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林业科技
浙江林业科技

吴鸿

双月刊

1001-3776

zjfa@mail.hz.zj.cn

0571-87798221

310023

杭州市留下浙江省林科院内

浙江林业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育苗、造林、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生态、林产加工、林业经济、林业机械及森林多种效益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动向,内容包括研究论文、试验报告、应用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丽水市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梁毅程瑶王军峰张培林...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丽水市各县(市、区)植物区系特征及开展区系分区,可更深入地掌握该市植物区系性质与特点,为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野外调查(2018-2019年)和资料收集(2017-2019年),对丽水市各县(市、区)植物名录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丽水市有野生种子植物 160 科 921 属 2 785 种,以庆元县物种数最多,有155科784属2 069种,科、属、种数分别占丽水市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6.88%、85.12%和74.29%,龙泉市次之.地理成分上,科级层面热带分布科数与温带分布科数的比值为2.00,各县(市、区)热带分布科数与温带分布科数的比值在1.84~2.09之间,表明科级以热带起源为主;属级层面热带分布属数与温带分布属数的比值为0.83,各县(市、区)分布属数与温带分布属数的比值在0.75~0.89之间,表明属级以温带起源略占优势.植物区系分区上,大体以云和、松阳为界,可以分为西部中山区(Ⅰ区)和东部低山区(Ⅱ区).其中,Ⅰ区可划分为庆元—龙泉亚区、遂昌亚区和景宁亚区 3 个亚区;Ⅱ区可分为云和—青田—缙云亚区、松阳亚区和莲都亚区 3 个亚区,各亚区之间相互联系,又各有特色,体现了丽水种子植物区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龙泉—庆元亚区和景宁亚区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是今后深入挖掘特色物种的重点区域.

    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区系性质区系分区丽水市

    杭州市湿地的鸟类多样性及区系特征研究

    罗标赵彤李嘉莉谢颖盈...
    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州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区域,境内湿地面积大而多样,为鸟类提供了优质的栖息环境.为掌握杭州湿地的鸟类资源状况,搜集和整理了文献资料、科考报告、观鸟数据库、笔者的鸟类记录等,编制形成了《杭州湿地鸟类名录(2023版)》.截至2023 年3月,记录于杭州湿地的鸟类共20目73科228 属428种,其中,水鸟167种,海鸟30种.在428种鸟类中,有1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10 种鸟类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收录,有 40 种被附录Ⅱ收录.有 3 种鸟类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有7种鸟类为濒危物种,有18种鸟类为易危物种;有4种鸟类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有 12 种鸟类为濒危物种,有 17 种鸟类为易危物种.在杭州湿地的 428种鸟类中,候鸟物种数(263 种)明显高于留鸟物种数(118 种);古北种鸟类比例(56.78%)明显高于东洋种鸟类比例(22.90%);繁殖鸟中的东洋种比例(50.30%)明显高于古北种比例(8.88%).杭州湿地的鸟类物种数的增加主要取决于调查的深入和观鸟活动的普及.加强科研监测、保护湿地环境、加大科教宣传、完善法律法规等,对湿地的鸟类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鸟类物种多样性区系湿地杭州物种保护

    预测气候变化对野生茉莉花在中国潜在分布的影响

    吴利平商云飞姜壮王晓丽...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ArcGIS软件与MaxEnt模型,根据85个野生茉莉花Jasminum sambac分布记录和19 个气候因子,对其当前和未来的生态位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82,表明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极高;野生茉莉花当前分布主要受温度(年平均温度、温度变化方差、最干季度均温、最暖季度均温)和降雨(最湿降水量、最热季平均降水量)的影响.野生茉莉花当前(1950-2000 年)的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广东西南部、云南、四川和重庆接壤处、湖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中部和江苏中部等地;未来(2050年)随着气候的变化,野生茉莉花的适生区将向中国西南、东南地区迁移;野生茉莉花的适生区面积将缩小,但是高度适生区面积将增大,浙江和福建将变为高度适生区;野生茉莉花高度适生区在四川的分布面积将扩大,但在江苏、广东和广西的分布面积将减小.本研究丰富了野生茉莉的生物地理学内容,为其野生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MaxEnt模型气候因子野生茉莉花适生区面积

    8年生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控制授粉子代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与选择

    王建昌王志平丰忠平赵浩博...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三代选择群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高阶遗传改良筛选优良种质,为育种亲本评价奠定基础,本研究以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十八坞林场的 8 年生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控制授粉子代家系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主要性状,分析其遗传变异、遗传力和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8年生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控制授粉子代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以及形质性状(冠幅和干形)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材积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均最大,表明材积在遗传水平和表型水平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潜力;各生长性状的单株遗传力变幅为0.15~0.62,家系遗传力变幅为0.52~0.82,说明在优树选择时主要以家系选择联合家系内单株选择为主.按照20%入选率,筛选出8 个优良家系,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为22.05%~36.60%,现实遗传增益为28.60%~43.48%,均值较CK1(当地普通种)增加128.26%~152.25%,较CK2(种子园混系种)增加9.13%~19.33%;按照5%入选率筛选出91株优良单株,分布在26个家系中,与群体均值相比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均值达80.12%.综上,8年生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控制授粉子代林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潜力,通过遗传评价有助于种子园建园亲本的再选择,同时,选择的优良种质可作为高阶遗传改良的育种亲本进入下一育种阶段.

    马尾松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家系选择单株选择

    遮荫对景宁玉兰幼苗生理生化季节变化的影响

    陈超金则新袁梦罗光宇...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年生景宁玉兰Yulania sinostel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遮阳网设置自然光强的100%(I100)、40%(I40)和10%(I10)3种遮荫处理,探讨不同遮荫处理下景宁玉兰生理生化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景宁玉兰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春季为I100处理显著高于I40、I10处理(P<0.05),夏、秋季为I40处理显著高于I100、I10处理(P<0.05).I100、I40处理的Pn在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P<0.05),而I10处理的Pn在夏季则显著低于春、秋季(P<0.05).(2)3个季节的叶绿素(Chl)含量均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值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3 种遮荫处理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以春季最高,叶绿素 a/b(Chl a/b)、Car/Chl 值均以夏季最大.(3)春、秋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夏、秋季过氧化物酶(POD)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I100处理较低.3种遮荫处理SOD活性以秋季最高,POD、CAT活性均以春季最高.(4)3个季节的抗坏血酸(AsA)含量以I10处理最低.谷胱甘肽(GSH)含量夏季以I100处理最高,秋季以I40处理最高.(5)I100处理夏季的电导率显著高于I10处理(P<0.05),秋季则显著高于I40、I10处理(P<0.05).3种处理电导率均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总之,I100处理的景宁玉兰幼苗在夏、秋季叶绿素含量较低,并且POD、CAT活性较弱,无法有效清除活性氧,致使细胞膜透性增加,叶片受到光胁迫.而I10 处理由于光强过低使得光合能力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适当遮荫有利于景宁玉兰的生长,但光照强度不应低于40%.

    遮荫景宁玉兰净光合速率光合色素抗氧化系统季节动态

    杉木林下药用植物淋出物对林木枯落物分解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潘永柱高佳钰官王飞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浙江丽水松阳县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林林下 7 种常见药用植物三叶崖爬藤 Tetrastigma hemsleyanum、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薄荷Mentha canadensis、蕺菜Houttuynia cordata、白及Bletilla striata、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对象,通过水浸法提取其茎叶淋出物浸提液,并将其配制成浓度为85 mg·mL-1 浸提液,使用喷雾器每次喷浇250 mL浸提液于培养钵中的林木枯落物,每隔2周喷浇一次,喷浇周期分别为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药用植物淋出物对杉木枯落物分解的影响,以及通过土壤酶活性检测研究对其存在的潜在化感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薄荷、鱼腥草浸提液对杉木枯落物处理后,其养分碳、氮、磷、钾、铜、锌、锰残余留量均有升高趋势,表明这三种植物抑制了杉木枯落物分解、延长其分解周转期,土壤酶(蔗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其他 4 种植物淋出物均能够显著加速分解残留物及提升土壤酶活性,因此建议杉木林下应该尽力避免种植蒲公英、薄荷、鱼腥草,同时通过降低套种密度减少药材植物的化感影响.

    林下经济林药复合植物淋出物枯落物分解土壤酶活性

    山核桃蒲壳3种还林方式对林地土壤的改良作用

    何祯高佳钰黄玉洁蔡建武...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浙江省和安徽省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每年都会产生大量山核桃蒲壳废弃物,但其目前对山核桃蒲壳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林地的集约化管理导致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制约了山核桃产业发展.为此,2021 年 10 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的山核桃林地中,设置了野外控制实验,旨在评估 3 种山核桃蒲壳还林方式对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改良效果.试验设置 4 种处理:对照(不施用其他物料,CK)、覆盖山核桃蒲壳生物质炭(BC)、覆盖蒲壳(HM)、覆盖山核桃蒲壳有机肥(OF).经过一年的处理,结果表明:(1)相对于CK处理,HM和BC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P<0.05),分别提高了0.33和1.71个单位;(2)与CK处理相比,其他3 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P<0.05);(3)与CK处理相比,其他3种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增加了22.1%~54.8%(P<0.05),各微生物类群均呈增加趋势,HM处理提高了真菌/细菌比率(F/B);(4)BC、HM和OF 3种处理对土壤中与碳、氮转化相关的酶活性均有提升效果,主要包括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β-木聚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施用山核桃蒲壳有机肥和覆盖山核桃蒲壳处理在改善土壤质量、经济成本和操作性方面均具有优势.

    山核桃蒲壳有机肥生物质炭覆盖微生物群落

    土壤相对含水量对青花椒和竹叶花椒不同品种生长结实的影响

    子桂才李庆华高云贵王洪艳...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土壤相对含水量对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和竹叶花椒Z.armatum不同品种生长和结实的影响,可为花椒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3个5年生青花椒品种'云林2号''腊龙2 号'和竹叶花椒品种'丽青2号'为试材,采用滴灌方式设置4种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75%~80%(W1处理)、55%~60%(W2处理)、40%~45%(W3处理)、30%~35%(W4处理),探究土壤相对含水量对3个青花椒和竹叶花椒品种生长、生理和结果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含水量不同的土壤中,3个参试青花椒和竹叶花椒品种的生长、生理和结果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4个处理中,3个花椒品种的生长指标(平均须根数、平均地径、平均新梢长度)、生理指标(平均叶片相对含水量、平均鲜果相对含水量)和结果指标(平均果径、平均鲜果百粒重、平均单株鲜果产量)增长值顺序均为W2>W1>W3>W4;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60%(W2)时,青花椒品种'云林2号''腊龙2号'和竹叶花椒品种'丽青2号'的生长、生理和结果指标显著高于W1处理75%~80%、W3处理40%~45%和W4处理 30%~35%.另外,在相同含水量土壤中,当地优良无性系竹叶花椒品种'丽青2号'根系生长更好,新梢萌发更强.因此,在栽培花椒时,可在田间管理中选择55%~60%田间持水量控水灌溉,并推广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青花椒竹叶花椒土壤相对含水量生长指标生理指标

    多花黄精根茎萌发新芽及生长习性研究

    钟子龙张小辉王洪根邓娇梦...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黄精根茎萌发新芽及生长习性,研究黄精育苗技术,以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为试验材料,通过1~3年生完整的1节根茎和3年生1节根茎切成不同大小的根茎种块的育苗试验,研究切块的根茎生长习性.结果显示:切块根茎的新芽是从根茎表皮的皱纹处生发的,而且是先萌发新芽,后在新芽的基部长出新根,母根茎不长新根;带芽的母根茎,在下种当年的4月上旬开始出土,无芽的在下种的次年才能出土.1~3年生的根茎种块对发芽率和根长度没有影响,对株高生长的影响随着根茎年龄增长而增加.根茎种块的发芽率、高生长、根长度均随着切块数量增多而减少;将3年生 1节根茎切成8 块来繁育多花黄精苗木,可比用不切的能多培育出4.43倍的苗木.由此可见,多花黄精可以选择3年生的根茎切成种块进行苗木繁育.

    多花黄精根茎萌发新芽生长习性研究

    杉木人工林阔叶化改造对林分碳密度的影响

    汪保健邱勇斌张能军郑文华...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将杉木二代林改造为杉阔混交林对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碳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杉木二代林内分别引入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木荷Schima superba和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构建杉阔混交林,分析了各林分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变化.结果表明:杉木+木荷、杉木+厚朴混交林乔木层碳密度与杉木纯林接近,但杉木+光皮桦比杉木纯林乔木层碳密度减少了 25.8%.3 种杉阔混交林与杉木纯林之间林下植被碳密度没有差异,但凋落物碳密度均低于杉木纯林.杉木+光皮桦、杉木+木荷和杉木+厚朴混交林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了5.9%、8.6%和21.7%.相对于杉木纯林,杉木+木荷和杉木+厚朴混交林林分总碳密度分别增加了5.7%和15.3%,而杉木+光皮桦林林分总碳密度则减少了6.1%.因此,树种组成显著影响杉阔混交林林分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杉木二代林阔叶化改造是提高林分固碳潜力的关键.

    杉木阔叶树混交林碳密度