶阶段,企业通过弱均衡性制度型市场感知、利用式战略捕捉和组织资产重构的动态能力,促进知识获取与应用,增强技术基础,实现产品技术追赶及利基市场领先.在平台追赶阶段,企业通过资源性制度型市场感知、探索式战略捕捉和组织结构重构的动态能力,促进知识转化与应用,更新技术基础,实现产品方案追赶及主流市场领先.在生态追赶阶段,企业通过需求性制度型市场感知、双元式战略捕捉和组织流程重构的动态能力,促进知识创造与应用,实现技术融合,实现商业生态追赶及全面市场领先.

    制度型市场机会窗口技术追赶动态能力医疗器械

    地方政府债务、土地利用效率与房价——基于255个城市面板数据检验

    王维安谢朱斌陈梦涛
    3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土地财政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债务一方面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土地市场供给,进而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理论模型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房价的正向效应可以解构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研究验证:(1)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2)土地利用效率能够通过调节效应削弱地方政府债务对房价的正向刺激;(3)在低数字经济水平、高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城市,地方政府债务对房价的正向刺激更显著,且土地利用效率对该刺激的负向调节效应更强.上述结论为加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因地制宜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以及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撑.

    地方政府债务土地利用效率房价数字经济水平土地财政依赖度

    第一期"数智时代的俄语教学与研究"研讨会顺利举办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54页

    政策框架视角下反腐倡廉增进公众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南日
    5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腐倡廉是当前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研究多从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两条路径来解释反腐倡廉对幸福感的影响,忽略了其一体两面的政策特征.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反腐倡廉政策框架有助于提高居民幸福感,相较于反腐框架,倡廉框架的影响更为显著.象征性代表和权力距离取向是反腐倡廉政策框架增进幸福感的内在影响因素.象征性代表在反腐倡廉政策框架增进幸福感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取向能有效调节象征性代表对幸福感的影响,同时权力距离取向可以调节反腐倡廉通过象征性代表对幸福感的间接效应.

    框架效应反腐倡廉象征性代表权力距离取向

    第二届"长三角地区高校俄语院长系主任高端论坛"圆满结束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69页

    "心即理"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认知和路径探索

    邹依诺吴次芳谷玮
    7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即理"强调主体精神对宇宙万物的影响,更加符合生态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价值取向."心即理"空间由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组成,其中精神空间是"心即理"导向下国土空间规划重点营造的对象.此外,精神变量与客观福祉共同构成了连续的幸福光谱,幸福光谱是构造诗意栖居环境的核心要素.精神空间由情感空间、快乐空间与诗居空间共同组成.其中,情感空间强调情感媒介设施、全龄友好空间和韧性情感设施营造,快乐空间可以分为快乐街道和沉浸式空间等,诗居空间突出文化守正创新、乡愁家园营建和空间美学塑造.因此,把握"心即理"的内涵,在认知层面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从"心即理"探索国土空间规划的路径,有利于完善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范式.

    国土空间规划心即理认识论规划路径人本规划

    欢迎订阅2024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5页

    中国法律法规中语言权利的历时演进研究:1949-2022

    王娅婷张慧玉
    8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语言权利的保障就备受重视.我国的语言权利保障工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步期(1949-1976)、发展期(1977-1996)、完善期(1997-2017)、成熟期(2018年至今).起步期的相关保障体系还不成熟,主要关注基础领域的语言使用问题;进入到发展期,语言权利保障工作向教育、知识出版、弱势群体语言保障等领域扩展,开始强调语言学习问题;完善期与成熟期的语言权利保障工作涉及领域更广泛,并且开始强调语言的传播,在成熟期尤为重视语言的对外传播.从阶段性发展来看,我国语言权利保障工作涉及领域从基础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并且工作重心呈现"语言使用—语言学习—语言传播"的转移趋势.从各领域发展特点来看,各领域的语言权利保障工作通常以语言使用为起点,后期更加细化,不仅关注到微观层面的相关职业人员规范、文本规范,还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对已有条文进行调整,扩展关注群体.

    语言权利语言规划法律法规语言立法

    《法言》"捽茹"考

    吴慧欣王云路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法言》"捽茹"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迄今未有定论.前代学者观点分歧的深层原因是"捽""茹"组合在词义层面不和谐,因此推测"捽"是通假字,理解为"吃喝"义.旧有观点大多将"捽茹"理解为颜渊"箪食瓢饮"典故的附属成分.考察《法言》原文的思想内容,"箪瓢捽茹"实际涵括两个典故,"箪瓢"出自《论语》,"捽茹"则出自《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是"茹草"的变体,属于典故词."捽茹"作为典故词在宋代兴盛,与宋代士人尤其是北宋司马光对《法言》的推崇有直接关系.由此说明文献的影响力、语素义的明晰度对典故词成词及其流行具有重要影响.

    《法言》捽茹茹草典故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