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罗卫东

双月刊

1008-942X

zdxb_w@zju.edu.cn

0571-88273210;88925616

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浙江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载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有新意的学术论文,包括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管理、旅游文化、新闻传播、古籍整理等,内容丰富,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所刊发的论文有不少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国高等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转载。是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学报(排名11),浙江省一级刊物,华东地区优秀刊物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首批来源期刊。 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她是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合并组建而成的新浙江大学的基础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教育部批准而创立的,是《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和原《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在新的基础上的改组和发展。 《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创刊于1955年,1978年定为季刊,1979年起获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高校中最早获准出版的学报之一。现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1237/C,国际连续出生刊号为ISSN1008-942X,国内邮发代号是32-35,国外邮发代号为BM372。地址为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邮政编码为310027;联系电话为0571-87952214。主编胡建淼,副主编楼含松、袁亚春,执行总编徐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发展如何提升供应链韧性?——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邓慧慧刘宇佳王强
    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加速了传统供应链的智能化转变,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预警供应链风险,但在"黑天鹅"事件不断出现的情况下,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是否提升了供应链韧性仍缺乏系统性证据.着眼于中国企业的视角来评估人工智能这一全球关键性技术变革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发现:(1)企业人工智能发展有助于缓解采购和分销渠道多样性不足以及资金配置有效性缺乏的问题,提升供应链韧性.(2)人工智能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净效应与供需波动偏离程度无关,目前人工智能尚未缓解信息有效性不足所带来的问题.(3)人工智能与供应链韧性的关系受到地域同群效应和企业龙头效应的显著影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企业人工智能发展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大规模企业、民营企业的人工智能发展更能显著提升供应链韧性.

    人工智能供应链韧性资源配置供应链智能化

    数字产品进口转换是否引致企业持续数字创新:一蹴而就还是日积月累?

    姚瑶杨高举
    2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供应链冲击影响,企业往往采用数字产品进口转换来应对.企业实施数字产品进口转换是出于短暂避险,还是长期创新?数字产品进口转换是否引致企业持续数字创新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对数字产品进口转换与企业持续性数字创新的因果关联的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转换基础上的要素配置重组、价值链分工与供需信息共享是促进企业持续性数字创新的主要途径,而工序智能化、市场规模扩大与企业国际化是影响持续性数字创新的调节性因素.拓展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多元化与邻近区域转移效应对企业持续数字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数字产品进口转换持续性数字创新

    欢迎订阅2024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3页

    文化共享与市场契合:中国原创电视节目模式落地海外的机制研究

    章宏梁凯静赵天娜
    4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我国首例落地西方国家的综艺节目模式《我们的歌》在西班牙主流电视台播出并获得巨大成功,其成功输出的机制能够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启发.《我们的歌》节目模式实现了音乐竞技综艺的类型共通、代际合作与经典新唱的主题共鸣、音乐体验的美学共赏和嘉宾原型的角色吸引等方面的文化共享,节目的规则叙事与价值观则在其中起支撑作用.此外,西班牙与中国综艺市场的相似性优势与差异化互补以及改编版节目在时空要素上的营销策略,共同促进了市场契合.但西班牙受众评论中缺失的受众互鉴揭示了我国节目模式国际影响力有限.为实现我国原创节目模式走进国际市场,创新节目模式时需注重发掘具备普适性的本土价值观,鼓励节目模式集体出海,优化我国节目模式产业链,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受众跨平台参与及互鉴.

    电视节目模式输出文化共享市场契合中国西班牙

    论数据平台组织结构作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的工具

    张冬阳
    5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数据平台的认知优势,立法者通过重塑其组织结构,推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的内生化建构.外部行为规范给企业造成的负担是点状的,内部组织规范则是对企业理性的结构性重塑,意味着国家能够对企业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现有理论欠缺足够的解释力.经典的比例原则建立在经验性预测基础之上,组织调控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导致比例原则的限制功能降低,应当利用一致性要求弥补被削弱的内容审查.立法者在风险进路基础之上对数据平台提出的组织结构要求不仅需要维护企业自身理性,还必须确保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的有效性.与直接规制数据平台外部行为相比,通过规制其组织结构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对立法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组织个人信息保护比例原则一致性要求

    "第二届中华翻译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暨《中华译学》出版发布会"成功举办

    王娅婷冯全功
    72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与治理——兼论如何打破"科林格里奇困境"

    沈芳君
    7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突飞猛进,其治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科林格里奇困境".打破"科林格里奇困境",须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考量,遵循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安全和价值原则,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完善现有治理框架,实现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和安全可控.我国人工智能治理呈现安全与发展兼顾的特点,但也存在立法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建构性技术评估和道德物化设计将伦理价值介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生命周期;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立法保障,建立完善治理主体,针对数据、算法和生成内容三方面构建起以行政监管为主的多元协同治理框架.这是打破"科林格里奇困境"的中国治理路径.

    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审视价值取向治理建构

    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建设:价值、机理与路径

    邵兴江金祈作顾建民
    9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项关键任务.目前我国乡校空间仍存在普遍难题,在空间建设上面临定位模糊、投入不足、理念偏失和实践指导薄弱等四类短板,亟须优化乡校空间的价值定位,确立校村共同振兴、城乡教育共富、学生更好成长、乡校更具品质等四大价值目标.未来乡校空间建设应以小而美为方向,优化要素、性能、设计和治理等四方面的建设机理:立足社会整体性,实现要素完善且功能互补共生;立足办学发展性,实现空间内生赋能而强基固本;立基育人教育性,实现空间融文教而更好地育人;立基建设实践性,实现全社会协作和联动共治.在空间的达标化、育人化、人性化、数字化、乡土化和开放化等六个路径上协同建设.

    共同富裕乡村小规模学校小而美空间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新时代文艺理论研究"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田王晋健
    104页

    拔尖创新人才学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郭文刚郑尧丽孙源
    10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学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院校制度情境、育人共同体、学生特质、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活动和自我调节学习行为是影响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学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学生特质作为前置驱动要素,奠定了拔尖创新人才学业发展的前提性条件;自我调节学习行为、育人共同体与院校制度情境构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情境,既直接影响学业发展,也调节学生特质与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度;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活动是影响拔尖创新人才学业发展的主要中介机制.建议充分发挥育人共同体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学习、参与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学业发展质量,着力提升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成效.

    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型大学扎根理论学业发展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