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林业科技
浙江林业科技

吴鸿

双月刊

1001-3776

zjfa@mail.hz.zj.cn

0571-87798221

310023

杭州市留下浙江省林科院内

浙江林业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育苗、造林、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生态、林产加工、林业经济、林业机械及森林多种效益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动向,内容包括研究论文、试验报告、应用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植被碳汇计量方法初探

    崔立志郭敬丽巩建新李大勇...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 7-8月,在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以下简称木兰林场))筛选出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落叶松Larix gmelin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优势树种的样地开展森林碳汇计量活动,在该场二类连清数据的基础上建立30个微样地,通过对这些微样地进行调查和统计,初步探讨森林碳汇量的计算方法、调查方法、监测因素等.结果表明,2022 年,木兰林场的森林蓄积量为 833.93×104 m3,生物量为 733.21×104 t,碳储量为377.10×104 t,碳汇量为60.33×104 t,年均碳汇量为12.07×104 t·a-1;白桦、落叶松、油松和蒙古栎 4 个优势树种在不同龄组的蓄积量存在较大差异,其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在不同龄组和树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单位面积年均碳汇量,油松是其他树种的数倍之多,其次是蒙古栎,落叶松居第三位,表明落叶松、蒙古栎和油松在固碳和碳汇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本文提出的县域陆表植被碳汇计测方法初步解决了传统植被调查中耗时耗力的问题,实现了"国家—省域—县域—乡镇—村街—地块"逐级区划的低成本高效率计测.

    森林碳汇碳汇计量碳汇技术木兰林场

    浙江种子植物资料增补(ⅩⅨ)

    李军萍谢文远吴建平陈锋...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3 个浙江种子植物新分类群:异形玉叶金花Mussaenda shikokiana Makino f.anomala(H.L.Li)J.P.Li,S.J.Ying et Z.H.Chen新等级与新组合变型,石山薜荔Ficus pumila L.var.calcarea G.Y.Li,W.Y.Xie et Z.H.Chen新变种,玉果山菅Dianella ensifolia(L.)Redoutéf.leucocarpa J.P.Wu,Y.F.Zhang et Z.H.Chen新变型,其中异形玉叶金花为华东野生植物分布新记录.凭证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种子植物新组合新分类群新记录浙江

    新发现于浙江的2种归化植物

    陈坚波吴东浩祝浩东洪庆红...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2 种采自浙江的新归化植物,其中光萼甘薯Ipomoea cordatotriloba Dennst.var.torreyana(A.Gray)D.F.Austin为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华莲子草Alternanthera paronychioides A.St.-Hil.为华东归化植物新记录.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生境,指出了与相近类群的主要区别,并附有彩色照片.凭证标本藏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光萼甘薯华莲子草归化植物新记录浙江中国

    油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潘晓凤程诗明韩素芳柳新红...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茶Camellia spp.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油茶的产量和质量,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发展.从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鉴定与评价以及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目前油茶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油茶育种的发展方向和油茶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油茶育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油茶种质资源杂交育种分子育种

    林下食用菌栽培的现状及展望

    吴一凡陆志敏柳新红陈胜...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 5 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林下经济林菌模式食用菌生态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