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来茂德

双月刊

1008-9292

zdxbyxb@zju.edu.cn

0571-88272797

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主要反映本校医药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合内增压技术的股前外侧跨区皮瓣修复肢体较大创面临床研究

    朱海锋杨晓东王海涛沈立锋...
    40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结合内增压技术的股前外侧跨区皮瓣与传统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肢体较大创面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肢体较大创面缺损共38例患者(缺损面积达到11 cm×39 cm~16 cm×65 cm)的临床资料。按照修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跨区皮瓣修复组(18例)和传统皮瓣修复组(20例)。跨区皮瓣修复组采用结合内增压技术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旋髂浅动脉皮瓣(ALTP-SCIAP)治疗,传统皮瓣修复组采用单侧或双侧股前外侧皮瓣,必要时联合植皮。比较两组术后皮瓣存活情况、供区修复情况、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跨区皮瓣修复组中,切取移植皮瓣18例次,瓣宽(9。9±2。0)cm,瓣长(44。2±3。5)cm,存活面积(343。2±79。9)cm2。传统皮瓣修复组中,切取移植皮瓣29例次,瓣宽(11。0±2。8)cm,瓣长(21。7±3。2)cm,存活面积(186。4±49。2)cm2。瓣长和存活面积跨区皮瓣修复组显著大于传统皮瓣修复组(t=22。365和8。345,均P<0。05)。跨区皮瓣修复组皮瓣供区采用直接缝合11例次,皮肤牵拉器辅助下缝合6例次,部分植皮修复1例次。传统皮瓣修复组皮瓣供区采用直接缝合12例次,皮肤牵拉器辅助下缝合11例次,部分植皮修复6例次。两组皮瓣供区修复的植皮率分别为5。6%(1/18)和20。7%(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7,P>0。05)。跨区皮瓣修复组中出现并发症1例(5。6%),患者满意度达到94。4%;而传统皮瓣修复组中出现并发症7例35。0%,患者满意度为70。0%。相比传统皮瓣修复组,跨区皮瓣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χ2=4。942,P<0。05),患者满意度升高(χ2=4。448,P<0。05)。结论:与传统股前外侧皮瓣比较,结合内增压技术的股前外侧跨区皮瓣切取面积更大,皮瓣供区大多可Ⅰ期直接缝合,不需要植皮修复,并发症更少,患者满意度更高。

    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旋髂浅动脉皮瓣内增压疗效

    王福俤/闵军霞教授团队在靶向铁死亡治疗脂肪性肝炎领域获得重要进展

    410页

    超声评估踝关节骨折患者距腓前韧带及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损伤的价值

    吕盼盼刘超李世岩
    41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评估踝关节骨折患者距腓前韧带(ATFL)及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ATiFL-DF)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因踝关节骨折就诊,临床怀疑韧带损伤,术前行踝关节超声检查,并予以踝关节镜探查的患者。以踝关节镜下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韧带损伤分级,统计分析超声诊断ATFL及ATiFL-DF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共收集病例51例。超声诊断ATFL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92。3%,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100。0%,超声与踝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性佳(kappa=0。849)。超声诊断ATiFL-DF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33。3%,阳性预测值为90。7%,阴性预测值为25。0%,超声与踝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性差(kappa=0。168)。结论:超声检查是评价踝关节骨折患者ATFL损伤的可靠的检查方式,但对ATiFL-DF损伤的评估特异性较差,因此ATiFL-DF损伤超声检查阴性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仍有必要行踝关节镜检查。

    距腓前韧带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超声检查关节镜检查诊断

    张岩/毛春友教授团队揭示蛋白酶激活受体的栓配体结合和激活机制及G蛋白选择性的结构基础

    418页

    SWI/SNF染色质重塑因子BAF60b通过影响调节性T细胞迁移抑制炎症性疾病

    418页

    正弦交变电磁场可加速大鼠骨折愈合

    高玉海侯雪峰魏振龙陈克明...
    419-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正弦交变电磁场(SEM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Wistar大鼠建立骨折模型后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和SEMF组,每组15只。SEMF组每天给予50 Hz 1。8 mT的SEMF 90 min,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每两周进行X线检查判断各组大鼠骨痂形成情况,在电磁场干预后的第二周和第四周各组分别处死3只大鼠并取术侧骨折处骨组织提取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COL-1)、Osterix蛋白(OSX)、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8周后取术侧股骨行显微CT扫描观察骨折愈合、行血管造影观察血管生长情况,并取心、肝、脾、肺、肾等器官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SEMF组治疗2、4、6、8周后骨痂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1);8周后SEMF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模型对照组,两组骨体积分数分别为0。243±0。012和0。186±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周后SEMF组血管数也均优于模型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SEMF组治疗2、4周后COL-1、OSX、RUNX2、VEGF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SEMF组和模型对照组各器官组织病理学观察均无异常。结论:SEMF能够通过促进不同时期成骨因子的蛋白表达和血管增生从而加速骨折的愈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正弦交变电磁场骨形成血管造影术骨折愈合安全性大鼠

    黄河教授团队与钱鹏旭研究员团队合作绘制小鼠造血系统衰老代谢图谱并鉴定抗衰老代谢物

    426页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是骨组织再生修复的潜在作用靶点

    潘闻政何勇黄悦
    427-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伤、感染、肿瘤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节段性骨缺损和骨折不愈合具有成骨范围局限、骨骼愈合周期长等特点。骨组织再生代谢调节因子可加速骨组织修复和高效重建骨缺损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作为一种去乙酰化酶和核苷酸转移酶,广泛参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等骨细胞的分化、凋亡、代谢和炎症反应的调节,是骨代谢调节的重要因子。SIRT6通过与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形成复合体,并下调核因子κB通路表达,促进雌激素受体α-Fas配体轴信号表达,以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成熟分化,从而阻碍骨吸收,导致骨组织骨量增加。另外,SIRT6能通过激活Akt-mTOR途径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水平和成骨能力,并抑制成骨细胞内糖酵解和活性氧生成,通过CREB/CCN1/COX2途径和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加骨的形成,加速骨组织骨再生修复。本文综述了SIRT6参与骨再生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揭示其可能作为骨组织修复潜在治疗靶点的意义。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骨代谢骨再生修复综述

    路静/陈作兵/胡少华研究成果揭示促食欲素调控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新机制

    433页

    易聪研究员团队合作成果阐述细胞响应能量应激启动自噬发生的信号通路

    4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