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来茂德

双月刊

1008-9292

zdxbyxb@zju.edu.cn

0571-88272797

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主要反映本校医药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作者投稿时请提供ORCID

    497页

    小分子组合诱导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功能性神经元

    高群伟代振佳杨新康刘长青...
    498-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将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REF)重编程为化学诱导神经元(ciNC)的方法体系,为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供体细胞。方法:以裴钢研究团队建立的人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神经元的方法为基础,通过更换包被液、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添加神经源性保护因子、调整毛喉素浓度和小分子去除实验对诱导培养基和成熟培养基进行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不同诱导阶段细胞的相关蛋白质。结果:以原方案进行诱导时,细胞存活率仅(34。24±2。77)%。包被液更换为基质胶后,细胞存活率上升到(45。41±4。27)%;添加褪黑素后细胞存活率提高至(67。95±5。61)%,(23。43±1。42)%的细胞转变为神经样细胞;添加小分子P7C3-A20后细胞存活率进一步提升至(76。27±1。41)%,(39。72±4。75)%的细胞转变为神经样细胞;毛喉素浓度提升至30 μmol/L时,神经样细胞比例达到(55。79±1。90)%;去除SP600125后,(86。96±2。15)%细胞存活,神经样细胞生成率提高至(63。43±1。60)%。以优化后的方案诱导,可经过神经前体细胞将REF诱导为ciNC。其中,神经前体细胞能够高表达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SRY-box转录因子2、配对盒6以及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Ⅲ类β-微管蛋白,而成纤维相关蛋白波形蛋白表达量减少。神经前体细胞在成熟培养基中诱导两周后,可见大部分细胞呈神经样细胞形态,诱导后的ciNC高表达Ⅲ类β-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2,而成纤维相关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减少。结论:优化后的小分子组合在常氧条件下能将REF重编程为ciNC。

    体细胞重编程小分子化合物胚胎成纤维细胞化学诱导神经元大鼠

    新型补骨脂酚氨基胍衍生物诱导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

    张振海朱静王建安陈洁...
    509-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合成新型补骨脂酚氨基胍衍生物,并探讨其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以补骨脂酚为起始化合物,通过甲酰化和席夫碱反应获得补骨脂酚衍生物1、2,并经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鉴定其结构;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补骨脂酚及其衍生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利用荧光显微镜、Anexxin 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法检测补骨脂酚及其衍生物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JC-1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CFH-DA法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结果:根据波谱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合成获得1个新结构的补骨脂酚氨基胍衍生物,其化学名为2-{(E)-5-[(S,E)-3,7-dimethyl-3-vinylocta-1,6-dien-1-yl]-2-hydroxybenzylidene}hydrazine-1-carboximidamide(衍生物2)。MTT法结果显示,补骨脂酚及其衍生物对MDA-MB-231细胞均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性,其中衍生物2对MDA-MB-231细胞显示较强的细胞毒性,其作用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13。11±1。09)、(6。91±1。78)和(2。23±1。32)μmol/L,但对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 毒性较低,作用 72 h的IC50 值为(31。23±1。58)μmol/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衍生物2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衍生物2作用后的MDA-MB-231细胞中Bax/Bcl-2比值增加,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胱天蛋白酶3激活,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增高。结论:新型补骨脂酚氨基胍衍生物可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且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较小,可作为抗三阴性乳腺癌的先导化合物。

    补骨脂酚氨基胍三阴性乳腺癌凋亡线粒体功能

    黄河教授团队创新白血病加强治疗方案

    518页

    汉防己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徐娟李济忱叶龑赵青威...
    519-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汉防己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SinoMed、PubMed、Springer、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ails数据库中检索汉防己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R 3。5。3软件对有效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视觉模拟评分(VAS)、疾病活动度评分(DAS)、压痛关节计数(TJC)、肿胀关节计数(SJC)和晨僵持续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汉防己甲素对治疗的有效率(OR=3。27,95%CI:2。01~5。37,P<0。01)、ESR(SMD=1。12,95%CI:0。06~2。19,P<0。05)、CRP(SMD=0。75,95%CI:0。28~1。22,P<0。01)、VAS(SMD=0。64,95%CI:0。29~1。00,P<0。01)、TJC(SMD=1。16,95%CI:0。58~1。74,P<0。01)、SJC(SMD=0。85,95%CI:0。40~1。31,P<0。01)、晨僵持续时间(SMD=1。09,95%CI:0。68~1。50,P<0。01)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类风湿因子(SMD=1。70,95%CI:-1。10~4。51,P>0。05)和DAS(SMD=0。26,95%CI:-0。59~1。11,P>0。05)的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防己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0%(95%CI:12%~27%,I2=60%,P<0。05),不良事件的程度较轻,患者转归良好。结论:汉防己甲素能提高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且不良事件程度较轻。

    类风湿关节炎汉防己甲素临床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青春初期女性行卵巢组织冷冻过程中发现成熟卵母细胞一例

    张豪城施丽冰王海潮竺海燕...
    527-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例15岁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一个疗程化疗后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中心进行生育力保存。在卵巢组织冷冻保存期间发现1枚MⅡ成熟卵母细胞和3枚生发泡期卵母细胞。3枚未成熟卵母细胞行体外成熟培养未获得成熟卵子,最终玻璃化冷冻1枚成熟卵母细胞和12片卵巢皮质。提示对于青春期性腺轴反馈已建立患者,卵巢组织冷冻不是唯一的生育力保存方式,可考虑促排卵取卵冻存卵母细胞,或根据月经周期判断处于排卵期者,在卵巢组织冷冻前尝试穿刺取卵获得自然周期成熟卵母细胞行卵母细胞冷冻,从而提高患者生育力保存概率。

    生育力保存青春初期卵巢冷冻卵子体外成熟培养病例报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531-53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