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张江科技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张江科技评论
张江科技评论

双月

2096-3939

zj-tr@sstp.cn

021-53203152

201101

上海市闵行区号景路159弄A座903室

张江科技评论/Journal ZHANGJIANG KEJI PINGLUN
查看更多>>《张江科技评论》(双月刊)致力于打造与创新经济和创新发展相适应的媒体平台,助推创新创业生态构建。杂志同步推出官方微信公众号“张江评论”(zjreview),旨在及时报道和评价国内外创新性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商业价值,独家提供有深度的科技评论。除此之外,公众号还会发布最新的创新创业活动、专家论坛、杂志进度预告等。关注“张江评论”,让创新成为你的生活方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国重器:燃气轮机技术的演进与展望

    何卫华申金升王国强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不仅象征着现代动力机械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更为全球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坚实支撑。自20世纪初以来,燃气轮机技术凭借其高效能与低排放的显著优势,迅速在航空、发电以及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燃气轮机的技术演进进行了系统梳理,从早期雏形的构想到现代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全面解析了全球主要生产商的技术策略与市场竞争格局,特别着重探讨了20世纪以来关键发展阶段的动态演变。与此同时,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在燃气轮机技术领域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在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市场扩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在总结燃气轮机技术发展主要趋势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技术创新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智能化与环保技术将成为推动燃气轮机未来发展的关键动力。

    燃气轮机技术演进全球竞争能源转换

    合成生物学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陈明伟孟海华李积宗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生物学在一些相关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与前景。本文梳理了合成生物学的技术最新进展、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布局,国内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应的举措建议。

    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进展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循环肿瘤DNA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苏建宇鞠睿王新一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携带与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信息,包括单核苷酸变异(SNV)、插入/删除(indel)和基因融合(fusion)等。ctDNA在癌症早期筛查、靶向用药指导,治疗效果评估以及预后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本文总结了现有ctDNA检测技术特点,重点论述了生物传感在提高ctDNA检测技术特异性和灵敏度方面的常用策略,最后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循环肿瘤细胞电化学生物传感DNA临床应用

    代谢组学视角下的肠道菌群移植对肠-脑轴功能的调控

    李佳杰齐学洁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创新疗法,肠道菌群移植展现了其在调节肠-脑轴方面的能力。通过联合应用代谢组学手段,可以全面揭示肠道菌群同神经系统间的交互作用机理,并据此制定个体化医疗方案,从而为神经类疾病的诊疗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途径。

    代谢组学肠道菌群移植肠-脑轴调控机制

    miRNA对IBS肠黏膜通透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白雪江滨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肠易激综合征(IBS)逐渐成了困扰当代青壮年的疾病之一。IBS病因复杂,发病受心理和生理等多重因素的刺激,而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则是其主要的生理因素之一。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可调控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生物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miRNA的表达与IBS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miRNA对IBS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有望为IB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miRNAIBS肠黏膜通透性影响机制

    人工智能的局限与跃迁: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多维探索

    陈钰什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技术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以其迅猛发展不断改写人类社会的图景。然而,从现有的智能系统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人工智能,我们仍面临重重挑战与未知。本文将从技术现实、自主进化、哲学观念与技术路线,以及AI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剖析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路径。

    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差异化加速主义可持续发展

    浅析大语言模型中的道德判断问题

    孟帅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大语言模型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关于大语言模型的伦理道德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原理、对用户的影响,以及大语言模型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旨在进一步完善大语言模型中的道德判断问题研究,为大语言模型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有益借鉴。

    大语言模型技术原理道德判断道德中立

    药品辐照灭菌应用及待解决问题的探究

    张彬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辐照技术,包括60Co的伽马射线、由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以及X射线等,通过与物质的交互作用,实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改性。该技术在食品和药品的防腐、杀虫、灭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成药具备繁杂的化学结构,这可能会在辐照阶段引发更为复杂的安全问题。因此,针对药品的辐照应用,必须严格把控照射剂量和条件,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药品中药辐照灭菌

    论科技法学体系建设的路径方向

    张真源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颠覆性科技发展对社会系统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传统法学与单一技术法学对社会系统变迁的回应始终缺乏系统性和体系性,亟须一种统合全方位、全领域、全业态、全模式的科技法学,以调整由颠覆性技术发展带来的日益更新的社会关系。科技法学是调整法律与科技互动关系的学问,其通过特有的问题意识、理论体系、制度工具、研究方法等协调技术发展与安全之间的问题。目前,我国科技法学体系建设还存在科技法学关涉技术范围广泛,难以形成统一理论体系、难以打造核心课程体系、难以锚定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因此,科技法学体系建设在理论层面可以化约为解决"发展与安全"矛盾的基本定位,一是形成以"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单行法"为基础架构的科技法学课程体系,二是形成"硕博贯通,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

    科技法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低碳转型路径研究与气候合作建议

    张伟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面临的低碳转型与气候合作的策略与挑战,全面分析了这些国家的能源结构,揭示了依赖化石燃料的现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本文还细致考察了各国的政策环境,指出在国际与国内两个层面上推进低碳政策和实践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技术创新在促进低碳转型中的核心角色,包括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通过技术合作与转移策略来加速这一进程,并提出了跨国合作在加强气候行动中的关键作用。通过这些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低碳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气候合作,为实现《巴黎协定》下的全球气候目标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这不仅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为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一带一路低碳转型气候合作能源结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