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教论坛
职教论坛

肖称萍

旬刊

1001-7518

zjltzzs@263.net

0791-83831866;83831957

330038

南昌市红角州学府大道589号

职教论坛/Journal Vocational & Technical Education Forum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劳动部副部长张小建、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黄尧、劳动部就业培训司副司长刘康、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刘来泉、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孟广平等领导同志担任本刊顾问。自1985年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递职教信息,交流职教经验,促进职教研究,推动职教发展"的宗旨,注重科学性、指导性和可读性,杂志发行覆盖面己遍及全国3l个省(市、区),是我国最具影响的职教刊物之一,深受职教界的普遍青睐,被北京大学等权威机构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江西省十佳优秀期刊"等殊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想不想能不能需不需

    庄西真
    1页

    技能形成体系创新绩效的比较:新制度主义视角

    张双志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红利的递减,中国经济的发展动能也开始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技能作为驱动创新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本力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新制度主义的"技术—制度"分析框架中引入组织要素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发现在解决企业培训市场失灵问题上的组织选择差异是英国滑入低技能均衡发展陷阱和德国形成高技能均衡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复兴史都表明,调动企业投资职业技能培训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对不同技能形成体系的创新绩效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为通过人力资本禀赋塑造创新或研发密集的知识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职业教育学视野的学科关照.

    技能型社会技能形成体系创新绩效新制度主义

    "技能中国"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李梦卿罗冠群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职业院校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知行合一与工匠精神的培育.须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围绕产业升级转型需求,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职教方案,激发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须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

    技能中国技能人才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双循环

    共生理论视角下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责任分析与路径调适

    许悦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责任缺位是目前推进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内在驱动不足、融合程度不深.共生理论为深化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责任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可以从强化共生理念、优化共生模式、营造共生环境等方面提出解决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责任缺失难题的有效路径,为现代学徒制发展提供借鉴.

    共生理论现代学徒制企业责任

    产业学院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形塑

    聂伟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和新样态,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作出了有益探索,但在实践过程中,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较严重,产教融不进去、深不下去的现象还较突出,有必要厘清产业学院设计的政策初衷,加强对产业学院本质特征的理论研究,才能通过这个"小切口"推动"大改革",取得预期成效.打造产业学院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职业教育脱离了工作现场,需要寻求企业合作才能达成教育目标,造就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的技术技能人才.实体化是产业学院发展的理想状态,实体化发展意即推动国有体制和市场体制相融合、学校和企业两种组织形式相融合,深层次上实现学校和企业两个场域知识类型的融合.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组织创新

    产业学院模式构建的政治经济分析

    张浩王纾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国家对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供给渐成体系,但在政策的理解与转化方面,尤其在成熟的产业学院模式构建方面,缺少实质性推进.以产业学院形式推进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中央顶层设计,还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因地制宜,研究产业学院建设新机制需求,特别是在政府多部门协调与产权制度明晰方面形成合力,促进新机制生产.除此以外,职业院校应深度挖掘资源禀赋,专注禀赋利用,潜心禀赋培植,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探索形成独特、成熟、富有成效的产业学院模式.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政治经济学

    新时代高职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实践探索

    范琳邓忠波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发展,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强.深化产教融合的道路上,高职院校探索产业学院建设的模式多样:多元投资校企混合共建模式、校企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模式、梯级承接体系发展模式、联合推进体系发展模式等.探索过程中,产业学院建设者常常面临企业内驱力不足、使用权稳定性不够、管理泛行政化等问题.产业学院多元共生格局的建设路径,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高职产业学院模式

    新知识生产模式下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适应性研究

    花鸥刘元芬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知识生产模式强调知识生产的"异质性""应用情境性""跨学科性"和"自我反思性",这些特征和发展趋势影响了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度和重视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改变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淡化了"为知识而知识的学术旨趣"的课程价值取向,强化了"跨学科开放性融合"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打破了"以学术理论知识导向"的课程内容设置,转变了"以知识传授习得"为主导的课程组织实施形态,改变了"同质类结果性"的课程质量评价.新知识生产模式下,课程适应性建设应坚持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促进实践知识内化,坚持应用问题导向的课程目标定位,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坚持跨学科交融的课程内容设置,凸显知识整合,坚持多元协同介入的课程组织实施,强化自我反思,坚持异质类多维的课程质量评价,强化知识综合化.

    新知识生产模式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建设

    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的基本特征、典型结构与主要功能

    朱孝平张梦美李静亚李萌...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实融合实训环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环境类型.对不同教学环境之间的比对分析,发现虚实融合实训环境具有"多种技术渗透与融合"的技术特征、"多层次结构与丰富联接"的结构特征以及"全面支持学习者产出"的功能特征.解构已存的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逐步抽象出典型的实训教学环境结构,发现其具有"操作层""展演层""交流层""支持层"四个关键层级.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发现,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具有"支持任务生成""支持操作体验""支持多向互动""支持过程记录""支持素养提升"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职业院校应充分关注实训教学环境的结构性设计,充分发挥其功能,助力实训教学效果的提升.

    实训教学教学环境虚实融合特征结构功能

    现代学徒制线上线下课程资源质量提升途径研究

    冯燕芳陈永平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资源状况及其实践运用水平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往现代学徒制课程相关研究,揭示要注重现代学徒制课程的资源建设及课程资源的运用与管理质量.从MOOC、SPOC、其他网络课程等分析现代学徒制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从学校课堂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教学资源等分析现代学徒制课程的线下教学资源.发挥互联网环境的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的优势,注重线上与线下课程资源的融合,从线上线下课程资源标准体系建设、线上课程资源质量提升、线下课程资源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现代学徒制线上线下课程资源质量的提升途径,优化现代学徒制线上线下课程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融合与运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现代学徒制学徒制课程线上线下课程课程资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